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经典语句网
菜单
回顶部
经典句子 伤感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励志句子 网名大全 精选文案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文案汇编65句

来源:经典句子 发布时间:2023-10-26 08:54:04 点击:59次
经典语句网 > 经典句子 > >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文案汇编65句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1、(23)费希特(JohannGottliebFichte,1762—1814),德国哲学家。他的关于世界道德规律及社会道德本性的思想,对黑格尔有重要影响。——译者注(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2、中国人的礼貌,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礼貌那样周全,却让人舒服,因为它是,正如法国人完美表达的那样,是心灵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虽然周全,却不那么让人舒服,它可以说是一种排练过的礼貌——类似于戏剧作品中用心学习的礼貌。

3、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语言的学习: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4、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5、北京东椿树胡同18号院是辜鸿铭故居。胡同中仅存的建筑大多是后来翻盖的,基本是简易的平房。东椿树胡同这处住宅,是辜鸿铭50岁来北京之后居住的地方,据说还是别人所赠。晚年的辜鸿铭在任北大教授期间,与民主风气背道而驰的作风使他在历史中留下了独特的一笔。

6、即使是跨越了一百多年的社会变革与科技革命,大多数中国人依旧仍是如此。宁愿凭感觉去盲目相信,也不愿意去了解一丁点科学与逻辑。如此的淳朴,也是另一种simple(幼稚与头脑简单),这种simple也蕴含着一种极其暴虐的本性。恐惧理性与真实,不愿思考,更惧怕他人思想与自己不一样。辜鸿铭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来解释孔子思想如何能解决两千年后的问题。就是孔子的学说与一加一等于二一样,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学艺不精,算错了数,到头来怪这个道理,则是没有道理的。

7、这本书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而且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

8、我在这里冒昧给诸位一个解答——或者是一个假设。诸位愿意的话,也许可以将其视为中国人具有同情力量的秘密所在。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9、(34)法利赛,犹太人宗派,非常注重摩西律法的细节。

10、他的母亲是西洋人,他的父亲是华侨,从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用辜鸿铭自己的话说是四洋,即“生于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但他一生留着长长的辫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近乎偏执的推崇和坚守,甚至因此经常与洋人较劲,却能够得到洋人的认同和尊重。

11、在“宗教”这个词汇的宽泛和普遍的意义上,我说儒家学说恰如基督教或者佛教,是一种宗教。但是,你们也许记得我说过儒家学说不是欧洲字面意义上的宗教。儒家学说和欧洲字面意义上的宗教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自然是一个里面有一种超自然的由来和要素,而另一个则没有。但除了这个超自然和非超自然的区别之外,还有另一个区别存在于儒家学说与如基督教和佛教之类欧洲字面意义上的宗教之间。欧洲字面意义上的宗教教导人成为一个好的人,不过儒家学说远不止这些,儒家学说教导一个人成为一个好的公民。在基督徒语录里问道:“人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而孔子语录里问道:“公民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一个人,不是仅仅生活在他个人的生活中,而是还处于和同类的关系以及国家的关系中的吧!基督徒语录中回答说:“人的主要目标是赞扬神。”孔子语录里回答说:“人的主要目标是像孝子和良民一样生活。”子游,是孔子的一个门徒,孔子的《论语》曾引用过他的话:“一个明智的人专心于生活的基础——人的主要目标。当基础打好后,智慧、宗教就会到来。那么,要像孝子和良民一样生活,不正是这一基础——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要目标吗?”(14)简而言之,欧洲字面意义上的宗教是把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转变为一个完美而理想的人作为目标,要成为一个圣徒、一个佛、一个天使,而儒家学说则有所限定,要把人变成一个良民——像孝子和良民那样生活。换句话说,欧洲字面意义上的宗教说:“如果你想要拥有信仰,你就必须是一个圣徒、一个佛、一个天使。”而儒家学说则说:“如果你像一个孝子和良民那样生活,你就拥有了信仰。”(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12、到底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那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回答的。此书通过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女人,中国语言,约翰在中国,一个大汉学家,中国学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的精神。辜老先生通过许多例子和对比深入剖析了中国人的精神。

13、古老的中国式人性,最打动人的一点是,真正的中国从不野蛮、不残忍、也不凶恶,没有任何刺激你的东西,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则“温顺”。

14、真正的中国人,我们现在了解了,就是一个有孩童般的精神世界的成熟理智的人。简而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孩童般的精神和成熟头脑的人。因此,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精神。

