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
3、(5)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4、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代·杜甫《春望》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爱国的古诗4句)。
6、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7、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10、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展开全文20(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11、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5、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16、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17、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8、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代·陆游《示儿》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0、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____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1、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3、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4、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三国时期魏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诗作以五言为主,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注释:皇考:对去世父亲的尊称。
25、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2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7、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8、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2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30、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三国时期魏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诗作以五言为主,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注释:皇考:对去世父亲的尊称。
31、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32、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33、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34、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释义: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