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30年代。当无数的英国人正陶醉于工业革命的胜利之时,卡莱尔(1795一1881)却于1832年发表《时代的征兆:机械时代》一文,将时人称颂的工业时代定义为“机械时代”。对于“机械”的含义,他作了如此的阐述:“目前受机器主宰的不光有人类外部世界和物质世界。而且还有人类内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光我们的行动方式,而且连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都受同一种习惯的调控。不光人的手变得机械了,而且连人的脑袋和心灵都变得机械了。”(转引自殷企平:《19世纪的英国和批评她的儿女们》)而在多种多样的“机械”表征中,最让卡莱尔反感的,是用统计数字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的方法。那时的英国,各种实用知识学会和统计学会纷纷成立,数据崇拜成了一种风气。在一些当权者的手里。数据成了对付针砭时弊者的利器。卡莱尔曾经讽刺过那种用数字封别人口的行径:“某个实用知识学会的成员总是会拿出一个计算过的数字来堵住你的口,那种斩钉截铁的口吻是何等的神气!”在卡莱尔看来,数据固然重要。但是下面两个问题更加重要:1)数据掌握在谁的手中?2)如何使用数据?对此,他是这样回答的:“统计学应该是一门值得尊敬的学科。是许多重要学科的基础;然而,这门学科不应该由蒸汽来牵引。在这一点上它跟其他学科没有什么两样。它必须由一个有智慧的头脑来牵引。”(转引同上)卡莱尔就这样开创了有关“机械时代”的批评语境。后来的马修·阿诺德等人则继承和发展了卡莱尔奠定的批评传统。在这种情况下。19世纪英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几乎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揭露。
2、那么,我们的有逻辑,有激情,有智慧的领导者在哪里?
3、当伏尔泰晚年重返巴黎时,他的影响已经遍及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受他启蒙教导,而普通群众视他为正义的化身,高官显贵也以和伏尔泰交友而自高身份。这就是为什么乌东接到叶卡捷琳娜的订单时,会以晚年伏尔泰的形象进行雕塑,此时伏尔泰的声望已经无以复加。为了更好的雕刻伏尔泰的形象,乌东首先雕塑了好几座伏尔泰的头像,作为样品,这些作品冬宫也有收藏。(伏尔泰像)。
4、伏尔泰在英国时深入了解了牛顿的科学发现,大家熟知的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就是牛顿的侄女告诉伏尔泰,再由伏尔泰传播开的。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写下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当时欧洲上层阶级的通用语言是法语,而把牛顿原著由拉丁文翻译成法文,使科学广泛传播的,就是伏尔泰的密友——夏特莱夫人。
5、印度神猴哈奴曼,在民国时被学者认为是中国孙悟空的印度祖先,在印度,不孕不育的妇女会到哈奴曼神像面前祈祷求子
6、尽管张应云的“自杀式爆炸猴”的妙计未能奏效,但这种奇葩的招数却并非他的首创,早在宋代政和年间,赵遹带兵平定晏州叛乱,就使用过这种火猴法,他派人捕捉了一批猴子,在它们身上缠上束麻,浇上膏蜡,趁夜点燃猴子,放到叛军营地里,根据史料记载,这次火猴攻法大获全胜,然而第二次使用却成为一场闹剧。
7、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郭嵩焘就成为了这样一只来自野蛮大陆企图窥看西洋文明的猴子。1877年1月,在国内被斥为“无耻之尤”的郭嵩焘抵达伦敦,这位头戴满清官帽身穿长袍马褂的中国人现身于大英帝国的首都,很快就满足了长久以来西洋人对中国的想象,在英国最著名的讽刺画报《潘趣》里,郭被画成一只穿着全套满清官服的猴子,脑后拖着辫子,嘴巴咧到耳朵根,趴在地球的另一端,拿着一只望远镜窥看雄美强壮的英国狮子,这幅画的名字就叫做“中国佬”。
8、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但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他又认可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曾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9、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篇小说,却仍然让人忍俊不禁,充满喜感。故事发生在卫国战争时期,一个长尾猴从炸翻的笼子里跑了出来,被一名充满同情心的军车司机发现,因为担心猴子会在废墟里冻死、饿死或者遭受折磨而死,所以司机将它抱上了车带到了鲍里索夫,在这里,饥肠辘辘的猴子偷跑了,可是它“没有钱,也没有食品供应证,也没有什么地方挥泪大砍价”,但为填饱肚子跑进合作社商店,“直接踏着顾客的头跑到售货员跟前”,跳到柜台上,抢了一根胡萝卜逃跑了——“唉,它只是只猴子,什么都不懂,怎么会体会到排队的人买不到食物是什么心情呢?”
