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遗传学定义:通过基因复制、突变和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系统。
2、 于是,生命和自由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的生存冲动需要与生命同在,与自由同在。但当生命和自由作为悖论而显现在我们的生存中时,如何能够同时得到生命和自由?君不见有人为生活而甘做奴隶?君不见有人为自由而宁愿受死?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里的关系呢?
3、(30)相关的文字多次出现,如3:21等;并把这“光”和耶稣等同起来,如8:12:36等。
4、保罗接下来(15:36-41)用植物和动物种子做比喻。不同植物种子长成不同植物。同样,不同动物种子成长为不同动物。因此,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身体,而不同动物则有不同的肉体天上地下的万物都在神的主权中,神随意加给它们某种身体,因而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身体。需要注意的是,保罗这里并不是要讨论不同种类的身体;在种子比喻中,保罗要强调的是出发点问题,即:不同的出发点(种子(21))会形成不同的身体。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如果他的出发点是人的心思意念,他就过一种肉体生存。现在,基督徒相信耶稣基督,从而从基督那里领受神的旨意,这种生存的出发点就不是人的心思意念,而是神的心思意念。既然出发点(种子)不同,长出来的果实当然就不同。也就是说,在圣灵的带领下,基督徒的身体会发生变化(生命的定义是什么)。
5、在这样一种思路中,《约翰福音》认为,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乃是凭着自己的心思意念的生存,因而和真理(神)相隔离。换句话说,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其实就是一种σάρξ生存状态,一种缺乏真理而走向死亡的生存状态,即罪人的生存状态。至于柏拉图所倡导的那种理性生存状态,因其完全依赖于人对真理的追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生存状态,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然而,这种真理同在的生存状态,用恩典真理论的语言来说,在如下条件中可以完全实现:真理来到世人面前并通过耶稣基督而彰显自己;人在信心接受耶稣基督的真理见证,从而通过耶稣基督进入真理。《约翰福音》区分了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σάρξ生存状态,即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一种是在真理中的生存状态,即基督徒的生存状态。它在谈到基督徒的生存状态时指出:“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σάρξ)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1:13)我们看到,这里的“血气”、“情欲”和“人意”都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与“神”相对。可以说,新约在使用σάρξ一词时常常等同于人,比如,在接下来的一句话(1:14)中提到耶稣拥有肉身(σάρξ)便是强调耶稣的人性;在8:15中,耶稣批评那些犹太人,说他们是根据σάρξ(人的标准)来判断是非。保罗也在这个思路上。他说:“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罗马书》8:5)保罗这里提到的“圣灵”也就是神。
6、 在信仰中接受立约和拯救,亚伯拉罕引导了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呢?我们知道,人的生存是由欲望来推动的;而生存的延续依赖于欲望的满足。这种由欲望产生到欲望满足的全过程便是生命。当人的生存出现中介后,中介成了欲望产生和欲望满足的必经桥梁。于是,生命就由三个部分组成:欲望产生,中介,和欲望满足。
7、“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
8、 “本原现象”一词最初来自于歌德,是歌德在1798年所写的一篇无标题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的,也被称为“纯现象”(ThePurePhenomenon),即最初始、形态最简朴的原型。歌德将其与科学现象(通过实验发现的现象)和经验现象(日常常识中出现的现象)区分开来。对歌德来说,“本原现象”不能用因果推理来理解,而更需要用感知,因为其中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黑格尔也对歌德的“本原现象”很重视,他认为,“歌德的‘本原现象’并不是意味着一种理念,而是意味着一种精神——感性的本质,在纯粹的本质概念和感性世界的偶然现象之间进行调和”。因此,“本原现象”既是一种知觉现象,也体现出知觉的局限性。歌德曾指出,通过测量的方法将颜色的差异转化为数字的差异会因此失去要解释的现象。对某些颜色,如火红或冷蓝的感知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无法作进一步的解释。
