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挑选48句经典《论语》,一起在经典中增长智慧吧!(论语经典名句)。
2、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6、(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8、子曰:“不愤不汽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9、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这样,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3、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14、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5、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16、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约束自己,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这样便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17、(译)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8、(注释)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20、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之已。——《论语·学而》
2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23、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4、《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6、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27、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28、(注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31、“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3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3、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34、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先做好了应有的准备工作,自然顺风顺水,事半功倍。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6、三军可夺帅之,匹夫不可夺志之。——《论语·子罕》
37、正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带头端正自己的行为,谁还敢不端正呢?
38、(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0、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42、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43、(译)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44、(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4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46、(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之。——《论语·为政》
4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49、(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0、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51、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52、(注释)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5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4、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5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6、白话文释义: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5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58、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59、(注释)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60、孝弟(tì悌)之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61、(译)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62、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63、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64、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65、(译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6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7、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6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9、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7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论语中的名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71、(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7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7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74、解释: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75、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76、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7、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78、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9、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80、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81、只有那些具有仁德之心的人,才能够公正的爱护好人,憎恶坏人。
82、语出春秋·孔丘《论语·为政》。先把事情做出来,然后再去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随后再说出来。
83、(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