1、文章第二部分“从消摇到逍遥”,很明显是从字词上去追溯,我觉得“逍遥”这个词恐怕是用的人故意改造的,把原来的“消摇”故意改成“逍遥”。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他是想通过改变字形来表达义理,这也是为什么“逍遥”要配着“遊”来讲。在魏晋南北朝的刊本里,有些是写成游泳的“游”,但我认为这不是通假,而是为了表达一种新的思想,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看到“逍遥”这两个字没有收录到《说文解字》中,但原来的“消摇”在《说文》里有出现,我想这可能是一个旁证。《说文》基本上收录的是经书里用的字,而“逍遥”没有出现在“五经”中,它们收录在诸子里。从用义上说,刚詹老师提到“彷徨”,“逍遥”和“彷徨”是并用的,从这个脉络来看,它们应该是同义,“彷徨”这个词和“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同样不见于《说文》。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就是交代这个,我相信字形的改变是有意为之,是为了表达一种新思想。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新思想?在这部分的最后,我讲到“辵”字,《说文》解释“辵,乍行乍止也。……读若《春秋公羊传》曰‘辵阶而走’”,就是走一下、停一下、走一下、停一下的意思。何休说“超遽不暇以次”,也就是不按照固定的规矩来走路。“遊”字,从“辵”,也是不按固定路线走。这是根据《说文》来讲字义,然后要从字义推到义理,即不墨守成规,行止怡然自得。“遊”本身也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当你遊的时候,你会遇到不同情境,有很多变化,你要依着变化去遊,“不暇以次”,没有固定的。在《庄子》里,也的确反映了这个意思,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训诂和义理是吻合的。另外,补充一点,原来的那个“游”,有两个部件,其中一个是“斿”,“斿”在《说文》里是旌旗的意思,“游”是指旌旗的飘动,而不是指人的游动。因此,后来把“游”写成了“遊”。但“遊”在《说文》里也未收录,只收录了水字旁的“游”,“逍遥遊”三个字,在《说文》里都没有。所以说,写成这三个字,是有意为之。
2、哲学源自西方的传统,但许多文明在历史上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论题。东亚和南亚的哲学被称之为东方哲学,而北非和中东则因为其和欧洲密切的互动,因此常被视为是西方哲学的一部分。
3、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哲学?根据上面的(定义),哲学是“点 point”,即观点、论点、出发点、立足点、……
4、“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在《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形而上学的中文名称取自《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
5、大致是有共鸣的,林先生讲的诠释结构,我基本上也同意。不过,我还是想强调一下训诂,就是说依据不同的情况、需要,你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但你必须要有一个比较扎实的、相对客观的、公认的文献证据来支撑,我觉得这是基础。
6、24真理的符合论(correspondencetheoryoftruth)
7、一种在相信它的人看来也许为真,但对其他人也许并不为真的观念。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主观真理是一种激情式地笃信的观念,但从客观上讲,它既不真也不假。
8、对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的研究,包括由一般性的道德、原理、道德的概念、道德的基础所组成的一个体系。有时也专指对道德原理的研究。
9、—个人应当为他人利益着想,而不是只为自己利益着想。见伦理利他主义,心理利他主义。
10、哲学和其他承述问题方法的差异是有批判性的、有条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辩论。
11、11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物理学中的)(Heisenberguncertaintyprinciple(inphysics))
12、==============>基本上有两大类的(划分标准)
13、第25节晚期自然哲学中,变化的存在者的存在和多样性
14、欢迎亲爱的读者到豆瓣“精神译丛”小组参与讨论,获取更多资讯~
15、一种被黑格尔和马克思大加使用的哲学方法,在辩证法中,矛盾之间互相对抗以达到真理。辩证法的起源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
