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今还记得小时候读《科学365天》和《爱因斯坦传》的情景,深深惊叹于科学的神奇力量,可谓最初的科学启蒙。郝广才曾说“阅读是最好的游戏,绘本是最好的玩具”。希望《爱因斯坦:宇宙的钥匙》成为小朋友开启科学思维最好的玩具。(爱因斯坦简介图片)。
2、爱丁顿他们当时发表的论文,可以看到,他们画的示意图是这样的——叠加两张照片来比星星的位置:
3、科学家们在这些观测台站昼夜不停地记录、分析,2017年4月的EHT观测中每个台站的数据率达到惊人的32Gbit/s,8个台站在5天观测期间共记录约3500TB数据。如果是这么多电影的话,至少要几百年才能看完。
4、在这里,G是牛顿引力常数,M是星体(太阳)的质量,C是光速,R是星体的半径。(爱因斯坦简介图片)。
5、第大家可能会问,这颗超大质量黑洞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
6、今天白天,就有不少媒体表示:黑洞的照片可能看不清!
7、问题6:那么,“黑洞照相馆”可以给所有黑洞拍照片吗?
8、从理论上来讲,任何能够产生辐射的黑洞都是适合拍照的,但受技术限制,我们只能选择拍摄到那些看起来非常大的黑洞,这样才有可能看到黑洞周围的一些细节。
9、在索尔维会议爆发后,物理学界围绕着量子力学逐渐形成了三大阵营,分别是:
10、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这不就是把牛顿的“力”的概念换了种说法吗?但爱因斯坦的理论还不止这些。在牛顿的固定空间中,如果你让一个球从时空的“舞台”上滚过去,它不会影响到在舞台前面看着这一切的你,但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中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空间就像一块橡胶皮一样可以变形,那从上面滚过去的球也会让它弯曲变形,如果此时你站在离球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你也会被拽向同样的方向——这就是爱因斯坦与牛顿空间观的真正区别。
11、还有很多类似的证据,无不说明了黑洞真实存在。
12、而且,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分辨率毕竟还是有限的,图像的测量和重构过程也很复杂!
13、毫无疑问,这一次“看见”黑洞的突破性工作是全球科学界合作的典范,离不开数十年观测、技术和理论工作的坚持和积累,更离不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的密切合作。作为多年国际合作的结果,EHT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宇宙中最极端天体的新手段。
14、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模拟图像。中间的黑色区域是黑洞的剪影。| 图片来源:Jason Dexter (左) and Kazunori Akiyama (右)
15、但是,这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笼罩在厚厚的尘埃和气体云中。”
16、在照片问世的过程中,不同的望远镜要对各自采集的数据进行时间和相位的重新矫正,以实现多个数据的同步。这本身就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而数据的后期处理更加耗费精力。如此巨量的数据,网络带宽不够传输,研究人员转而将数据拷贝到硬盘上,通过快递硬盘实体来交换数据,这竟然成为了比网络传输更快的方式。
17、可以说不理解惯性,惯性系,非惯性系的情况下,你要深刻理解相对论,是做不到的。
18、——诺埃尔·科沃德(NoëlCoward)
19、因此,团队在过去两年里不断地分析、校准和关联数据。在巴黎天文台工作、专注于黑洞可视化研究的法国天文学家Jean-PierreLuminet在Science的采访中也表示,黑洞“可视化”的难点在于要将一个本身在定义上就不可见的物体“实体化”。他在此前曾多年从事包括为影视作品用计算机模拟黑洞的专业黑洞可视化工作。
20、今天白天,就有不少媒体表示:黑洞的照片可能看不清!
