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文给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文中这样写“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年轻人礼让敬老的人性之美。(答案不唯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安居乐业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2、五年级是小学打好基础的一年学习。我享受着意志力的实验,妈妈也对我关怀倍至。这一年我希望自己珍惜时间,利用好每分每秒,不辜负违背老师和妈妈的期盼。(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5分)
3、(这三个句子都是先写事物本身的特点,然后再写与它相比较的事物的特点,都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4、.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
5、不同点:前者是褒义词,用在非常著名的人或事物上;后者是贬义词,用在做了坏事的人身上。
6、②蔺相如答应换璧的条件是先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
7、(3)第二句中的加点字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8、④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9、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10、 ,
11、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安居乐业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1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 。”
1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14、在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无数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 )地奔赴武汉抗疫第一线,他们不怕疲劳、( )冒着生命危险为病患解除病痛,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15、牛郎为牛挑草地,筛干草,刷牛身,赶牛虻,扫牛棚。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从牛郎做的这些事中可以看出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16、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7、B.虽然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18、其次,成语所表现的情景需要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联系生活,需要学生好好阅读,好好积累。从生活和阅读中拓展、再拓展,具体讲授时有点难度。
19、
20、我发现写句子时,用上成语更精炼,用上俗语更生动活泼。
21、(2)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理由:都表示语意未尽。
22、A.无论何时何地,母亲都会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23、(1)(汛期)(山洪暴发) (2)(协调)(美感) (3)(懒惰)
24、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地道的式样多种多样,连在一起。”或“地道样式众多,互相连通。”)
25、幸福就是不用为生活而苦恼,为钱财而奔波,安居乐业就是幸福。
26、 (出自):《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27、“鼠”字是独体字,注意笔画笔顺,(书写略)。
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9、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示例):一家正~,不想安禄山兵乱,潼关失守,天子西幸。◎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
31、将白鹭与朱鹭、苍鹭、苍鹭比较身段的大小,突出白鹭身段的适宜。
32、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看到: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听到: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33、(3)选文中的第二自然段,画面可以用“ ”来概括。“理所当然的事”指: ,这表现了年轻人 的品质
34、 ——辍学如磨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35、(2)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36、白荷花开在池塘里,不像________________,
37、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一望无际的田野;(月光从浓密的竹林里透过来);(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38、(1)请选择一个已解决的问题,写写阅读体会,与同学交流。
39、范例二: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为了报答他,龙王送给海力布一块神奇的块宝石,把它含在嘴里,就能听懂动物的话。但如果把动物说的话告诉了别人,就会变成石头。一天,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水要淹没村庄的消息,为了救乡亲们,他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40、(3)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41、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42、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43、课文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44、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把守关口,一万个人都打不进来。
45、(1)我的外婆特别好学,有时还向我请教问题,真是“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6、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乡亲们,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此时,海力布想:说清楚吧,我就违反了答应龙王的诺言,自己还会变成石头;不说清楚吧,乡亲们又不肯搬家,后果会不堪设想。生死关头,海力布毅然说出了秘密,救了乡亲们,海力布真是一个热心助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47、①味道很美 ②可以榨油 ③价格便宜 ④藏而不露。
48、答:小时候,我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大白天我都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我已有了不少进步,但是我对黑暗还是有一点畏惧,我很想找一个机会来练练自己的胆子。机会终于来了,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正在悠闲地看电视,妈妈叫我去超市买东西,我心想:这正是一个锻炼我胆子的好机会,而且找下来的钱还可以买零食,真是两全其美。于是,我拿着钱兴冲冲地出了门。
49、注意“臣”的书写笔顺,“典”字里面只有一横,“荆”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略)。
50、●这段话写出了动作协调有序的美,声音美,画面美。
51、(2)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下两句表现“爱国情怀”的诗句:
52、①竹窗帘里 ②在穿衣镜中 ③葡萄叶上 ④瓷花盆上 ⑤爷爷的锨刃上 ⑥小河里 ⑦沙滩上 ⑧天空上
53、怡情悦性 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54、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55、通过对比,说明冰心先生并不有泪轻弹,她的豪恸全是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从而表现了冰心先生的爱国情怀。
56、诗句意思: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57、●答:第一句中的“姿态”是指梅树的姿势优美。第二句中“姿态”是指人的态度、气度。
58、答: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59、民族建筑: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60、一嚬一笑 谓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61、(3)思考:怎样把“悠闲自得”的情景表现出来。
62、5*.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能在其他民间故事中找到不可思议的情节吗?
63、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都有所启发。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读书一定要虚心好学,用心读、坚持不懈地读等等。
64、答:我读课文用了3分钟。知道本文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65、 , 。
66、喜怒不形于色 〖解释〗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67、(4)短文第6自然段中,作者将“大多数鸟儿”的生活与麻雀的生活进行了比较,写出了麻雀自由自在的生活特点。如果你是一只鸟,你会选择哪种生活方式?请写一写理由。
6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9、A.爸爸极具创造力,又诡计多端,在我的成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70、“己亥杂诗”,己亥:己亥年,诗题意思是写于己亥年的组诗。诗题告诉我们写诗的时间。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牛郞和老牛相依为命,亲密无间。首先,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他总是让牛吃又肥又嫩又干净的青草;牛渴了,他就牵着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炎热,让牛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寒冷,让牛在山坡上晒太阳,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还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其次,牛郎和牛很亲密。牛郎随口哼的小曲儿,老牛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牛也明白他的意思。牛郎常把看见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还跟它一起商量。
73、B.拔河比赛结束了,我们班大获全胜,同学们得意扬扬地回到教室。
74、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是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75、 ,
76、②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