10、 伏尔泰与中国渊源很深,他阅读了传教士带回的大量东方典籍,对孔子,庄子、对儒家、道教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推崇儒家观点,甚至是有意的误读,以理想化的儒家作为挑战欧洲封建统治的样板。(伏尔泰像)。
11、然后这只小猴子先后被小男孩阿廖沙和残疾人加福利勒奇收养,前者想好好儿照顾它,后者却想把它卖个好价钱换酒喝,最后还是军车司机出来主持公道,宣布将小孩子送给“真心呵护它的人,而不是给那个为了口酒钱就把它残忍卖掉的人”,于是,小猴子归了阿廖沙,“它过得好极了,它不再逃跑,也变得非常听话,它学会用手绢来擦鼻子,也不再拿别人的糖果了”。阿廖沙很骄傲地说这是因为他“就像教育人一样去教育它,现在所有的孩子,甚至有些成年人都可以以它为榜样了。”
12、 伏尔泰曾经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被祖国驱逐后在英国生活了3年,在法国国王的默许下回国,之后再次受到迫害在乡间隐居15年。他在普鲁士国王的邀请下前往德意志,后来定居在瑞士费内镇,被称为费内的教长。1778年,伏尔泰以84岁高龄回到阔别29年的巴黎,受到了人民热烈的欢迎,这是伏尔泰人生最辉煌的顶点,乌东就是以他回到巴黎时的样子为原型雕刻的。
13、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裔的边缘化就很容易解释了:我们努力成为精英,并以此为豪;我们精英的如此精致,我们甚至都不屑于去伪装一下亲民。这样怎么可能成为主流呢?
14、左琴科(1895年8月10日——1958年7月22日)
15、《礼记》中更要求子女在父母愤怒不悦时,要主动讨打以解除父母愤怒,最好是提前自备几杖,一看父母脸色不好,就马上进入自我笞挞的角色——对今天主张复兴传统礼仪孝道的人来说,这一点家教方式恐怕实践起来颇有困难,最多也就是像《霸王别姬》电影里的两位男主角一样,一边被师傅用木刀狠命地抽打光溜溜的屁股,一面喊“打得好!师傅保重!”根据王小波在《另一种文化》中的记述,荧幕前的观众对这段打屁股的情节看得极为感动,“有些女孩眼睛都湿润了”,而且导演陈凯歌显然也在拍摄“打屁股”非常激动,“重拍了无数次,直到两位演员彻底打肿”。
16、“沉默的华裔”,220大游行。一切都很好。可是,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游行?
17、这种移民在美国的“主人”感觉,其实是非常独特的。当我在纽约西雅图或者旧金山乘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常常会有南亚非洲和中东的贫穷的移民,言语之中他们常常会对美国给予他们的欢迎表示真心的感激。而在荷兰和英国,出租车司机常常会有很多土耳其摩洛哥和波兰的移民,言语之中,他们常常对自己在新的国家受到的排挤表示无奈甚至怨恨。
18、16到18世纪的西方尚且处于一股强劲的中国热潮之中,中华帝国几乎被当成拥有高等道德礼仪的异教国度的完美典型,但中国光辉四射的形象中仍然点缀着这种残忍的刑罚。这让那些西方的中国迷们多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即使是像伏尔泰这样的自诩理性的中国粉丝,也在大声称颂了一番“他们帝国的法律确实是全世界最好的唯一一部以宽大为怀为基础的法律”之后,小心地加上一句“这并不能妨碍中国官员让他们的子民挨板子”。
19、1793年,访华特使(或者按中国人的说法叫“红夷贡使”)马戛尔尼近距离参观了一次中国人打板子的刑罚,一个高级官员下令把两个骚扰英国人的士兵拿下,然后当众责罚他们。当众用板子打屁股的现象显然给来华的西方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几乎所有与中国近距离接触的西方人都不忘在自己的游记或是回忆录中提到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早在16世纪,来华的葡萄牙人盖略特·柏来拉就记录了他所亲眼见证的一次打屁股的刑罚:
20、伏尔泰的一生都是为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战。他大胆又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并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天主教作斗争。