21、爱因斯坦还在少年时代,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追赶光线的人;关于光线的想法引出了狭义相对论。他又设想:假如吊索断了,一架升降机坠入深谷,里面的乘客会有什么感觉;这个想法导出了广义相对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是拆了旧房盖新房。它像登山一样。创立一个新理论就像登上一座高峰。视野扩大了,原来隐蔽着的东西被发现了。原有的理论仍然历历在目,只是显得小了,成了广阔视野中的一小部分。他在登上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高峰以后,没有满足,没有停顿。他环顾四周上下,看到宇宙间无比壮丽的景色,拍拍身上的尘土,又准备攀登新的高峰——统一场论。这是相对论的第三阶段。他希望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统一的场能够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22、和光学照片的清晰度问题一样,根源在于分辨率。
23、1895年,爱因斯坦来到瑞士苏黎市投考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得很不错,但其他科目没有考好,该校校长赫尔岑推荐他去瑞士的阿劳州立中学学习一年。在阿劳州立中学学习的这段时光中使爱因斯坦感到快乐,这所学校的信念“概念思考是建立在‘直观’之上的。”完全符合他的需求。1896年,爱因斯坦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师范系学习物理学,学校里的物理教授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韦伯(HeinrichFriedrichWeber)很讨厌爱因斯坦,曾对爱因斯坦说:“你很聪明,但有个缺点,你听不进别人的话”,爱因斯坦的女友米列娃·马利奇时常与韦伯教授冲突,她指责他对爱因斯坦不公平,1899年6月,爱因斯坦在实验室引起一场爆炸,手部严重烧伤。1900年毕业,没能如愿留校担任助教,只能靠当“家教”维持生活。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年在大学同学格罗斯曼(M.Grossman)的父亲协助下,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翌年1月15日,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
24、图丨根据广义相对论,太阳会弯曲时空使行星绕着它运行,中子星会使时空弯曲更厉害,而一个黑洞则会在时空中制造一个深坑,即使是光都无法逃脱(来源:JAMESPROVOST)
25、好了,这就是关于光速不变原理四个关键词的分析。你有问题吗?
26、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环球物理立场。
27、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正像德国剧作家莱辛说的:“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爱因斯坦在勤奋的工作中,在追求真理的探索中度过了一生。他有限的生命已经结束。但是,人们在心里建起了纪念他的殿堂。爱因斯坦的故事简介篇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28、吸积盘是黑洞的光环,这个明亮的环中间漆黑一片,听起来并不像土星光环那样和谐美丽。而且如果我们去观察吸积盘,会发现它被扭曲了。这是因为黑洞对光线有很强的弯折能力,位于黑洞背面的吸积盘发出的光,也会绕到前面来被我们看到。
29、但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的成员们对此充满信心。在一次TED演讲中,EHT研究人员、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凯蒂·伯曼曾如此介绍她的感受——“在项目开始时我没有任何天文学背景知识,但团队通过这一独特合作所达成的成就,可让世界上第一幅黑洞照片诞生”。
30、在广义相对论发表后,提出有限无边宇宙模型,这一宇宙模型一直到宇宙加速膨胀被发现之前都是宇宙学里的标准宇宙模型。
31、爱因斯坦的一生是动荡不安与波澜壮阔的结合体。他不但是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同时还作为一位逆向思维和特立独行、在政治上善于思考的人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爱因斯坦用他的公式 E=mc2 书写了历史,而他那张对着全世界伸出舌头的著名照片同样广为流传。
32、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并讲演相对论,作为对得到诺贝尔奖金的感谢。发现了康普顿效应,解决了光子概念中长期存在的矛盾。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33、而且宇宙是非线性波动的,也是开放性的。即宇宙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光速是一种宇宙时空束缚态,宇宙发生了缓慢的变化,光速出现变动,而且必须是全域性的变动,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光速就是不变的。
34、关于爱氏两度放弃德国国籍的事情,也让我深深震动。人都是畏惧环境,尤其是在大的浪潮环境下更是这样的。
35、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爱丁顿当时的实验真的靠谱吗?
