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公物,护花草,节水电,省资源;忌烟酒,拒毒品,禁吧厅,惜己身。
2、到校时,抖精神,骑单车,摆放正;穿校服,行得体,早读间,书声起。
3、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
4、文明语,记心间;十四字,挂嘴边。请和您,最常用;字虽少,意无穷。
5、放学后 即回家 迷信事 不参加;好与坏 要分清 小公民 人人敬;
6、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懂礼仪,在言行,好习惯,贵养成。
7、升国旗 要敬礼 唱国歌 要肃立;遇师长 要问好 爱幼小 懂礼貌;
8、敬人者,人恒敬;集体荣,我才荣。食堂里,有规矩;勿喧哗,食不语。
9、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10、守法纪 爱生命 游戏室 要远离;录象厅 不涉足 更别沾 黄赌毒;
11、敬人者,人恒敬;集体荣,我才荣。食堂里,有规矩;勿喧哗,食不语。
12、后世的版本,增入了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内容,“十七史”也改为“廿一史”或“廿四史”。
13、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14、行路上,整衣装;守规则,要礼让。遇师长,要行礼;遇友朋,要致意。
15、乘公交,守秩序;依次上,不拥挤。让老弱,助残疾;懂谅解,不斗气。
16、同学间 要友好 不骂人 不打闹;帮残疾 献爱心 长辈话 要倾听;
17、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18、上下楼,靠右行,乘电梯,靠右立;路上行,不交谈,遇事故,不围观。
19、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20、图书馆,要肃静;声要低,走要轻。借图书,要爱护;阅览毕,归原处。
21、重仪表,讲身份,穿和戴,有学问。首整洁,次美观,要大方,更自然。
22、《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如果不去教育,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与修养。在《三字经》里告诉了我们学习需要我们用心去钻研。
23、常洗澡,勤换衣,仪表文明好风纪;同学间,邻里情,民族习惯要尊重;见外宾,要大方,彬彬有礼树形象;重礼节,讲礼仪,社会生活铺路基。
24、校公物,爱护好,花木草,朝我笑。捡东西,交老师,同学夸,品德高。家长接,莫到校,防拥堵,秩序好。
25、听人言,要专注;不插话,获友情。手势语,含义广;宜含蓄,用恰当。
26、仪式礼,常经历,成人礼,应自立;升国旗,注目礼,唱国歌,要肃立。
27、博览群书中增长见识;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让一个人走遍世界各地,了解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背景等等,是不现实的,主要还要靠阅读各类型书籍来了解,因此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多思考,家长最好平时也要多读书、少看手机,这种“身教”比“言传”更有效果,孩子知识慢慢的积累,见识也会不断的增长。多读,还指阅读的书籍范围要广,既要多读文学作品,也要读科技、历史等方面的书,既要读中国的名著,也要多读国外的好书,“采集百家之蜜,博采众长”。引导孩子看不同方面的书籍,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正所谓“站得高,望的远”,见识也是在多阅读中增长的。
28、设施人爱护,墙壁也环保。街边不乱摆,喇叭不乱叫。
29、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30、花儿美,草青青;爱校园,护环境。班集体,是个家;同学们,爱护它。
31、男同学,留短发,不染烫,手指甲,勤修剪;衣整洁,无纹身,阳光型。女同学,并拢膝,莫搭背,不化妆;坐姿端,头容正,仪表美,气质佳。公共处,挖耳鼻,穿背心,拉拖鞋,戴项链,配耳环,戴戒指,均不宜。
32、其次,原文于“南北混”之后,紧接“十七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四句。所谓“十七史”,是从《史记》到《新五代史》等十七部正史的统称,是宋元人特有的概念。当年文天祥兵败被俘,就曾对元丞相孛罗说出“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这句名言。
33、《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山西绛州人。清康熙年间秀才,以教书为生。李毓秀根据当地童蒙教育需要,结合教书实践,写成《训蒙文》。后经清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34、随着《三字经》的流传,人们出于童蒙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这部分内容多有增补。