21、-然后继续抱怨歧视,政治地位,主流,抱团,和阿三。
22、尽管古时自诩“文明人”的汉人有着排场不小且“高人一等”的始祖——盘古,但是与猴子的亲缘关系却难以摆脱掉,所以倚仗着修辞学的先进,汉人文化中的猴子便有幸沾染“人气”,得了不少:野宾、黑衣郎、山公、林泉逸士、闲云处士、申日九卿、参军、石媚虬、申日人君、孙供奉、孙彗郎、尾君子等等,当然,最著名就是《西游记》里大名鼎鼎的孙悟空,当然,尽管作为整部书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主角,他在书中扮演的人类唐僧的保镖角色。
23、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它兴起于英国,壮大在法国,最后在欧洲各处开花。伏尔泰的坐像在异国的土地上并不孤独,冬宫还有多位与他同时代的骄子,比如同为启蒙思想家的卢梭、狄德罗的雕像;经济学家杜尔哥的画像,还有乌东雕刻的音乐家格鲁克(本文音乐的作曲家)、博物学家布封的雕像,就像《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那幅画里画得一样,人才济济。
24、就算梁警官这件事非常复杂,很多事不能说的很绝对,可其中的确有证据确凿的不公平:有对梁警官判罚过重的不公平;有无辜黑人惨死的不公平;有对纽约政府失职行为缺少问责的不公平;种种的不公平,都值得我们去游行去示威,去要求这个国家做得更好,去要求这个社会变得更完美更公平。
25、步骤三:根据光影关系由明暗交界线开始画出投影,统一暗部, 明确明暗关系,注意明暗交界线随着侧面的面部的转折产生变化。
26、-我们华裔,是在为一个有瑕疵的人物辩护;而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似乎还是只有笨拙的方法和语言。甚至连220游行的标语,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优雅的方案。
27、可当我从这件事本身跳出来,看更大的背景的时候,我发现我并不能认同一些人的观点:即所谓华裔受到美国主流社会“不公正的歧视”,是一种长期而普遍的现象。
28、就像伏尔泰所说的,“我永远尖锐的去批评巴黎,是因为我热爱巴黎。”
29、在正统儒家的典籍中,打屁股最常见的是一种教育手段,古人坚信棍棒教育行之有效,《尚书》中所谓“扑作教刑”——对体罚主义者来说,这句话实在应该立在今天每所学校的大门口,作为震慑今天那些学校里无法无天的熊孩子们的座右铭。
30、可惜这幅肖像的作者已经无从得知,无论是这位无名的画家,还是名胜显赫的大雕塑家乌东,他们描绘的是一个时代的群像,他们的双手传播的不止是艺术,也是伟大的思想。
31、 他创作的哲理小说《查第格》里完全照搬了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篇《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内容。《警世通言》里的庄子假死,妻子爱上了新欢,新欢得了疾病,妻子就要用庄子的脑子救他,没想到这时庄子根本没有死,是在试探之前信誓旦旦的妻子会不会不变心。伏尔泰的《查第格》里把庄子变成了古代的巴比伦公子,而救人的由脑子改成了鼻子,巧的是这一段也是第二篇。
32、 法国画家勒莫尼耶的代表作《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里诵读伏尔泰悲剧〈中国孤儿〉》,是一幅宽度近2米的大画,画中的人物将近60位,再现了启蒙时代若弗兰夫人沙龙的热闹场面。画中的主角左侧身穿黄裙侧身的若弗兰夫人,沙龙的女主人。在她身前身穿红衣的是《百科全书》副主编、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达朗贝尔,他是弃婴出身,由达朗贝尔来朗读《中国孤儿》想必感情充沛。此间还有狄德罗、杜尔哥这样的大学者,以及亲王、公爵的各种政要。甚至连已经于半年前去世的孟德斯鸠也被画到这幅画里,聆听伏尔泰的作品。那么伏尔泰在哪呢?他本人还在瑞士费内,那尊摆在中央的伏尔泰雕像,像教父一样看着众人。