36、广义相对论预言,由于黑洞的存在,我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于黑洞视界而形成的阴影(shadow),其周围环绕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由于黑洞的自旋及与观测者视线方向的不同,光环的大小约为8-2倍史瓦西半径(注:史瓦西半径指没有自旋的黑洞的事件视界半径)。
37、在量子物理逐渐完善后,人们发现,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存在一个真空解,这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就会产生奇异的现象,一切的物理规律都不复存在,也就是黑洞。
38、爱因斯坦的名字总是和相对论联系在一起,而他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精神,更赢得了人们的敬意。
39、不过没有介绍这两个理论,确实是我的遗憾。不能我认为网上有,就不需要介绍。还是要介绍的,这点感谢书友的建议。
40、美国东部时间4月10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组织(EventHorizonTelescopeCollaboration,以下简称EHT)在美国华盛顿,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等世界六地同步发布这张人类期待已久的照片。
41、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42、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43、而M87是一个包含气体很少的椭圆星系,受到的气体干扰相对少很多,科学家们可以比较顺利地进行观测。我们在大气层之内观测天体时也会有类似情况,因为大气扰动的缘故,望远镜的分辨率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状况。 消除星际气体散射的效应是科学家接下来需要克服的一个重要难题。
44、一大批有志的物理学家纷纷投入了这场研究,但空前盛大的阵容,却也带来了更多的不解和纷争,1927年,在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正式掀起了一场绵延至今的世纪之争。
45、到了中学时期,成绩更是优异。16岁就自学完了微积分,并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篇科学论文。
46、但当时的牛顿拥有无与伦比的学术地位,这点让他的「微粒说」有了更大的市场,使得“波动说”逐渐被人淡忘,第一次关于光的本质的争论,也最终以微粒说获胜收场。
47、这次的直接成像除了帮助我们直接确认了黑洞的存在,同时也通过模拟观测数据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做出了验证。 在视界面望远镜的工作过程和后来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所观测到的黑洞阴影和相对论所预言的几乎完全一致,令人不禁再次感叹爱因斯坦的伟大。
48、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原理其实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推广,也就是说伽利略是第一个思考惯性中物体运动的变化的人。这个我在《变化》里最初的几章内容中着重讲过。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49、爱因斯坦似乎就是那个将构建崭新的物理学大厦的人。爱因斯坦认真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特别是经过赫兹和洛伦兹发展和阐述的电动力学。爱因斯坦坚信电磁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使他不安,这就是绝对参照系以太的存在。他阅读了许多着作发现,所有人试图证明以太存在的试验都是失败的。经过研究爱因斯坦发现,除了作为绝对参照系和电磁场的荷载物外,以太在洛伦兹理论中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50、爱德华早期还是很正常的,跟他哥哥一样,很聪明,甚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在19岁那年,却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后来一直靠年老的米列娃照料,直到米列娃1948年去世之后,才被送往苏黎士的精神病院治疗 。1965年去世,终年55岁。
51、这是一部写得相当出色的关于 20 世纪著名人物的传记,同时又是一部介绍现代科学成就及其局限的引人入胜的报告文学。
52、1914年(35岁)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53、人类捕获的第一张黑洞照片,来源于欧洲南方天文台
54、但最后冲洗胶片时大失所望,因为阳光太强,底片盒子晒的太烫了,胶片发生了形变。他们只好做了一定的加工处理。最后,爱丁顿这一组测出的偏转角是61弧秒,巴西那一组测的是98弧秒,两个结果的偏转角Δθ都在10-6数量级。而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值是74弧秒。观测值接近广义相对论预言值,因此爱丁顿宣布,观测支持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55、天文学家根据质量将宇宙中的黑洞分成了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至上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两者之间)。
56、——詹姆斯·丘奇(JamesChurch)
57、1892年,开始读康德(Immanuel Kant)的著作.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calculous).