15、我以为,在古老的中国式人性中最先打动你们的一点是,真正的中国人从不野蛮,不残忍,也不凶恶。借用一个应用于动物的术语,我们可以说真正的中国人是被驯化了的动物。拿中国最底层的人来说,你会发现,与欧洲社会同样阶层的人相比,他少了一些兽性,少了一些野蛮的动物性,少了一些德国人所谓的动物野性我相信你们也会赞同我。事实上,以我之见,如果用一个英文单词概括中国式人性给你的印象,那就是“gentle”,即“温顺”之意。我所说的“温顺”并不意味着天性软弱或者软弱顺从。已故的麦高文博士(2)说:“中国人的温顺,不是伤心而柔弱的人的那种温顺。”其实,我所指的“温顺”是不猛烈、不苛刻、不粗野或暴虐,没有任何刺激你的东西。在真正的中国式人性中,可以说,有着从容、冷静、练达的特点,就像你评价一块经过优良锻造的金属。甚至于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身体上或者道德上的不完整,即使无法挽回,也至少会被他温顺的品格所弥补。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的,但愚蠢中没有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没有狠毒。我实际上想说的是,真正的中国人即使在身体、心灵和性格上有缺点,也不会让你厌恶。你会发现,一个真正的旧式中国人很少令人厌恶,甚至最低等的阶层也是如此。

16、(31)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译者注

17、事实上,一个人民没有荣誉感、政治上没有道德的社会,我认为是不能团结的,至少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律师、政客、地方官员和共和国的总统赖以实现欺骗的警察,会由此陷入自我矛盾中。他被告知他必须为了社会的利益履行他的职责,但是他,这个可怜的警察,也是另一个小社会的一部分——至少对他和他的家庭来说,他是这个小社会里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如果有某种其他的途径,也许是当一个反警察分子,能比当警察得到更多的报酬来改善他和他的家庭的条件,而且也意味着对这个小社会有利,那样,这个警察必然迟早会得出结论,由于政治中没有像荣誉感和道德这样的东西存在,如果他能得到更好的报酬,而且也意味着对小社会有利,那么,没有理由再支持他去做一个警察,而不去做一个革命家或者无政府主义者。在一个社会中,当警察一旦得出结论,认为如果他能得到更好的报酬,就没有理由不去成为一个革命家或者无政府主义者,这时,社会就被注定了结局。孔子在《春秋》中讲授了他的国家宗教,并揭示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那时的社会,正如今日的世界,公务人员没有荣誉感,政治中没有道德——注定了要灭亡。当评价孔子写的这本书的时候,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18、实际上,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并非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有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都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一样,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徒们也同样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马太·阿诺德就说过:"中世纪的基督教世人就是靠心灵和想象来生活的。"中国人最优秀的特质是当他们过着心灵的生活,象孩子一样生活时,却具有为中世纪基督教徒或其他任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所没有的思想与理性的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19、现在,孔子在他教导的国家宗教里,对在他之前已经存在的我所谓的家庭宗教,提出了一个新体制。换句话说,孔子在他教导的国家宗教里提出了对君子之法的一个新的、更广泛、更全面的应用。而且就像家庭宗教,或者说他所处的时代之前的中国旧体制宗教创立了婚姻的圣礼一样,孔子,通过在他教导的国家宗教里提出君子之法的新的、更广泛、更全面的应用,制定了一个新的圣礼。孔子制定的这种新圣礼,不再称为礼——礼法,他称之为“名分大义”,我翻译成荣誉和责任的重大原则,或者荣誉的法典。通过名分大义或者荣誉法典的制定,孔子让中国人不再信仰从前的家庭宗教,而代之以国家宗教。

20、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我确信你们都会赞同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尤其是现在,当我们环顾今日之中国,我们似乎发现,中国式的人性——真正的中国人——即将消失,取代它的是一种新型的人性——进步的或现代的中国人。事实上,我建议,在真正的中国人、古老的中国式人性从世上完全消失之前,我们应该最后一次认真地审视他,看看我们能否从他身上找到某种在根本上与众不同的东西,使他如此区别于其他所有民族,并有别于今日中国所见的方兴未艾的新型人性。

21、Infact,theoneword,itseemstome,whichwillsumuptheimpressionwhichtheChinesetypeofhumanitymakesuponyouistheEnglishword“gentle".BygentlenessIdonotmeansoftnessofnatureorweaksubmissiveness.