33、多少年来,华裔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显示出来可敬的勇气。大家站出来呼喊,不再是患得患失小心翼翼的中国人形象,而是充满了血气和硬骨头。
34、19世纪来华的西方人非常喜欢描绘中国酷刑的场景,将其作为文明世界眼中的非文明奇怪而加以欣赏
35、马丁・路德·张:为华裔呼喊,更为美国自由民主的理念呼喊
36、理解了这些,再反过来看西洋人眼中的中国猴子,就会发现,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亦复如是,尽管启蒙时代的中国被启蒙哲人抬举为道德理想国,但一旦以种族之目衡之,便成了近似猴子的亚人类蛮族。中国人就像西洋那时经常会在集市中出现的杂耍人带的猴子一样,逗人一笑。到了十九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洋人来华,亲身体验了中华帝国的西洋人发现这个国家远没有热他们在一个世纪前想象得那么艳羡动人,反而是全都充满了或多或少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瑕疵,他们“本质是不老实的、礼仪是虚伪的、微笑也只是怪相”,活脱脱就像一只狡黠的猴子。
37、为什么我们受到偏见?因为那其实并不是偏见。
38、因为文化的暗流,其实可以如此汹涌。如果美国的公民们,不去时时刻刻去捍卫“美国”这种理想,那也许有一天,这些就突然丢了,美国也突然变了,变得她的公民都不认识了。
39、画中的夫人早已两鬓风霜,却依然手不释卷,岁月增添的是皱纹,却无损她的智慧与风采,桌子上放着达朗贝尔雕像,就是当年在1755年沙龙中朗诵《中国孤儿》的那位百科全书的副主编。当年若弗兰夫人的沙龙是智慧、风雅的代名词,如果能够收到她的邀请并不是因为出身高贵、位高权重,而是因为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艺术水平。无论是俄国沙皇、波兰国王,还是法国首相,任何人在若弗兰夫人的沙龙里都得表现得彬彬有礼,与弃婴出身的达朗贝尔坐在一起,人生而平等,评价一个人当依才华和品质而不是财富或血统,这就是启蒙思想对人的态度。
40、1933年,以幽默家自诩的文人林语堂,写了一篇《论踢屁股》的文章,在文章里,林以讽喻地笔调告诉读者,踢屁股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绝佳方式,其方法是按照尊卑等级顺序由上级来踢下级的屁股:
41、这样,“为什么世界不能都更像英国?”的问题,就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为什么世界不能都更像英国而容许负责任的政治和社会批评?这样的批评,不啻是矫治不良政治和社会的良药。所以我们看到,18世纪以来的英国政治和社会在这样的批评之中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变革之路。因为有了人身保护法,英国人就有了批评不良政治和针砭社会时弊的保障机制,他们也就有嘲骂、痛斥的自己的政府和社会的胆识和勇气。而在持续不断的嘲骂、痛斥及至公开不懈的斗争之中,英国的政治逐渐变得更加理性和清廉。英国的社会逐渐变得更加公正和平静。
42、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苏联讽刺作家左琴科的《猴子奇遇记》,恐怕很多人早已忘了这篇在70年前掀起一场大规模批判风波的小说。就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哲人被他的论敌骂成是魔鬼和猴子一样,左琴科因为这部作品被苏联官方组织集体批判,他的这篇小被说成是“把自己下流和卑劣的灵魂翻了出来,他这样做的时候是带着享乐和好玩的心情,想向大家表示:——瞧一瞧,我是怎样一个流氓呀!”联共中央甚至通过决议谴责左琴科是“文学无赖和渣滓”。
43、我想说,我们的马丁·路德·张会告诉我们,这次游行,其实不仅仅是为了捍卫华裔的权利,它还是为了捍卫美国理念的真谛。那就是,各族的平等,每个个体的自由和民主,以及追求快乐的权利。
44、那么,当我说美国是世界上种族歧视最少的地方时,我是说该知足了,不要再去游行了吗?
45、我在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10年前,华裔会怎么反应?
