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du中秋作》
2、译:不管是世俗中的还是超然世外的,都在期待中秋月明。
3、 相传,中秋节起源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传说射日英雄后羿巧遇王母娘娘求得不死药,交给爱妻嫦娥珍藏,被小人蓬蒙偷窥伺机抢夺,危急之时嫦娥吞下不死药,无奈飞升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从此后羿只能在中秋月圆之时登高,遥望月中嫦娥,并摆上圆圆的饼和圆圆的蛋品,寄相思之情。
4、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隐《嫦娥》中秋谁与共孤光。(描写中秋节古诗四句简单)。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7、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8、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bai将旦客。》
9、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10、这样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客居他乡的愁绪却又从心头泛起。
11、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12、把盏凄然北望。____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丰收,答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坛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习俗。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14、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15、秋宵月下有怀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有:《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