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2、《墓床》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诗人对生与死的态度
3、昔时的记忆里呈现的是物是人非的状态,所以景色是不变的,它能存于“书本”中。但人都是有精神的。那么在他的脑海里,恐怕“我”是山水里唯一的颜色。这首诗开始是灰暗的色调,后半部分孩子的出现使气氛变得活泼起来。作者通过磁铁装置控制小红和效率行动,在灰色的世界中体验童真的乐趣。
4、 他不愿长大:长大的女孩全在灰云中行走,……剩下的树都在街上生锈。
5、 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
6、 ——许久,我只能安慰自己去相信顾城在写那些美好诗句的那一刻,他一定是真的浪漫且美好过的。
7、我开航了没有目的在蓝天中荡漾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太阳拉着我驶入银河的港湾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
8、其实有些时候,这人如果太富于幻想,一旦幻灭,就会完全崩溃,不能自控,慢慢的就出现了神经质!整天精神衰弱,精神恍惚,就有可能精神分裂,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因素,继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9、直至疫情之后,工作、家庭、考试、疫情......各种事情弄得我很是浮躁,长篇的书完全看不进去,于是我强迫自己开始看这本《顾城的诗》,因为诗一篇比较短,希望借此调整下状态。
10、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11、设计委托联系extradesignstudio@1com
12、 我用了pvc这种材质来进行创作,右图的插图是制作果酱的线索(比如采摘新鲜水果。切碎,熬煮等)用来提示左图的图像。人们可以通过翻阅pvc片儿来与左边的图像重叠,就会还原制作果酱所需要的的材料。我用了细腻厚实的纸,切了圆角,能够产生一种玩具卡片的效果。装订是圈线装订,可进行自由组装,环扣的颜色也与书籍相呼应。
13、 朦胧诗人或多或少具有忧郁的气质,有的甚至会思想走火入魔,产生莫名其妙或悲观厌世的创举;诗人顾城的忧郁史无前例,因为忧郁而杀妻及至治自杀,成为当代诗坛的一大憾事。另外一点必须申明:朦胧诗人大多将自己看作时代的代言人,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寄予自身,这个使命委实过于沉重,一旦现实与理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绝望的情绪,自然做出异乎寻常的举措。闲话少提,书归正传。
14、这首诗是顾城写下的一首诗,咱们就不说它的优了,它的优已经让人们神化了,再此我不想多说什么?!今天我要说说它的劣!我们都知道,顾城是朦胧诗人代表之他始于朦胧诗中的创作,而也在朦胧之中结束了爱人的生命和他自己也朦胧的自刎了!
15、 《一代人》,抒写的是一代人的迷惘;《别》,是告别一段伤感的恋情;《远和近》,抒发的是一份男儿式的“幽怨”;《小巷》,讲述的情感比《一代人》更因涩深沉,它可以理解为一种黑色的忧郁么?(这些都是顾城的早期作品,顾城的代表作)这四首诗,我比较喜欢《别》和《远和近》,它们深邃含蓄、韵味无穷。
16、“我”与“你”之间总是隔着很多东西。我们生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个体。即使我们相遇,接近,触摸,亲吻——可彼此之间总有太多杂质。当我们的眼眸对视,光效模糊视线,当我们抚摸躯体,皮肤压抑脉搏。大多时候,我们都在感受“热闹中的孤独”,正如顾城诗中所说:“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17、我觉得他是个单纯得几乎天真烂漫,并保持童心的人。大概也正因为这份单纯,理解不了人的复杂,最终才被逼着走上了绝路。
18、和郑老师相识不久后,他告诉了我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他在学期初对我们都十分细心,我写的诗,他都用红笔细心地批改,每次和他交流都能体会到他的体贴和耐心,让我愿意在他身边多停留一会儿。他还组织我们建立了诗歌群,让爱写诗的孩子随时可以交流和分享。
19、可向两侧翻开书页,无固定的翻页顺序,读者可以通过自己探索翻页顺序,建立自己的理解,并在任何地方进入和走出这本书。在我的理解里,这本书就像顾城后期创作的诗一样。那时的他不会赋予一首诗明确的主题和目的,而是追求一种无意识和自由的创作状态。我想用这本书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自由的理解方式,而不是给读者输入一个具象的故事。
20、 “太阳落山了,世界像一幅巨大的剪影”(见《黄昏》)
21、“文笔很好”这显然是非常正确的,从以后的接触中,我也越来越喜欢和敬佩郑先生的文笔。若要我用几句来概括对郑先生的印象,我定会说:“他,浑身上下都有一种文墨的气质,这种气质既像老者的银须那样略显苍桑,又像孩童的眼睛那样带着些许的纯真,总之,这种气质让我想到了诗和远方。
22、 谢谢你来过,我为你留着一盏灯,
23、 他发现了春天里蠢蠢欲动的生命力,春天在呜呜作响,种子在寻找阳光。
24、 哪怕,你期待的山没有出现在你的故事里,不妨朝着生活里的英雄主义走去,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就像顾城诗里写的:
25、从而已经开始就有一种游离的状态,飘忽不定的心态,好像生活很不稳定,总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时而对生活向往,时而又讨厌人生,悲观厌世!
26、但是,诗人并没有死心,仍然在绝望中抱有一丝渴望。于是,“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本来,用钥匙敲墙,就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何况还是一把“旧钥匙”呢?短短两行,就将诗人伤感绝望的情绪推向极至,不愧为大家之作。
27、 顾城的父亲就是个诗人。他还有一个姐姐,叫顾乡。嗯,乡,城,多么简洁又美好的两个字。顾城的很多手稿都是姐姐帮忙整理的,其中有一本诗集只是名字我就尤其喜欢——《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28、 诗人敬畏生命,因而更加慨叹生命的易逝:生命散布在天地之间,它是天地最华美的结晶;可它一闪而过不由自主走向结束,它看见了天地,天地看不见它们。
29、 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现为“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间,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抒情主人公是坚定的,那个“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30、有点小思绪的人,都不会错过“错过”这个话题,顾城也难免。只不过种种“错过”之中,顾城不归咎时间,不归咎空间,却追责内心:“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有学者追溯顾城的这种怀疑源自何方,颇有点弗洛伊德的意味,又找寻到他童年的“恐惧”,认为这种遭遇成为他长期的“心理病灶”,由是才会对生活产生这般的“怀疑”,在今天也可聊备一说。
31、顾城诗里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颜色不一样,各有各的灵动,极其浪漫。来,你也品品:
32、 诗集的最后,是顾城的遗书,我第一次知道,顾城是以如此可怕的方式离开了他热爱的人间,他自杀了……故事情节远比我叙述的这一句话沉重一万倍……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判……我的心无比震惊,震惊到开始后悔打开了这一本诗集。
33、 现在,选取书中的只言片语,抒以个人的浅见,一窥“童话诗人”顾城力建的诗歌世界吧!
34、所以这首诗基本是描述人性的,尤其是像顾城这样的极端童话诗人,其人格分裂情况更为严重。
35、书中四个故事分别是:生锈的童年、甜蜜季节、停止世界的人、记得。书中附赠一本游戏规则及正确答案,对应不同级别玩家有不同程度的提示。
36、 因为,诗,是从心底流淌出来、情感汇集而成的溪流,并不为外人左右方向。正如诗人自己所说,诗随人,人随梦。
37、 “星星混着烛火/银河连着水渠/我们小小的茅屋/变成了月宫的邻居”(见《村野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