22、孔子说:“要聚集在父辈们以前聚集的同一地方;要举行他们以前举行过的同一典礼;要演奏他们以前演奏过的同样的音乐;要对他们骄傲的事情表示尊敬;要爱他们所爱的那些人;事实上,要供奉已经死去的先人们,好像他们仍然活着,虽然他们已经离开,却好像仍然和我们在一起,这就是孝心的最高体现。”(42)孔子又说:“通过培养对死者的尊重、回忆遥远的过去,人的美德会加深。”(43)中国的国家宗教,即儒家学说,就是这样唤醒和点燃了人们必需的灵感或者强烈的情感,使他们服从道德行为的准则的,在所有这些法则中,最高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君的绝对责任,就像在世界上所有伟大宗教里最高尚、最重要的道德行为准则就是敬畏神一样。换句话说,基督教的教会宗教说:“畏惧神,并服从他。”而孔子的国家宗教,即儒家学说,教导人们:“尊敬皇帝,并忠于他。”基督教的教会宗教说:“如果你愿意畏惧神并服从他,你必须首先爱基督。”孔子的国家宗教,即儒家学说,教导说:“如果你想尊敬皇帝并忠于他,你必须首先爱你的父母。”

23、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 

24、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语言的学习: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25、   这首诗是辜鸿铭在慈禧过生日时所写就。虽然他是保皇d,但他对慈禧非常的不屑。认为大清末年之所以衰败,没落,主要原因就在于慈禧当政。

26、我们举的中国人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象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实际上,中国人的毛笔或许可以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准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27、辜鸿铭登门造访蔡元培,蔡元培严厉批评辜鸿铭教学态度不端,希望他能够珍惜这最后的机会。辜鸿铭对蔡元培说,他想在北大办个系列讲座,讲授中国人的精神,他可以立下军令状,如果学生们不愿意听他讲座,他将自动辞职。

28、(15)菊池男爵,指菊池大麓(1855—1917),日本数学家、教育家、教育部官员。

29、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中国人的礼貌虽然不象日本人的那样繁杂,但它是令人愉快的。相反,日本人的礼貌则是繁杂而令人不快的。我已经听到了一些外国人的抱怨。折衷礼貌或许应该被称为排练式的礼貌——如剧院排戏一样,需要死记硬背。它不是发自内心、出于自然的礼貌。事实上,日本人的礼貌是一朵没有芳香的花,而真正的中国人的礼貌则是发自内心、充满了一种类似于名贵香水般奇异的芳香。 

30、毛主席最令人佩服的一点学习方法是,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主席和湖南一师的同学萧子升,曾在暑假期间当了一个月的“乞丐”,两个人不带钱走了几百里路,对了解当时社会情况有很大帮助。

31、五四前后,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许多洋人经常慕名前来北京寓所拜访。

32、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像孩子的生活,所以使得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即作为一个有着那么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国人竟然在许多方面至今仍表现得那样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就中国人的智力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诸如科学、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加以表达的。

33、InfactwhatIwanttosayis,thateveninthefaultsandblemishesofbody,mindandcharacteroftherealChinaman,thereisnothingwhichrevoltsyou.It’sseldomthatyouwillfindarealChinamanoftheoldschool,evenofthelowesttype,whoispositivelyrepulsive.

34、●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总不能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 ————辜鸿铭

35、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举例来说,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儿童时代的记忆力要强过成年后的记忆力。因为儿童就象中国人一样,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

36、最后,让我们看看中国人的另外一个特征,亚瑟·史密斯(6)由于唤起了人们对此的注意而声名大噪,这就是:缺少精确。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原因,我还要这样说,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精神的生活。精神是一种微妙而灵敏的平衡,它不像头脑或智力是一件坚硬、呆板、严格的仪器。用精神去思考,你就不可能做到像用头脑或者智力思考一样那么稳定而严格。至少,这么做是极其困难的。中国人使用的毛笔是一种柔软的刷子,事实上,它也许可以作为中国精神的一个象征。用它写字和作画非常困难,但是当你一旦掌握它的用法后,用它书写和绘画,你会进入一种硬钢笔无法达到的美妙和优雅的境界。

37、实际上,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并非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有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都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一样,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徒们也同样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马太·阿诺德就说过:“中世纪的基督教世人就是靠心灵和想象来生活的。”中国人最优秀的特质是当他们过着心灵的生活,象孩子一样生活时,却具有为中世纪基督教徒或其他任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所没有的思想与理性的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38、《中国人的精神》是辜老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所言中国人的精神,比较中西方文化、中国人西方人的差异,并阐释中华文化较西方文化优越的观点,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39、书中,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40、女士认为这个Chinaman连最浅的英语都听不懂,便不再答理他了。酒过三巡,辜鸿铭起立致词,操一口流利典雅的英语,全座为之赞叹不已。辜鸿铭坐下来,也学那女士的腔调,低声问那已经羞得满脸通红的女士道:“likespeech?”(喜欢我的演讲吗?)