58、爱因斯坦利用格罗斯曼教他的张量运算,把他的方程以数学形式表达了出来。这些方程能够保证对所有运动状态下的观察者都同样成立——无论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如何,是旋转、加速、上蹿下跳还是螺旋前进。无论观察者的实验室怎么运动,他们推导出来的引力定律都是完全一样的。
59、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Ulm,KingdomofWürttemberg,GermanEmpire)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
60、因此,尽管我们对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非常期待,但如果最终看到公布的照片不那么美观和清晰(比如像上图右边的样子),也请大家不必感到意外。
61、之后提出完整的激光产生原理,提出受激辐射,比激光正式发明早了44年。激光目前应用广泛,可以说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如医学、娱乐、各种电子电器、测距、通信、物理降温、用途广泛的干涉仪等。。。
62、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团队模拟的黑洞附近照片及其测量和重构过程
63、米列娃婚前精神很正常,高智商,但是她母亲和妹妹却都是精神病患者。精神疾病是可以遗传的!这种家族遗传病应该或多或少都有影响小儿子爱德华。
64、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四维空间,比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多了一个维度——时间。把时间(time)和空间(space)想象成一个东西,就有了科学界一直孜孜不倦探索的时空(space time)。
65、理论上,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
66、牛顿是科学的始祖,他让人类第一次真正走进了科学的世界。
67、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
68、1919年5月29日拍下的日全食(图片来源:F.W.DYSON,A.S.EDDINGTON,C.DAVIDSON)
69、1666年,经典力学的创始人,艾萨克·牛顿与一颗熟透的苹果邂逅后,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牛顿定律,展示了世间万物遵循的大自然规律。
70、“看”得远、“看”得清仍然不够,给黑洞拍照还要“看”得准。“观看电视节目要选对频道,黑洞影像也必须在合适的波段才能观测。”路如森说,最佳波段在1毫米附近,这一波段的黑洞光环最明亮,而背景“噪音”又最小。
71、“由于黑洞的尺寸正比于它的质量,黑洞质量越大,黑洞阴影越大。”沈志强说,此次拍照选择的主角——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巨大,又相对接近地球,是从地球上看过去角直径最大的黑洞之也因此成为黑洞成像的一个完美目标。
72、图丨电影《星际穿越》的黑洞Gargantua,由伦敦的视觉特效公司DoubleNegative制作(来源:London. AFARCHIVE/ALAMYSTOCKPHOTO)
73、杨振宁给了肯定的回答,并且这样说道:“爱因斯坦是了不起的物理学家。因为他不止是在一件事情上做了革命性的发展,可以说20世纪最重要的三个大革命,其中两个半是他所促成的,他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和牛顿媲美。没有第三个人能和他们两个人比。”
74、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1916年他预言的引力波在1978年也得到了证实。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
75、后世历史认为,英国的艾萨克·牛顿与德国的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现了微积分,但在当时,骄傲的英国人不肯承认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体系,随着两国的民间和政府纷纷卷入,这场数学之争的影响超过了百年。
76、光电效应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但是它正确的理论解释则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77、关于爱氏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找找。回到我们的主题,来介绍一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而且我尽可能讲一些你们在网络上没有看到过的,你们在平日里,没有思考到的。我觉得这才是你们要的,也是我要给你的。
78、在黑洞的周围,是一个无法侦测的事件视界(eventhorizon)。它是光得以逃离黑洞的最近距离,所以事件视界之内是无法被侦测到的,有如漆黑一片,故名黑洞。事件视界的存在,使黑洞无法被直接观测。不过,黑洞周围却有着一圈可被观测的物质。这些物质围绕黑洞高速旋转,形成了一个圆盘,天文学家称它为吸积盘(accretiondisk)。
79、问题4:黑洞研究历时已久,四年前引力波已经让我们“听”到了来自黑洞合并的声音,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才“看”到黑洞的照片?