16、这三篇文章让我受益很多,我一直在想,怎样把这些问题熔于一炉而置之。比如你讲的“中”,可能从经集释义来,可能从辞典义中来,可是当我们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时候,我们就会从脉络上去讲,最终要回到存在脉络的意义上。比如说“逍”和“消”,它们或许有不同,但没关系,我们可以放在大的脉络下来考察。再比如说“道”跟“德”,“道”是根源,“德”为本性,当然,“道”也有途径、话语的意思,但一般我们讲《道德经》的时候,“道”就是根源,“德”为本性。“德”有性能之意,“性”由“生”来,有一个动势。为政以德,“德”不是儒家讲的道德,而是本性,政治要合乎本性而生长,我觉得很对。我想说的是,由于汉语自身的特性,我们应该感其意味、体其意蕴、明其意义。不管是先训诂还是先义理,但我们把两者放到一起时,要尽量做到通。我刚讲到“道、意、象、构、言”五个层面,任何一个话语,要先放到脉络里,看看能不能通,如果不能通,则要重新思考,然后再放进去检验,这样图谱就慢慢出来了。古文怎么读?就要在具体情境脉络中去读。今天我听完这三篇文章,感觉又得到了一些印证。
17、44思想气候(climateofopinion)
18、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19、尽管伽达默尔认为概念史研究乃思想的现实运动,但他极力克服在他看来理解历史的不当做法:要么不假思索的用往昔未有的概念来理解某个历史时期,要么用那个时期的特有概念进行思考。他认为:“所谓历史地思维实际上就是说,如果我们试图用过去的概念进行思维,我们就必须进行那种在过去的概念身上所发生过的转化。历史地思维总是已经包含着过去的概念和我们自己的思想之间的一种中介。企图在解释时避免运用自己的概念,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显然也是一种妄想。”此处正体现出伽氏的一个中心思想,即古今视域融合:“在理解中所发生的视域交融乃是语言的真正成就。”同样在此时,我们可以看到他和海德格尔对于历史性的不同理解:海德格尔(如同尼采)所理解的历史性是超验的,实际上是立足当今的思维;伽氏则在见重古今统一的同时,强调历史的优先地位。在他看来,人的思想受制于语汇和概念,但思想又常会偏离语言的惯常用法,从而偏离词义的原初语境和范畴,出现词义的扩展、收缩和改变。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哲学概念史注重哲思的运动轨迹,对之进行比较、区分、澄清,查考哲学概念的历史多样性,拒绝非历史的分析性定义,这也使伽氏思想更具历史感。换言之,关注概念的历史演变,是批判意识与历史意识的结合。《哲学历史辞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这种诠释学浸润的概念史研究。
20、李贤中教授报告:论“概念”载递哲学思想的作用与限制
21、谢谢李贤中老师和蔡振丰老师。我这篇文章的写法的确像李老师说的那样,把出现“德”字的文献找出来,看它的意思是什么,然后想办法把它们整合起来,但有些我是没办法纳入进来的。本来我是想很诚实地在后面列一个附件,附上没有写进这篇文章里的“德”,比如说“八德”。另外,为避免文章体量太大,有些我也没纳进来,比如说“性”和“德”是一样的,但我没把它写进文章。再者,我并不想阐述庄子“德”的全部,全德的人可能还有很多义理上的内涵。如果字面上没有出现“德”字,我就不会去搜集和整合它。刚李老师说,中国哲学不是概念诠释而是义理诠释。我想我会做一个区分,就是把义理和字义分开,比如说“理”字,从概念义上说,大家要按照它在字典上的意思来,但在义理系统中,你要谈玄理、性理、物理或者其他,都可以。再比如“德”,“德”应该是德行的意思,但在庄子那里,就不太能解释为德行,他只是把德行作为思想生发的点,这就要从义理层面去论述庄子的思想。不过,他不会用一个完全和德行无关的字来阐述,还是用了“德”字。这是我的看法。
22、3本体论论证(ontologicalargument)
23、57自我认同(或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24、我觉得这个会议非常有意义,但两天下来,我觉得比较欠缺的是没有探讨关于方法的目的问题。方法只是一个手段、工具,它为的是要达到目的。也就是说,我们接下来可以思考研究、发展中国哲学的目的何在。如果说我们想知道宇宙是什么,人生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那么反思我们的方法,这些方法能不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些目的。能够达到目的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基于此,方法不是唯一的,基于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方法。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是我们的方法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谢谢!