35、 第五是教会孩子诚信做人,谦虚随和,提升孩子高尚的做人品质素养。诚实是做人的标准,信任是做人的本质,谦虚是做人的形象标签。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就应以身作则,切不可当作孩子说假话,并要求孩子帮忙说假话,这样就会在孩子心里形成虚伪,并有时会到致不该说的话被孩子说了,没有做的事被孩子说成做了,当此情况用在孩子自身就会使孩子自私,虚伪且自以为是,在同伴面前时间长了就会失去真诚,没有信任度和责任心。
36、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习性才会千差万别。
37、要做到,有技巧,眼平视,面含笑。身立正,精神好,挺起胸,要记牢。
38、按校规,穿校服,不攀比,宜朴素。仪容美,贵洁净,勤洗手,衣冠整。
39、上下楼 不拥挤 放学时 路队齐;过马路 要当心 红灯停 绿灯行;
40、坐立走,要规范,古有训,记心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姿态正。
41、仪表礼,重细节,穿和戴,要适宜;扬俭朴,避攀比,勤洗澡,常换衣。
4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43、教室内,莫喊嚷。桌椅齐,地面洁。好环境,好心情。
44、上古圣哲篇(372字。叙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姜太公等,十一位圣哲人物。)
45、坐立走,要规范,古有训,记心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姿态正。
46、那家长们能通过哪些途径增长孩子们的见识呢?
47、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48、父母恩,比海深;对父母,要称您。晨和晚,要问安;若进门,举止稳。
49、同学间 要友好 不骂人 不打闹;帮残疾 献爱心 长辈话 要倾听;
50、轻入座,不迟到。不喧哗,不乱跑。演出闭,要鼓掌。
51、入校门,衣冠整;情绪昂,步履正。见师长,问您好;遵校纪,护校风。
52、不挑吃 营养好 拒零食 懂环保;好习惯 早养成 有素养 多美好;
53、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之广泛。礼仪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规矩,它存在于我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它的影响范围之内,如若超出了它的范围就会让我们的行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54、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55、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56、艺术篇(364字。陶文、甲骨文、钟鼎文字,及钟繇、王羲之以来
57、景点游,勿急躁,警示线,素质比;坐长椅,躺卧弃,遇人潮,让座起。
58、今天小燕老师为大家带来幼儿园“三字经”版常规儿歌,朗朗上口,内容好记。不仅帮助老师和家长让孩子掌握好的常规习惯,还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吧,记得收藏哦!(文末下载领取《小中大班幼儿礼仪测评表》)
59、背容直,头容正,胸容宽,肩容平。爱清洁,保健康,讲卫生,促成长。
60、 首先是注重家庭温馨提升孩子文明礼仪素养。家庭团结和睦就会有温暖的气氛,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开心快乐,幸福的家庭就会有幸福感的孩子。孩子说话的语气,与人交流的谈吐表现,做事的行为准则,都与家庭中的示范性行为极有表现性,也就是说经常吵架打骂的家庭就会让孩子成为偏激,好勇斗恨,时间一长就会学着大人的一言一行,毫无容人之心,没有一点礼貌和文明素养。所以就有‘’养不教父之过‘’之定论。
61、有集会,守时间;明纪律,姿态端。入有序,位有方;好风格,要发扬。
62、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63、至清初“八大山人”及“扬州八怪”之书画艺术。)
64、宿舍里,建友谊;室清洁,物整齐。寝有规,按时起;会生活,能自理。
65、小椅子双手搬轻轻放不要晃人离开椅收起爱护它常擦洗入座前先看好椅子少再去找
66、笑甜美,挂脸上;人见爱,心宽广。肢体语,流传广;宜优雅,重大方。
67、《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68、第五节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69、在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角色游戏渗透社会礼仪教育。
7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71、课间时,要活动;文明玩,会放松。遇老师,要让路;与师谈,要谦恭。
72、图书馆,要肃静;声要低,走要轻。借图书,要爱护;阅览毕,归原处。
73、有杂物 不乱抛 室内外 勤打扫;勤换衣 常洗澡 剪指甲 讲仪表;
74、借钱物,还及时,帮别人,力能及;进人房,先敲门,宽待人,严律己。
75、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