41、他是中国第一个将《论语》《中庸》用英德两种文字翻译到西方的人,不仅如此,辜鸿铭还经常在世界各大报纸发表文章,宣扬中国的儒家思想,使得西方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

42、中国人有极好的记忆力,他们记忆事情是用心而不是用脑,心灵具有同情的力量,能产生像胶水愉悦的作用,比坚硬而干巴巴的头脑或者智力能更好的保留事物。

43、古老的中国式人性,最打动人的一点是,真正的中国从不野蛮、不残忍、也不凶恶,没有任何刺激你的东西,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则“温顺”。

44、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

45、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先生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46、你们可能还记得,我告诉过你们卡莱尔说的话——君主统治我们的权利,如果不是神授的权利,就是残忍的错误。现代的律师、政客、地方官员和共和国的总统进行的这种欺骗就是卡莱尔所说的残忍的错误。正是这种欺诈行为,这种现代社会公务人员的狡猾,一边按照政治上没有道德、没有荣誉感的原则说话和行事,另一边却仍然在似是而非地谈论社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正是这种狡猾,如同卡莱尔所说的,引起了我们如今在现代社会所看到的“普遍的苦难、反抗、错乱、激进的起义的狂热,暴政复辟的寒流、无数人的兽性退化和个体的过度轻率”。简而言之,正是这种欺骗和武力的结合,狡猾和军国主义,律师和警察,催生了现代社会的无政府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这种武力和欺骗的结合凌辱了人类的道德感,引起了愚蠢的行为,使无政府主义者用炸弹和炸药来反抗律师、政客、地方官员和共和国的总统。

47、现在,我已经给你们解释了为什么自孔子时代以来的两千五百年间在中国文明中没有心灵和头脑的冲突。没有这类冲突的原因是中国人,就连中国的大众百姓,都没有感到对宗教的需求——我指的是欧洲字面意义上的宗教;而中国人没有感到对宗教的需求,是因为中国人在儒家学说里有某种能够代替宗教的东西。那种东西,我已经向你们解释过,就是忠君的绝对责任的原则,是孔子在他给中华民族的国家宗教里教导的被称为名分大义的荣誉法典。我认为,孔子对中国人民最伟大的贡献,是给予了他们这种国家宗教,他在其中教导了他们忠君的绝对责任。

48、然而,孔子说,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并尝试学到君子的美好情操或修养,我们就能够知道什么是君子之法。在孔子的教义里,修养对应的汉语是“礼”,曾经被翻译成不同的词,比如“礼节”、“礼数”和“礼貌”,但是这个词真正的意思是“修养”。这种修养,这种君子的美好情操和修养,当应用到道德行为中时,在欧洲的语言中,被称为荣誉感。事实上,孔子的君子之法不是别的,就是荣誉感。被孔子称为君子之法的这种荣誉感,不像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道德律一样是一种干巴巴的呆板的对是非的形式或者规则的认识,而是像基督教圣经里的正义,是一种对是非或正义无法定义的绝对本质的本能、强烈而鲜明的感知,即被叫做“荣誉”的正义的生命和灵魂。

49、一日千里,成就伟业。1921年,毛主席参加一大,一大中有个山东代表叫王尽美,年金17岁,多才多艺。后来的李立三等人,都比毛主席年龄小,但对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总是令人信服。

50、虽然洋人教授见到他都十分恭敬,但辜鸿铭也不客气。看见英国人,用英文骂英国不行;看到德国人,用德文骂德国不好,看到法国人,则用法文骂法国不好。把这些世界一流的洋教授一个个骂得心服口服。

51、(33)利特尔先生(Littre,1801—1881),法国哲学家。

52、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像孩子的生活,所以使得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即作为一个有着那么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国人竟然在许多方面至今仍表现得那样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就中国人的智力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诸如科学、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加以表达的。

53、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54、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尽管他们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尽管他们的思想和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仍然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得到的。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示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那么,中国人又是如何具备了这种同情的力量的呢? 