80、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PUi0I02Mdc
81、对质量为几十个太阳质量的银河系内恒星级黑洞而言,史瓦西半径只有几十公里,而这些黑洞距离我们都有上万光年(1光年约为5万亿公里)之遥,事件视界的大小相对于距离实在太小了,所以完全无法探测。最可能对其事件视界直接成像的黑洞是离我们很近的两个超大质量黑洞,即人马座方向银河系中心和室女座方向射电星系M87中心的黑洞。
82、那么,为什么要在日全食时观测呢?因为这时的月亮挡住了太阳,在地球上的人才能看到太阳背后的璀璨星空,拍下有太阳存在时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然后呢?当地球公转到另一个地方(一般时间相差半年左右),太阳会从刚才的星空区移开(这一星空会在夜间出现),还可以再拍下没有太阳存在时(也就是没有光线偏折时)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对两种情况下恒星的位置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光线偏折值。
83、但至今还缺乏对黑洞的直接探测和成像。黑洞最主要的特点是存在事件视界,大小为史瓦西半径。
84、据科普中国解释,首先,黑洞自身是不发光的,我们看到的发光实际都来自于事件视界外面的物质,并不来自于黑洞本身,但黑洞的存在会在照片上留下 “阴影”。其次,由于黑洞强引力导致的相对论效应,如光线弯曲、引力红移等,会导致黑洞周围物质发光的不对称和扭曲。
85、由此可见,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很差这个说法是一个谣言。爱因斯坦为什么能成为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之所以在科学上能取得那么伟大的成果,在于他从小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热爱,还有从小就接受了优质的教育,有一个优秀的父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86、那么我再来升级一下问题,100年后所测的光速值,比现在光速快10米每秒,此时爱氏的理论正确吗?
87、牛顿的成就并不止力学,他在数学界同样有着巨大的贡献,还卷入了数学史上那桩最大公案:微积分之争。
88、黑洞是一种被极度压缩的宇宙天体,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包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质量。它具有超强引力,即便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这种天体的存在以极端的方式影响着周围的环境,让时空弯曲,并将周围的气体吸进来。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引力能转化成热能,气体的温度变得很高,会发出强烈的辐射。
89、那我再问你,10米和一百万亿分之一1米在这里的性质一样吗?各位是不一样的。现在给出的光速定值299,792,458 m/s,一定是确定的吗?没有一百万亿分之1米的差吗? 也就是我说现在的光速值是299,792,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对吗?肯定是对的,没有人敢否定这个误差,即使现在国际协议规定它是定值。
90、但是,建造一个地球大小的射电望远镜是不可能的。她选择相信米克·贾格尔的一句名言——“你不可能永远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不过有时候你试一下,说不定正好找到你需要的东西。”
91、爱因斯坦在1895年10月参加了入学考试,可惜,没有考好,最终不及格。这次失败,让今天不了解的人们认为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差生。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爱因斯坦是作为优秀生而比一般人提前两年去参加入学考试的,而且他没考好是有原因的:考试语言用的是法语,而爱因斯坦当时才学了半年,但是和语言关系不大的数学和物理,他取得了优秀成绩,让主持考试的教授非常欣赏,甚至邀请爱因斯坦先去旁听他教的课程,等以后再次进行考试。走上舞台1900年8月,21岁的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同年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加入瑞士国籍。1901年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92、广义相对性原理: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取相同的形式。
93、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自古希腊时期就让人着迷的问题,在17世纪时,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重要的争论。
94、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95、牛顿认为,发光体发射出的是以直线运动的微粒粒子流,粒子流冲击视网膜就引起视觉。18世纪牛顿的微粒说占了上风,19世纪,光是波动说占了绝对优势。以太的学说也大大发展:波的传播需要媒质,光在真空中传播的媒质就是以太,也叫光以太。
96、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完美解释了自由落体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
97、工业革命还促进了社会革命,包括法国大革命、各种资本主义革命,导致专制帝权被推翻,人类进入了更加民主的阶段,革命性地解放了生产力。
98、另一张照片是爱因斯坦站在黑板前写一个公式:可以看到,原公式并不是“6-3=6”,而是广义相对论中涉及到的里奇张量。“6-3=6”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算式,而在此这个错误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更是错上加错。
99、(图片素材来源自 SuperScienceFriends)
100、爱因斯坦小时候像讨厌军队一样讨厌他的学校,因为学校把学生当成牧场里的牲畜,喂一样的饲料,希望每一只都长得一样肥。他讨厌这种一切以标准答案和考试成绩为准的填鸭式教育。于是变得更加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