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杜甫客居四川时写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沉重的乡思。
2、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
3、《重忆一首》:“欲向江东山,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櫂酒船回。”贺老当指贺知章。李白回忆当年在稽山时与贺知章交游的情景。那时他们在镜湖上荡舟饮酒,尽兴而归。现在即使去那里,能与谁一起举杯饮酒呢?因为贺知章已经去了长安。当年李白之所以能够被诏入长安,与贺知章的举荐不无关系,李白内心是非常感激贺知章,同时也很怀念贺知章的。
4、下面分享9首宋代的五言绝句,或抒情,或说理,有感慨,有议论,一首诗短短20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5、《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琵琶峡是地名,有多处。史书上有“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的记载,这个琵琶峡在今甘肃张掖西南。另有“俯瞰琵琶峡,平眺云雨台”之句,这个琵琶峡在巫山,长江边上。这首诗所说的琵琶峡当是张掖。陆判官一别长安去了琵琶峡,长安就只能在梦中相见了,回归的时日那是遥遥无期的。李白人在江南,在一个秋风肃杀的夜晚,得知陆判官被派往琵琶峡,浮想联翩,此时的景象根本不是他与陆判官离别时那样,对他们来说,长安都只能存在于梦里了。其中的伤感之深可想而知。
6、五言诗,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属于吸收汉族民歌的形式而成。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7、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之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8、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9、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0、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
11、绝句由4句所组成, 4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言,七字称七言。
12、思想感情: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
13、△ 律诗,全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五言律诗。(七个字的,称七言律诗)。
1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15、加( )的字表示可以平可以仄。律诗的四种格式,就是4种句式,根据对仗和粘连的原则,形成的四种组合,四句的五言绝句可以不对仗,但是八句的五律中间二联必须对仗。下面是4首五言律诗,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第一句白公堤上游,风物雨中秋。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巷转斜藏竹,桥多半隐舟。(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弹词溯青史,灯火起红楼。(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一棹烟波远,姑苏访二丘。(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第一句春茶生海市,采以奉仙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甘露泉边土,崂峰云上芽。(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安期不食枣,太白误餐霞。(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品清香远,壶中天地奢。(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是平起仄收式五律。上下联平仄句式相对,3句粘连:以和露,5句粘连:峰和期,7句粘连:白和品,白是入声字,仄。
16、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17、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18、赏析: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19、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20、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21、背景:公元762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22、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乌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第二小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
23、没有任何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跟“相对”相对)。
24、之四:“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东阳的女子赤着脚,可见她是一个穷人家的女子。会稽的小伙子驾着没有装饰的小船,可见他也是穷苦人家的小伙子。东阳在耶溪的上游,会稽是耶溪的下游。小伙子驾船到东阳与姑娘相会。他(她)们两人在月光下相对而坐,相互注视着对方,真有点相看两不厌的意思,情感之深由此可见。月光照耀着的大地,如银如霜,很是浪漫。但是他(她)们却不能如愿以偿,所以“白地断肝肠”。他(她)们为什么不能如愿以偿呢?或许是穷吧!
25、其实就是:平完了仄,仄完了平。平平仄仄 后面+平,前面+平;
26、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2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8、独自上高楼,寒风乱我头。双眉凝远地,紧锁满江秋。作者:山间月
29、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30、诗人遇到愁,结伴上西楼。要问知多少,春江碧水流!
31、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32、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33、(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34、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5、第一首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36、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在发展历程、简称和句数、平仄对仗要求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37、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