25、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认为,潜能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和动力。
26、==============>这个就太多了,什么哲学学派,网上查一下就行了
27、印度的古老宗教,它关于终极实在的观念并不包括一个像我们所说的“上帝”这样的观念。印度教强调生活的统一以及与宇宙“合一”的理想。
28、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依赖于其原因事件。在这种观点看来,人的一切行动和决定,甚至是那些通常被看作“自由的”、“不确定的”事件也完全依赖于产生它们的早先的事件。
29、对个人的存在来说最本质的东西;在基督教中指人脱离死亡的那部分。更一般地说,我们用“灵魂”来指深藏于一个人之中的基本的东西。
30、27理性真理(truthofreason)
31、我们与生俱来的观念,也许包括以某些被“固化”在我们心灵之中的方式来思考的倾向。
32、38强的(论证)(strong(argument))
33、形而上学中的用语,关于事物看上去的样子和实际之所是之间的传统区分。顺理成章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才能确信我们所知道的现象就是对实在的准确呈现?
34、我文章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向大家说明一下撰写缘由、我做的研究工作和我的一些想法。研究方法上,我列了四点,讲到义理与训诂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以前也谈了很多,说“训诂明而后义理明”是有道理的,那么在这里,我想为义理辩护一下。是不是一定是“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呢?我想不见得。大家看戴震在《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中说“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在《与是仲明论学书》里讲“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就认为他是先训诂后义理。大家不要太相信他所宣讲的,你看他的实际操作,其实不是这样。大家可以去读他的《孟子字义疏证》或者《绪言》《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的定名是有所考虑的,它在《绪言》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先是叫《孟子私淑录》,等最后定稿,也就是在戴震临去世前一年,他把书名定为《孟子字义疏证》,为什么呢?因为他希望做训诂的人也看一看他的书,如果书名维持原状,可能不易引起注意,做训诂的人也不会去翻阅,所以他用了“字义疏证”这个书名。如果你仔细去读《孟子字义疏证》,看他的研究方法,就会发现戴震恐怕是先掌握了义理,再去做训诂的。所以,我觉得读古人宣讲的内容,不能全信,要注意他实际是怎样操作的。其实,“训诂明而后义理明”不见得有效,在《礼记·中庸》中已有所透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根本就不是在谈训诂,而是谈义理的阐发。如果我们现在去研究《礼运》《中庸》《大学》,我想你先做狭义的训诂,不一定有帮助,因为这些文章,从子思的阐发开始,就不是在谈训诂,而是在谈义理。义理与训诂的问题,在方法学上意义重大。为什么呢?我们经过古史辨运动等反传统思潮的洗礼后,会认为“五经”是原始材料,因为反传统的学者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比如说《周易》是一些占卜的记录,《诗经》是民歌,是素朴的人民生活的反映、记录。其实这不对,中国的经典是经过高度艺术化的加工后才写定的。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经典不是原始材料,而是经过高度艺术化加工之后的艺术品。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
35、一种归纳论证,这种论证的证据使结论具有高度的可能性。
36、一种认为只有物质及物质的属性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那些看似非物质的实体其实就是物体;比如说,讨论精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讨论身体的潜能;讨论心灵,就是简略地讨论行为;讨论观念,就是以一种误导的方式讨论对象之间的各种结构和相互关系;数本身并不存在,而只是代表着对象的集合的集合(比如八个东西的所有集合的集合就是数8)。在现代的科学文化中,唯物论一直是一种强有力的世界观。它也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常见的观点。
37、第因为“德”与“得”通假,庄子另外有一个定义说“德”就是和,我把这两者并在一块,他又开出无为法、刚柔之中、德与正人,这个我后面也会讲到。
38、萨特以此来描绘一个人拒绝接受他自己。它有时意指不接受对你为真的事实。更常见的意思是,把关于你的事实作为对你而言是结论性的接受下来,比如“哦,这件事我不能做,我太害羞了”。
39、一种归纳论证,它的证据没有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足够的保证。
40、基于表面上看没有问题的论证而得出的自相矛盾的或似乎荒谬的结论。
41、认为国家有权控制个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原因在于国家是最重要的,个人只居次要地位(有时也称极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