46、由于笞刑成为主要刑罚,在传统中国富有匠人精神的刑罚专家的手中,笞刑也变得相当精细化和专业化。刑具设计得愈发精致,如果不考虑它落在人体上所出现的后果,那么应该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一件艺术品,汉代执行笞刑的刑具称为“箠”,根据规定要“长五尺,竹制、大头直径一寸,小头半寸,竹节削平”,到了晋代,又改成荆木,“长六尺、制杖大头围一寸,尾三分半”,到了南梁时,打人用的杖甚至还出现了分类,有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分半的“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五分的“法杖”以及大头围一寸一分,小头呈细尖状的“小杖”,在北魏,还根据不同功能划分为拷打时用杖、打脊背用杖和打腿用杖,到了宋代,由于宋代皇帝一般都很仁慈,所以为了避免有的官员太喜欢使用重杖打犯人,特别规定杖的重量不得超过十五两。也就是不到一斤,这将很多囚犯从杖毙而亡的边缘捞了回来。今天我们在清朝古装剧里见到打板子用的杖,在清代也被严格规定,笞刑用小竹板大头阔一寸五分,小头阔一寸,重量不能超过一斤半;大板子大头阔二寸,小头阔一寸五分,重量不得超过二斤。
47、而如果被打的是一个女子,那么观看的人数会更多,俞樾在《作台仙馆笔记》中曾经提到过自己在江西玉山县做幕宾时,隔壁大堂里审讯犯人打板子的情景,俞将其称为“肉鼓吹”,一次堂上正在打一个女犯人,俞的一群朋友“趋往观之”,当俞拒绝时,他们还笑话俞樾:“有是哉,子之迂也!”俞还记载了另一场极具欢乐效果的打板子,受刑对象是一个犯了通奸罪的“娟娟白皙”的女子,而县官的做法也很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命左右尽去其上下衣,不留寸屡”,再打屁股板子。当时“观者无虑数千人,争前褫夺,竟不得衣而归”,这种场面可不是天天能见到,以至于数年之后,这位女子已经改行卖酒,还滔滔不绝地向人讲述自己;裸体被打屁股的经过,“尤言之历历如绘,人多乐听之”。
48、为什么我们不抱团?应为我们宁愿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别的人就算是华裔跟我有什么关系?
49、林牧茵,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播音指导,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博士后。著有《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无声的较量:李普曼与冷战》,译著《幻影公众》《圣经造就美国》。
50、不说是用木杖击打屁股,而是说屁股被木杖困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仿佛说明了打屁股的缘由并不是被打,而是自己找打。书中还栩栩如生地描述了被打完屁股以后艰于行走的状态:
51、在十二属相中,恐怕猴子是最和人接近的动物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沐猴而冠”、“猴模人样”等等,无论褒贬,都算是默认下了人类有猴子这个近支姻亲。而19世纪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则证明了这一点,人类确实与猴子有亲缘关系。
52、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根据《后西游记》改编的连环画《破“不老婆婆”》,绘画者与编者肯定没有想到这则故事竟然蕴含着“少儿不宜”的内容
53、1726年伏尔泰被驱逐出境,前往英国,三年后重返法国,却再次被通缉,于是与情妇夏特莱侯爵夫人在西雷庄园隐居15年。
54、 更有名的一部作品,是伏尔泰根据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写的戏剧《中国孤儿》,可谓在法国引起了轰动。
55、 乌东是一位高寿的艺术家,在他的一生中经历过太多激荡的岁月,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的兴衰。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他们的肖象因乌东的塑造而为人所知,比如启蒙运动的主将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工业革命中的轮船之父富尔顿;美国独立战争三杰: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卓越政治家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法国皇帝拿破仑等等。
56、华裔们这次如此的被事件震惊,这个事实让我震憾。
57、毕竟,我们要辩护的梁警官是有瑕疵啊!毕竟人家无辜的黑人死了啊!
58、1999年,牛津圣安东尼学院院士伊恩·布鲁玛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中译本见三联书店2007年版,以下出自该书的内容,只注页码),此书将不同时期欧陆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显赫人物组织到一起。而这些人物之所以被布鲁玛组织到一起,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或是深切的“崇英者”,或是“仇英的崇英者”。“崇英者”的始祖则是大名鼎鼎的伏尔泰(1694—1778)。自他之后的二百多年。崇英风尚一直吸引着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各国的自由主义者,即使在中国有国学大师之誉的辜鸿铭(1857—1928),也沉浸于19世纪的英国文化之中。“英国性”于是成了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59、正因为如此,美国从某种意义上,其实是真正属于世界的。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只要他来到美国,落地生根,他都应该觉得,这片土地其实也属于自己。只要自己愿意,自己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正如他同样是他所来自的那个祖国的主人。
60、而精英,又怎么可能成为”主流社会”呢?曾几何时,英国伊顿公学的学子们,都不敢去从政,因为太不“亲民”了。弄得伊顿背景的卡梅伦竞选时,只能处心积虑的自己找台阶下:“你看我们英国社会的进步多大呀!连我这样的伊顿学生,都没被你们看不起而接受我来参选,说明英国选民真的是成熟而伟大的公民啊!”