55、辜鸿铭(1857—1928),近代学者、翻译家,字汤生,号立诚,祖籍福建,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多种语言,是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的中国人,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英文书。热衷于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重大影响。

56、中国人没有宗教,不是中国人不想要宗教,或者更为正确,因为他们没有感到对宗教的需求,中国的道教和佛教,其寺庙、仪式和典礼的消遣娱乐意味超过了教诲和启迪,它们触动了中国人审美的感觉,胜于触动他们的道德感和宗教事实,它们诉诸于想象力多于人们的精神或灵魂。

57、我认为,当孔子挽救了中国文明的图纸和设计时,他为中华民族作了伟大的贡献。但这并不是孔子对于中华民族最主要和最伟大的贡献。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挽救他们文明的图纸和设计时,他对文明的设计作了一个新的集成、一个新的解释,而且在这个新的集成里,他灌输给中国人对于国家的真正观念——这是一个国家的真正而理性、永恒而绝对的基础。

58、(36)茹伯(Joubert),又译为儒贝尔(1769—1799),法国将军。

59、马修·阿诺德把希腊最杰出的诗人的诗歌称为富于想象力的理智祭司。那么,中国人的精神,就像我们在他们最杰出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中看到的那样,恰恰是马修·阿诺德所说的富于想象力的理智。马修·阿诺德说:“以后的异教诗歌以感觉和理解为生;中世纪基督徒诗歌以心灵和想象为生。不过,现代精神生活的主要因素,现代欧洲精神的主要因素,既不是感觉和理解,也不是心灵和想象,而是富于想象力的理智。”

60、晚清以来,中国形象被严重扭曲。学贯中西、特立独行的辜鸿铭,于1915年出版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此书一出,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

61、(25)《但以理书》,《圣经·旧约》中大先知书其中一种。

62、本书为双语对照版,采用1922年英文版为底本,全面还原辜氏的英文笔法和写作风格。中文译文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译本。给读者提供全面的阅读体验。

63、我曾在某处读到过一位外国人的文章,他在中日两个国家都住过。他说,一个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喜欢中国人。我不知道他在这里对日本人的判断是不是真实,但是,我认为,你们所有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赞同他对中国人的评价。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对中国人的喜爱——你可以称之为“欣赏”——就越会与日俱增。在中国人身上有种无法形容的东西,不管他们多么缺乏清洁的习惯和文雅的举止,不管他们的心灵和性格上有多少缺点,他们依然比其他任何民族更能赢得外国人的喜爱。这种无法形容的东西,我把它定义为“温顺”,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即便它没有挽回中国人身体和道德上的缺陷,至少也削弱和减轻了这些印象。就像我试图向你们展现的那样,这种温顺又是我称之为具有同情心的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产物——这种人类智慧既不是来自推理,也不是源于本能,而是出于同情心——出于同情的力量。那么,中国人具有这种同情的力量的秘密是什么呢?

64、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64

������չ��ȫ���Ķ�ȫ��
上一篇:辜鸿铭后代文案汇编92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经典句子

  • 辜鸿铭后代文案汇编92句
  • 50字最感人的表白情书句子文案汇编48句
  • 中国名人榜排名文案汇编69句
  • 思念一个人的心情短语经典签名文案汇编71句
  • 中国20位之父文案汇编27句
  • 类似不求人的网名【经典网名90个】
  • 找个好网名微信网名男人的【经典网名144个】
  • 伟人的理想事例文案汇编90句
  • 找个好网名男人的网名【经典网名74个】
  • 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大全文案汇编36句
  • 王阳明为何在中国不受人推崇文案汇编91句
  • 中国古代十大杰出人物文案汇编46句
  • 中国成语大会文案汇编38句
  • 安慰人的话心情不好正能量文案汇编50句
  • 做人的道理人生感悟视频文案汇编67句
  • 80年成熟男人的网名【经典网名134个】
  • 经典句子相关栏目

    推荐经典句子

  • 葬爱家族网名文案汇编81句
  • 深夜电台情感独白稿子文案汇编52句
  • 两字词语及解释200个文案汇编20句
  • 外甥打灯笼是什么生肖文案汇编15句
  • 很黄有内涵的id文案汇编9句
  • 关于夏天的句子10字文案汇编62句
  • 5一10字的拟人句文案汇编46句
  • 简短可爱的小故事文案汇编73句
  • 最新经典句子

  •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文案汇编65句
  • 辜鸿铭后代文案汇编92句
  • 赞美秋天的诗句经典句子文案汇编98句
  • 给老师留言的暖心句子幼儿园文案汇编65句
  • 丘吉尔的黑狗经典语句文案汇编52句
  • 如泣如诉例句文案汇编41句
  • 行之有效的意思和造句文案汇编42句
  • 有关责任的事例现代文案汇编79句
  • չ��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