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从旁叹息走过。我没有看见过他的脸,也没有听见过他的声音:我只听见他轻蹑的足音,从我房前路上走过。
2、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在(B)这八十多首诗中,有初恋的羞怯,相思的苦闷,期待的焦急,幽会的颤栗,新婚的快乐,生离死别的痛苦。诗人仿佛引导我们进入了神秘的爱情世界,领略其中的痛苦与欢乐,同时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3、长日尽处,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4、他出身于一个印度贵族家庭,家里除了有显赫的地位外,还经营着许多生意。他父亲对宗教和哲学比较有研究,赞成社会改革,是个民族主义者,因此他受到父亲很大的影响。他一直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是父母没有溺爱他。他天生热爱自由,从不喜欢学校的禁锢,但在哥哥姐姐的监督下,他先后进了四个学校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热爱阅读,十三岁时他开始写诗,把满腔的爱国情愫写进诗里。十七岁时,他远赴英国念书,一开始他学的是法律,后来因为不喜欢法律又转到了文学系,研究文学和音乐。两年学习结束后,他回到印度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
5、全都是“且自逍遥没人管”,犹如中国水墨画,几朵飞云,几竿翠竹,一湾碧水,一抹远山,构成一个广阔自由的天地,竹下一个抚琴的隐士若存若失,然而意境全出,宁谧深邃,耐人寻味。在白描般的诗句中,三个典型形象的自由气息如清亮的涓流淙淙流入我们心中,流动、翻腾化成云蒸霞蔚,托着我们的心飞翔,飞向那个梦中的地方……(胡山泉)
6、泰戈尔的诗歌不仅属于印度,更属于世界。正如泰戈尔大学教授塔斯那所言,泰戈尔用诗歌把印度与世界相连。
7、 6月9日14:30英文版
8、▲泰戈尔与辜鸿铭《小说月报》1924年第15卷6号
9、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以及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10、迷人的安娜给诗人带来过青春的快乐。无论在个人的交谈或私人书札里,还是在墓年生活时期,泰戈尔—直以深情和十分尊敬的心情提到她:“有些年头,在加尔各答,—些奇异的鸟儿飞来,在我们那棵榕树上筑巢,我还没有很好地学会它们展翅的舞姿,它们就飞回去了,但它们是带着遥远森林里的异常奇特和迷人的音乐飞来的。同样,在我们的生活旅程中,不知从什么陌生的方向飘然而至的女神,向我们倾诉自己心灵的语言,开拓我们心灵力量的界域。她不经召唤而来,最后当我们开始召唤她时,好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是,她走时,已在我枯燥的经纬线上,绣上了瑰丽的花边,使我们日夜充满幸福。”
11、清华僻居郊区,环境幽静,生活设施齐全先进,而泰戈尔自到中国后,日程非常紧张,舟行劳顿,几乎无片刻休息,中国的接待者如徐志摩、王统照为此一直很担心,而在清华,老诗人难得地好好休息了一下。
12、园丁集是泰戈尔的另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之是一部“生命之歌”,它更多地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诗人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阅读这些诗篇,如同漫步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里,一股挡不住的清新与芬芳,仿佛看到一个亮丽而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纯净、美好,使人与不知不觉中体味爱与青春的味道。
13、早在泰戈尔访华的四年前,当时在美国留学的冯友兰问他对灾难深重的中国有什么拯救方法时,他就毫不犹豫地说:“我只有一句话:快学科学!”他一直在主张东方人学习西方科学来摆脱被压迫的地位。在中国他也一再强调他所反对的只是把人降为机器的奴隶,反对滥用科学,反对把科学凌驾于一切之上,也就是说,他反对的是畸形的物质文明,同样,他也反对畸形的精神文明,而不是反对物质或精神本身,“从迷幻中醒过来,破除精神物质的畸形,而各还他的本来地位”(泰戈尔:《东方文明的危机——在上海各团体欢迎会上的讲演》,1924年4月18日)。
14、在清华大学期间,泰戈尔才在访华期间找到了中国真正的友谊,恢复了内心的平静。老诗人在清华的日子里,与清华的师生们做真心的朋友,他和清华的青年学生们比心而谈,启发了很多清华学子在迷茫中触摸到了自己的初心,找回了生命的真实、民族的真实、国家的真实。
15、这是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北京时,同他的两名翻译徐志摩(右)、林徽因(左)合影。(新华社发)
16、访问中国是泰戈尔多年的夙愿。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应梁启超讲学社邀请乘船抵达上海,开始对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七座城市历时五十天的访问,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全程陪同,并担任泰戈尔演讲的翻译。
17、1873年2月9日,父亲亲自主持佩戴“圣线”仪式(成人式),让泰戈尔和他的一个哥哥、一个侄子步入经堂,随祭司朗诵吠陀经文,然后把头发剃光,戴上金耳环,将“圣线”斜挂在身上。之后让他们在三楼的一间屋子里进行为期三天的祈祷,冥想人生与宇宙的秘密。
18、 《邮局》英文版
19、尽管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忍受痛苦,但痛苦并不因此而减轻。在他妻子活着的时候,他没有对她的爱做出充分的估价并进行偿还,这种遗憾,格外加重了他的痛苦。他们是按传统习俗结合的,不是—个爱情的婚姻。当妻子第—次进入他的生活时,泰戈尔与其说欢迎她,还不如说是容忍了她——这种情况是完全不能排除的。