61、此事立刻在华人界引起轩然大波。热议的焦点主要两条:
62、一些人甚至没想清旗帜是打星条旗还是五星红旗。
63、关于这件事的背景,已经很清楚了:2014年11月纽约华裔警官梁彼得和同为菜鸟警察的一位白人同僚,一起巡查纽约一座治安极其危险的建筑时,觉得在黑暗中听到声响,于是在惊慌中扣动了扳机。子弹从墙壁弹回,正好射入经过的非裔受害人AkaiGurley,导致其后来死亡。2016年2月,梁警官被陪审团认定二级过失杀人罪成立。
64、《扑作教刑》,学堂里,意味老师正在监督学生用木棍抽打另一个学生的屁股,这一传统来自于两千年前的儒家经典《尚书·尧典》
65、为别人或者愿意为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辩解的人。
66、请看在冬宫的展厅中,这尊坐像位于正中,右后方是穿托迦袍的伏尔泰,也是乌东的作品。窗外能看到圣彼得堡的地标——圣以撒大教堂。
67、而这一切,也许我们现在不觉得,但它事实上是如此重要。因为虽然现在的美国,还有很多对公平自由和民主的理想,但这些并没有一种永远的保证。
68、 同时,伏尔泰又为卡拉斯太太提供全部费用,让她前来巴黎,向社会陈述真相。《论宽容》是伏尔泰在为卡拉斯一家申冤报仇而四处活动的同时写出的名著,描述了事件经过及作者为卡拉斯辩护,为宽容辩护而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书中写到了古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是否宽容,尤其是表扬了中国人的宽容精神。
69、而打算或已经在美国呆下来的,念念有词的则总是这几条:
70、身为华人,我要平心而论的说,如果论种族歧视,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种族歧视少于美国。
71、第在文学艺术上的贡献。1717年,他首次以"伏尔泰"为笔名创作了悲剧《俄狄浦斯王》,该剧的公演使他一举成名,他还以史诗《同盟》赢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1778年,他写的悲剧《伊兰纳》,在巴黎剧院首演,公众和演员对他的礼遇超过帝王,抬出他的大理石半身像,并为他举行了加桂冠仪式。可见,他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一点都不比的启蒙思想逊色。
72、 1763年旅居在瑞士费内的伏尔泰为一桩冤案愤怒不已,为不公平的世界怒火中烧。
73、当然,伏尔泰也有不足的地方。他十分鄙视劳动人民,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还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74、 去年国博举办的孔子展中,专门展出了一副当代油画《伏尔泰的书房》。
75、在宋代以前,猴与人尽管是强娶,但最终也能和合如一家,但到了宋代,人妖殊途——这种非礼的感情,是要遭到理学家的一致炮轰的,所以齐天大圣再垂涎于张氏的美色,碍于有夫之妇的名声,也只能君子动口不动手,不能像他的祖先唐代白猿一样硬上弓。于是,在故事的结局,这位陈巡检最终也没有喜当爹,当然也没有一个像欧阳纥一样流芳千古的孩子,不过好在他的妻子保全了贞洁,在神仙紫阳真君出手协助下,齐天大圣还没来得及大闹天宫,就被两员神将押入天牢,陈巡检夫妇也就“团圆尽老,百年而终”,除了那只倒霉的齐天大圣之外,皆大欢喜。
76、时光荏苒,像很多移民一样,我读书,工作。毕业后做事没有几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项目团队里就有了一位五十多岁的美国白人为我工作,而他并没有对此表现出一点不快。美国完全没有歧视吗?我想也是有的。可的的确确,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崇尚个人奋斗,崇尚公平竞争的地方,因此我并没有觉得我遇到过美国人,因为我是中国新移民,就觉得我不配当他们的上级。
77、所以与其说“美国”是一个国家,不如说她是一个理念。
78、赞完之后,让我们再来试图讨论一些更深入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