9、摘 要:卡西尔对“生命”现象非常重视,他认为生命现象不是固定的东西,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类不仅参与生命过程,而且通过符号形式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卡西尔认为,对“生命”内涵的理解离不开“精神”这一概念,后者来源于黑格尔的现象学哲学。“生命”和“精神”的关系还体现在卡西尔的神话理论中,其体现了卡西尔有别于康德和新康德主义哲学的浪漫主义倾向。卡西尔自觉地运用了一种源自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并与当代威廉·狄尔泰、亨利·柏格森、马克斯·舍勒和乔治·齐美尔的生命哲学达成一致。卡西尔的生命概念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它体现在“符号的包孕”(Symbolicpregnance)和艺术的“构形性”(formative)中,这彰显了卡西尔哲学的活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以及哲学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向和审美的超越原则。
10、这种在跟随耶稣基督中、在光中、在真理中的生命,也是在灵里的生命。在《约翰福音》第三章,耶稣在和尼哥底母的谈话中提到了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在肉体中的生存,一种在灵里的生命。“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3:5-6)前面指出,“肉体”(σάρξ)乃是一种根据人的心思意念进行判断选择而进入的生存状态。在灵里的生命是灵(πνεῦμα)出发的。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6:63)耶稣的身份是基督,即从神而来传达神的旨意的人。他说的话就是神要说的话。灵就是耶稣说的话。人接受了耶稣的话就是接受了灵,接受了神的话。可见,这样一种生命乃是按照神的心思意念而进行判断选择的生命。在《约翰福音》看来,这种生命是真正的生命。
11、体内平衡:能够调节体内环境以维持身体处于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例如恒温动物能发汗来降低过热的体温,也能靠发抖来产生额外的热量以保持体温。
12、 而赫尔德认为,绘画中的“美”应定义为这样一种品质,“即通过将所有部分同时和谐地设置,使整体成为永恒图景(ewigeAnblick)的合适对象”。而歌德也从生物学的“类型”入手,探讨了对这一“理想的思维方式”的理解。歌德是林奈的伟大追随者,他的形态学更注重生命的转化过程,而不仅仅是抽象的结果。在诗作《恒久寓于变化》(DauerundWechsel)中,歌德表现出对在“瞬息万变中揭示出永恒”的“理想的思维方式”(idealwayofthinking)的理解。在永恒与变化之间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中,他寻求“理想的思维方式”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卡西尔通过引用歌德的话来表达对歌德理论的认同:“通过思想的‘理想模式’……我们应该逐渐提升至正确的观点,‘在那里,人类的理解力和哲学是一体的’……这种存在与生成、永恒与变化的独特混合,被理解为形式的概念,这成为歌德生物学概念的基础。”
13、但为了包含无法排除的,未知的生命形式的存在,生命的定义必须足够普遍甚至是模糊,才能包含尽可能广泛的生命形式。而生命本身是一个过程,生命体是这个过程的载体,这使得生命和生命体的定义十分困难。并没有统一的、广泛认可的生命定义。
14、许多植物的种子能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并不出现生命特征,如古莲子、缓步类动物等可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进行新陈代谢,当条件适当时其就会出现生机。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叫“生命”。
15、老舍《二马》第三段十五:“完全积极,至少也叫国家抖抖精神,叫生命多几分乐趣。”扩展资料近义词:性命
16、 首先,“符号性包孕”和“包孕性的时刻”(pregnantmoment)有一定的相似之处。18世纪德国的几位美学家莱辛、赫尔德和歌德都对后者有明确的表述。马丁·舒茨(MartinSchütze)认为,“包孕性的时刻”这一命题是与“形式的完善”以及“永恒”的概念相关的。他说:“用永恒的(ewig)这个词来表示形式的完善是18世纪最后一代伟大的德国作家的共同之处,它是一种超验主义的、主观的永恒概念。”莱辛(Lessing)在《拉奥孔》中的所提出的著名的“最富孕育性的顷刻”命题隐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也意指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联系,即现在孕育着未来,它是达到顶点之前的片刻,这一时间性中充满了想象力和可能性。莱辛用它来阐释在空间艺术中,画家或雕塑家如何将对象的动作在静态的艺术品中表现出来,他说:“在这些顷刻中各种样子和关系之中,每一种都是以前的样子和关系的结果,都能成为以后的样子和关系的原因,所以它仿佛成为一个动作的中心。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而赫尔德(Herder)则在诗歌和艺术中通过结合亚里士多德对“功”(work)和“能”(energy)概念的区分,对这一命题进行阐释。“功”所表示的是持久的、永恒的(ewig)意味:“艺术家所要描绘的并非真实自然中的某个时刻,因为如果真的是永恒的,那么这个时刻将是没有生命的,相反,他们所描绘的是‘长久而幸福的表现、永恒的时刻等’(denlangen,seligenAusdruck,theewigeMoment,i.e.,)。”也就是说,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一种综合,通过艺术的完善,防止令人厌倦的重复观察,因此艺术中包含着抽象的、永恒的主观感受。艺术家不应该只着眼于一个完整的、至高无上的、能吸引我们全部注意力的时刻,而应该着眼于一系列不间断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只是一个环节,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高潮。
