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的厚道是竭尽全力,矢志不渝,治国安邦,鞠躬尽瘁。
2、在《三国演义》名著中,诸葛亮忠心不其个人能力较为突出,足智多谋是诸葛亮给世人留下的普遍印象。诸葛亮给世人在管理、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予诸多启示,后人多参读《三国演义》来领悟各种道理。
3、诸葛亮还是一个智慧过人的辅国能臣,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早就不只是“智慧过人”这么简单,而是像鲁迅说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4、 苗老师用生动的比喻,提出一个问题,在诸葛亮出茅庐之前,其实刘备手中的武将都已经齐全了,那为什么还是没有“创业成功“呢?老师用现在的观点,分析了诸葛亮没有“文凭”,没有“资历”,没有“科研成果”,没有“得过奖”,从隆中的一个“四无青年”,出山之后便运筹帷幄,将中国的局势转化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说明其能力出众。
5、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6、李昊,四川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7、手中的羽扇轻轻滑落,一行热泪顺着眼角潸然而下……
8、谦虚谨慎,严于责已的优秀品质:诸葛亮不恃才自傲,为维护汉室天下,他做到对内实行法制,赏罚严明。对犯法人不管其地位高低,功劳大小和自己关系亲疏都要依法惩治。
9、直接看“三顾茅庐”。第一顾的时间是与司马徽交谈的次日,这也看出来了刘备心中的急切。让后在后面的描写中作者用了大量的诗词,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但凡是与卧龙先生相关的都是要有诗歌相伴的。我不仅感叹作者用心之苦,为了能将卧龙冈那里的人,那里的景,那里的环境打造的悠然自得,已配孔明,他也是煞费苦心。但经他这样一写,环境生动不生动、真实不真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地的悠然自得令人神往,像是梦乡一样这样流连忘返的环境,就算请不到卧龙先生来一趟也值了。所以这里好的环境不光是为了凸显卧龙的不凡,也加重了读者的期待,也避免空手而归的失望。
10、他主张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他五次北伐,稳固了蜀汉政权。
11、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后世人们心中他是一位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千古贤相,是忠臣的典范。
12、《老子》曾有言:“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3、 在整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是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形象,这其中不乏许多正面描写。就以一百零四回为例,诸葛亮自知命数已尽,便传授秘籍给姜维,又分别嘱咐马岱与杨仪,叮嘱破叛将魏延之策,还推荐武将文臣以任大事,并提醒阴平小道需防范,最后还制定了退敌之策。这几条嘱咐都是想的很周到的,体现了诸葛亮谋略的细致与全面性。同时他能力广大:能施法使其将星不坠、熟知天象与地理,还会用六丁六甲之法(能驱使道教六丁六甲十二神)。这样,呈现出一个全能的诸葛亮。但是不要忘了,这是诸葛亮病危时的嘱托,在病重时,都有千万种谋略无穷变幻,还忠心耿耿地安排蜀汉的后事。同时,从“孔明强支病体...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明的不甘于再也无法临阵破敌与深深的无奈,以及对蜀汉殚诚毕虑的忠心。
14、《出师表》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目的是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15、诸葛亮不仅发明了“八卦阵法”。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对当时伐魏战争之粮草补给起了关健性的作用。
16、 其中,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入世的阶段:他隐居隆中,躬耕陇亩,却心怀天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公元207到234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修身治国,辅佐尽忠的阶段:辅佐刘氏,力图复兴汉室。他进兵南中,抚夷越,六出祁山,北进中原,斗争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17、公元227年,当洛阳传来魏主曹丕去世的消息后,诸葛亮认为这是发动进攻的最佳时机。
18、创作背景: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19、 毛泽东对诸葛亮就不屑,甚至对《隆中对》也是否定的。“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认为他不懂得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20、观其行:一生尽瘁国事,家无余财,仅有薄田15顷,桑800株。后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殉国。孔明去世时儿子才8岁,如不是家风忠孝传承,其子孙如何能殉国?
21、211年,益州牧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荡寇将军关羽、讨虏将军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
22、廉政建设。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23、唐国强曾在访谈中提到他给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找到了几个切入点,其中之一就是幽默感。这份揣摩和把握是令人信服的,并不会和诸葛亮沉稳睿智的风格产生不协调。毕竟,诸葛亮出山正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他聪慧,有旺盛的创造力更有洞若观火的敏锐,他的一生都是在学习、发明和创造。火热的生命力量让诸葛亮的生命有了极大的延展性,留给后人更多想象和创作的空间。于是唐国强把握这个“度”,活泼机敏、狡黠调皮中亦不失胜券在握的自信风采。幽默感仅仅是唐国强拉近距离的一个手段,单单幽默感这一个特质对于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诸葛亮有着普通人的一面,但他绝不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于是中晚年诸葛亮所走的道路更为艰难,也更为深刻——观众看到了他的勇气、决心和孤独。
24、令曹军损失惨重,曹军慌忙退出新野城,又在附近一条河中中了刘备军的水计,又折损了不少兵马,只好仓皇撤回。
25、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26、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就和刘备说过:“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并不只是装逼范地随口一说,而是真正地表达了诸葛亮即将面临的悲剧。
27、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28、这从他始终不愿在实力雄厚的曹操麾下效力,而是选择军力羸弱的刘备,就可见一斑了。有人说,诸葛亮太善于狡辩,不管是在东吴的“舌战群儒”,还是在北伐战场上的“骂死王朗”,都让他赢得了“天下第一骂”的名头。
29、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和弟弟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卧龙区城西卧龙岗)隐居晴耕雨读。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的自评多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
30、 最后,就是直接对诸葛亮的正面描写。当孔明初醒,就吟诵了一首饱含深意的诗,直接看出他的文采斐然,随便几句就能成诗,且有着深意。接下来就是外貌,“孔明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气概。”通过前文层层铺垫,到现在见到本人的真面目,直接写出具有的神仙气概,让我们更能想象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31、没过多久,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着关羽和张飞,亲自去隆中村拜访他。
32、治军思想。诸葛亮擅治军,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就曾提到,诸葛亮“治戎为长”。诸葛亮也曾在《论荐刘巴》一文中亲言:“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可见,诸葛亮治军有方。
33、 司马懿:“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34、危机存亡之际,诸葛亮审时度势,给刘备献上联孙抗曹的计谋,并自荐到柴桑作说客。
35、尤其是在火烧赤壁之战中,本来风向的变化只是因为诸葛亮观测到气候变化,然而他故意设坛做法,将自己神化成了仙人一般的人物,这明显就有些超越现实的变化了。
36、做人厚道是他最朴素的情怀,也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37、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38、明知道周瑜对自己嫉贤妒能,但是自比管仲乐毅,小小周郎能耐我何?颅腔共鸣和鼻音发出的“大舌头腔”令人听着很舒服,稳重大气的诸葛亮形象也在这两句定场诗中得到了奠基。
39、耳边还回荡着战场的厮杀呐喊声,可他再也不能临阵讨贼了。
40、 短短三章就把孔明的形象牢牢立住,通过世人的举荐初觉孔明的才智,再亲眼看见住所的清景异常,对这位神仙般的人物有了更多期待,然后通过好友的性格反衬丰富自身的特点,最后见到真人才能树立起诸葛亮料事如神的特点。
41、可实际上,正是因为诸葛亮内心始终持有的正义感,才会让他势如破竹,无往不胜。“舌战群儒”能够一战成名,在于他认为孙刘应该结盟,而且必须结盟,他们属于正义的一;同样的,“骂死王朗”也在于,他始终认为汉室才是正统,曹氏才是篡汉。
42、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