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2、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3、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试看晚唐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
4、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5、 寒食节,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两天。这一天,家家都要禁烟火,只吃冷食。
6、(7)日暮: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指傍晚时分。
7、后来重耳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意。重耳便下令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重耳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后悔不已,在安葬介子推时,发现他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似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柬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8、注释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后来即于清明前一日为寒食。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明朝(zhāo):明天。子推:介子推,春秋时人。他曾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回国,作了国君(即晋文公),赏赐功臣,竞忘了他。介子推即与其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文公遍寻他不见,便焚山求索,结果被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于寒食节日不举烟火。
9、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怀悼古人的节日,悲伤成为主流。
10、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1、韩翃,和写《塞下曲》卢纶都属于唐代宗时期“大历十才子”。因为这首《寒食》,让他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当时的皇帝唐德宗缺一位专门起草诏令的官员,他想起来韩翃,就准备传韩翃入宫。但是拿到命令的官员一看“韩翃”的名字就有点蒙。因为当时有两个韩翃,而且文采都很棒。这位官员就回去找皇帝,想问清楚到底是哪一个韩翃。皇帝随手在韩翃的名字旁边写了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这下这位官员就知道找谁了。韩翃从此就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
12、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13、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1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5、孟云卿(725-781),字升之,山东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人。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间的诚挚感情。
16、寒食尚赊花水近,妻孥煎去到天明。——梅尧臣《依韵和戏题》
17、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
18、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19、傍晚时分,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袅袅的炊烟飘散到了王公贵族的家里。
20、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21、⑦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22、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23、一年谁似清明节,忍向天涯除破休。——赵蕃《舟中清明》
24、清明天气晴更佳,山林川谷多莺花。——仇远《寒食游陈园》
25、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26、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27、如“飞”字、“斜”字、“传”字、“散”字,不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徐增《而庵说唐诗》对此有细微的评述:“不飞花,飞字窥作者之意。初欲用开字,开字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
28、“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29、过清明,还谷雨。杨柳丝丝,化作愁千缕。——宁调元《苏幕遮·过清明》
30、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干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3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3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