17、(2)新陈代谢定义:生命系统具有界面,与外界经常交换物质但不改变其自身性质。
18、构成单细胞生命体的细胞是生命体,如细菌、鞭毛虫、草履虫等。它们具有生命体的所有特征。细胞中有记录生命体遗传密码的DNA和蛋白质。它们有代谢功能,能适应环境,经历基因变异,有运动能力。最重要的是单细胞生物可以从外界吸收能量,完成自我复制。
19、大部分科学家称这样的现象为生命的表现方式。通常必须具备全部七个特征才能被视作生命。
20、 Ψυχή一词在古典希腊文献中的用法并不难理解,它指的是那种支持人活着的力量。通常译为“灵魂”。当它在人的身体内部时,人就是活的;当它离开人的身体时,人就死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拥有ψυχή意味着活着。不过,需要指出的是,ψυχή并不因为它离开人而消失。从《荷马史诗》到柏拉图的著作,ψυχή都具有不朽性。当灵魂离开人的身体之后,它会去一个地方,称为冥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开头就宣称:“英雄们的灵魂被关入冥界之门;而他们的尸体,则成了野狗和兀鹰的美餐。”(⑧)把人的生存分为灵魂和身体的想法基本上也是柏拉图的想法。柏拉图在《理想国》(⑨)的最后一卷书中专门叙述了一个神话,对冥界进行描述,并认为灵魂在冥界呆上一千年后还要投胎,回到世间。在《蒂迈欧篇》,柏拉图对灵魂的产生过程进行详尽叙述,认为灵魂是造物主根据理性(概念和数学)所造,但进入人体后受到限制而忘却了自己的神圣性,从而离神越来越远。特别地,对于那些不追求理性的人,他们在重新投胎时将成为越来越低级的动物。(⑩)古希腊思想界的这些说法,我们称之为“灵魂-身体二元论”。
21、 对卡西尔来说,生命现象不是固定的东西,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命、实在、存在、实存不过是指同一基本事实的不同术语。这些术语并不描述那种固定、僵死、实质性的事物,它们应被理解为过程的名称。”在《符号形式哲学》第四卷中,卡西尔赞赏地引用了齐美尔对生命的定义:“生命是一种不间断的流动,是有一种被包围在载体和内容里的东西,它围绕着中点形成,是个性化的,因此总是一种不断地跨越它的边界的有界的形式。这就是它的本质。”作为生命,人类往往以过程为特征,但他们不仅参与了生命过程,而且通过符号形式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正如卡西尔所说:“神话、宗教、艺术、科学不过是人在其对生命的意识和反省解释中所迈出的不同步伐。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具有其自身折射角的人类经验之镜子。”我们可以通过回溯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关注探究卡西尔生命概念的来源及其内在规定性。
22、 逻辑上看,拯救概念是排斥追求的。人的追求,无论是对显示中的天国,还是对任何其它对象,都以一定的目标为对象。在这追求中,显示中的天国被规定了。人可以从自己的理解力出发来理解天国。但是,任何这样的理解都破坏了天国概念。天国概念要求每时每刻都必须是启示的。当人们用自己的理解力框架天国时,天国的启示意义就取消了。没有启示意义的天国当然就不再是天国了。
23、曹 晖,陈 学:《卡西尔“符号形式”理论中的“生命”概念及其美学意义》,《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3期,第160—169页。
24、(⑨)参阅柏拉图:《理想国》(第十卷), 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25、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星期丙辰年七月初二。
26、 卡西尔的“符号性包孕”具有莱辛、赫尔德和歌德的的这种“最富暗示性的顷刻”和“瞬息万变中揭示出永恒”的意味。但是它更直接的来源则是莱布尼茨的哲学。卡西尔指出,这一命题中包含着预期,是“莱布尼茨所说的‘包孕着未来’(praegnansfuturi)的另一种表述,即现在充满了未来”。亨德尔称莱布尼茨是卡西尔“丰富灵感的来源”,因为毫不过分地说,是莱布尼茨将生命的特征写进了终极实在的本质中。在《启蒙哲学》中,卡西尔准确地抓住了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中的“单子”的生命特征及其创造的能动性:
27、人能认同生命更能用爱对待他人,也不会出现对于社会的犯罪心理。
28、在这儿我们不难想到,如果未受精的生殖细胞被认为是生命的话,我们所做的“试管婴儿”在伦理上受到挑战就将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进一步联想到技术与社会甚至与金钱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伦理讨论的实际意义与我们大家的切身关系了。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关于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权利的全球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违反人类尊严的行为,如人类生殖性克隆,是不能容许的。”人类的尊严,即保护每一个体的利益,显然关系到对人类生命的定义,也涉及到生殖医学中要面对的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