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2、解悟:再大的狂风,也刮不了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恶人恶行虽然一时可以得逞,但终归不会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5、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 《道德经》
1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聃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4、·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老子语录
15、人类生活行为的运行是以地球物理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地球的运行是以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宇宙的运行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道的运行是以自然而然为法则,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
1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17、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18、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1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老子 《道德经》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22、福兮祸所依, 祸兮福所伏。 注:原文老子第五十八章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老子第五十八章》
2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2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
25、解悟:不执着自我,所以才看得清楚明白;不自以为是,反而更彰显了自己;不自我炫耀,反而能够成就自己;因为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26、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2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 《老子》
28、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2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道德经》
3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3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36、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3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39、(《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0、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4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 《道德经》
43、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4、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4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7、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
4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4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50、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 《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5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2、解悟:能够了解别人,只能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你能力比较大,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53、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5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5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56、出自先秦《老子》第五十四章。善于栽培树木就不会使其根本动摇,善于维护就不会使既有的东西脱落。此以植树、护物为喻,说明道德的培养与维护的道理:善于修身修德的人,别人是难以摇动其心的;善于维护道德善行的人,别人是无法改变其心志的。
5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8、最方正的物体往往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往往最晚才制成,最动听的天籁之音听起来好像没有,最崇高宏大的物象好像看不见。其中“大器晚成”一句,最为后世所常用,比喻圣人或杰出的人才在晚年才表现出与众不同,在最后有杰出的成就。
59、上善之人像水那样。水的善是使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厌恶的低处,所以水近似于道。
6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现代社会是,既要尊重人民的自由权利,又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6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6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 《道德经》
6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5、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
6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名言
67、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6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7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74、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5、一个人懂得知足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人生最大的祸根就是不知道满足,人生最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
7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老子憧憬的是人们不辩美丑、善恶的浑沌之世,这是倒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