20、此本小说围绕主人公戈拉展开,通过描写戈拉由一个激进的爱国主义青年到发现自己不是印度种族的人而做出的自我改变,反映了作者对维护种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种腐朽传统的错误做法的激进主义人士的批判。
21、《名人传》: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梳理及相关练习题
22、泰戈尔在清华期间,正值“燕草碧绿,秦桑绿枝时节,水木清华的清华园已成了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乐国”,泰戈尔此时“‘驻锡’于此”,与清华美景“互相辉映,点缀一时,水木清华的清华园,益呈霭祥可爱之象”。清华师生“居此霭祥可爱之乐国,得聆此诗哲环琦之高论,不禁心旷神怡,觉天下事无事不乐,天下物无物不美矣”(梁朝威:《与“中国太谷尔”谈话记》)。
23、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和孟加拉国国歌《金色的孟加拉》都使用了泰戈尔的诗。威尔弗雷德·欧文和威廉·勃特勒·叶芝被他的诗深受感动,在叶芝的鼓励下,泰戈尔亲自将他的《吉檀枷利》译成英语,1913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4、1939年,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世界大战,他又应欧洲朋友之邀,撰文怒斥德国“领袖”的不义行径。泰戈尔一贯痛恨法西斯。但是对被欺压的弱小民族,他则表示无限同情。特别是对中国,他更是始终抱有好感与希望。
25、中考名著导读:《昆虫记》文学常识与考点内容梳理,附常考知识点练习题!
26、在泰戈尔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象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一样,人只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无尽际的幸福之海的岸的道路”。
27、翌日,泰戈尔根据既定安排,前往真光剧院发表演说。辜鸿铭谢绝了邀请,对梁漱溟说:他为什么要去真光剧院呢,那样的话岂不是跟梅兰芳一样了吗?你还是劝泰戈尔早点离开中国吧,就在印度唱他的赞美诗吧!
28、第三层:这样的泰戈尔是隐逸诗人吗?这是误读和读懂泰戈尔的关键。泰戈尔常被习惯性地视为隐逸的诗人,似乎他只一味唱自己的歌,远离社会和人生。在这两句诗中,“飞鸟”是动的,每到一处就给人歌唱,并不贪恋回报,象征社会上给人带来快乐和美的人;“黄叶”静居一处,似乎顺其自然,但却只关心自己的喜悲,给别人带不来任何积极影响。泰戈尔是“飞鸟”诗人,他始终在关注着人的世界,而且也积极主张改革,改变印度和世界上的不公平现实,他公开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是一例。这种金刚怒目形象与其沉思冥想的哲人形象并不矛盾。
29、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创作的不少热情洋溢的爱国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这首歌,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晚年绘制的1500帧画,曾作为艺术珍品在世界许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30、日来年往,就是他永远以种种名字,种种姿态,种种深悲和极乐,来打动我的心。
31、夜叉城的国王为了获得黄金不断奴役和压榨着城里的百姓。象征红夹竹桃的美丽少女南迪妮与敢于抨击王权的少年伦金相爱。为了斥责国王,南迪妮大胆进谒,可国王反而深深迷恋上了她。国王得悉南迪妮已有心上人后勃然大怒,赶走了南迪妮。伦金则在反抗运动中与国王格斗失败,不幸殉难。他的死促成了国王的真诚悔悟。最后,国王面对御林军的倒戈,与南迪妮一起泰然赴死。
32、泰戈尔号召青年们拿出自己的光亮,去“参加世界文化的展览”。他说自己不相信一些人的说法,认为中国人都是实利主义的、唯物主义的;他不相信“任何的民族同时可以伟大而是物质主义的……我以为凡是亚洲的民族决不会完全受物质主义的支配”;“人类的文明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他的灵魂的纯美的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他劝告青年们要坚持生活的美的原则,不要被物质主义的毒素玷污了自己本来纯洁的灵魂,“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诗人满怀深情地说:
33、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34、陪侍泰戈尔左右的,除了长袍白面的徐志摩,还有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的女公子——人艳如花的林徽因。他们三人挟臂而行缓缓出现在台上,恍如一幅天然生动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全场的人都为之兴奋起来。
35、《邮局》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讲述了生病的男孩阿玛尔渴望冒险,渴望自由,却只能被困家中。现实生活中阿玛尔日渐消瘦,一病不起,而想象世界中的他却成为一个邮差,健步如飞,远行千里!到底是什么困住了阿玛尔,真的只是疾病吗?还是赋予他疾病的那些人……
36、从你的群花盛开的园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记忆。
37、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