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上》
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3、(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5、3:依稀记得孔子和孟子,朦胧想起几何和函数,还有helloandthankyou,要么世界大战和抗日,或者一个中心俩个点,还有物理和化学...所有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6、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去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女,进而去爱护全天下的孩童。如果能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是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孟子里面的经典语句)。
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0、解释: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11、(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13、(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6、简析: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意谓凡事只能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1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0、(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1、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22、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於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
23、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食:食欲。色:性欲。本句大意是:食欲和性欲,这是人的本性。食欲和性欲,是人的生理需求,谁也不可避免,所以说是人的本性。虽然有时人为了更高的道德追求和事业追求,可以从意志上压抑和控制食欲和性欲,但这并不说明人本身没有这种需求。我们可以用这两句阐述食欲和性欲是人的本性,还可以用来引申说明社会应该创造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地满足人的这种本性要求,还可以用来引申表明人的意志坚强,能够为了更高的道德和理想,抑制和克服这种本性的需求。
24、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5、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说文》
26、点评:如果没有圆规和角尺,就不能画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比喻做人要守行为规范,做事要守行业规矩,不能任性而为。
27、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28、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9、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30、出自《孟子·尽心上》。如果不把坑填平,水是不会向前流的;君子励志于洞悉圣人之道,没有一定的成就,是不能达到圣人的境地。
31、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32、(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3、出自《孟子·尽心》。养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节制欲望,做到清心寡欲。
3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5、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6、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