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我国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2、但大观园也有与苏州园林不同之处,主要是正殿部分“崇阁巍蛾,层楼高起”“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连贾政也觉得太过富丽。从小说的内容来看,建设大观园的动因是为了元妃省亲,借口礼仪体制,实则大事铺张以显富贵,自不免有皇家园林富贵之气,但贾家原籍金陵,购园时受到江南文人园林影响,也是自然的。进而言之,苏州园林从整体到局部都贯彻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审美原则,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艺术风格是和谐一致的。大观园则表现为多种不同风格的“景区”的拼凑堆叠,既有朴素自然的,也有穿凿扭捏的,还有金碧辉煌的,就局部看不无佳处,就整体看并不和谐。正如贾宝玉所说的,不是“天然图画”。
3、找出经典文章中的写法特点,亦可将写法归类,体会特点,迁移运用。比如《岳阳楼记》《愚公移山》《送东阳马生序》《周亚夫军细柳》都运用了对比手法,那它们是各将什么进行对比,又通过对比来强调什么呢?又如《周亚夫军细柳》《爱莲说》运用了衬托手法,《陋室铭》《鱼我所欲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运用了类比手法,那对比、衬托、类比各有什么作用呢?通过研讨,理解会深化。
4、(词义提示)指某种错误或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5、30(语境)厂里通过革新,产量迅速上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自出心裁造句)。
6、⑴开头对苏州园林作了总体的概括,即游览者“不论在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7、惹是生非--同义:为非作歹--反义:安分守己
8、作者使用限定性词语,有的很有分寸,留有余地。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这几个句子里的“绝大部分”“大多”“极少”,不把话说死,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9、苏州园林到处都是美,有讲究布局的亭台轩榭,有讲究配合的假山池沼,有讲究映衬的花草树木,有讲究层次的精致搭配,有别具一格的构图美、图案美、雕镂美和色彩美,经过作者有技巧的说明让读者不禁心向往之。
10、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
11、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12、老师要求写以叙人为主的记叙文个别同学却别出心裁写成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了。
13、43(语境):民警认定这是一起诈骗案件,劝说老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把财产交给陌生人,还苦口婆心地给老人讲了很多类似的诈骗案例。
14、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5、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有很多,文中所介绍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无穷回味。
16、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17、相间(jiàn) 嶙峋(línxún) 庸俗(yōnɡ) 镂空(lòu)
18、⑴在建筑而布局上,北京园林__________,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_____。
19、33(语境)我的汇报难免( ),请大家补充。
20、(8)几处早莺争暖树, 。
21、第一部分(①②):概括苏州园林的地位、价值以及总特点。
22、芭蕉(bājiāo) 雕镂(diāolòu) 斟酌(zhēnzhuó)
23、除了近似概念辨析,作者也很注意从“反面”对概念进行辨析,这也是语言准确的表现。如“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一句中“工细”过度就变成“庸俗”,“简朴”过度就变成“粗陋”,作者把“决不庸俗”“别具匠心”(决不粗陋)这两个短语与“工细”“简朴”分别连接,中间使用表转折的“而”,非常简练准确地对苏州园林门窗“工细”与“简朴”的程度做了限定。
24、(词义).独树一帜:树: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25、文章开头就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概括,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说明这个总体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的特色。最后再说明其他方面也体现了这一总体特征。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全文不是笼统地说明介绍,而是始终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进行说明。
26、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27、49(语境):公司内部弊病丛生,他虽想要( )地加以改革,却无法克服来自各方面的许多阻挠。
28、凡人尚且如此,一个时代众人追捧的美人更是绕不过情。
29、在上课的时候小明别出心裁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很吃惊。
30、[参考答案]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31、⑷“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更有层次了。
32、⑷结构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33、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正是在这隔与不隔之间,体现了深邃幽远含蓄之美。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的惊奇感。又给人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自然之趣和幽深之思。这便是“隔而不隔、界而不界”美之所在吧。
34、(词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就能取得成功。
35、(词义提示)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36、这支电视广告的制作的确别出心裁,十分引人注目。
37、[设计意图]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且有条理地进行说明。
38、阅读小说、史传类作品,总结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的方法;进行跨文本阅读,比较人物异同。建议每个同学整理三位(组)人物,然后班级交流。
39、含有“碧”字的:
40、雷同:指随声附和,与他人的一样;也指一些事物不该相同而相同。
41、借助具体语句,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42、9(语境)面对群众“差评”,广大干部当有“闻过则喜”的胸怀。
43、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中。
44、依傍(bàng) 蔓 (màn)延 蔷薇(qiángwēi)
45、(语境)汤若士《邯郸梦》末折《合仙》,俗称为“八仙度卢”,为一部之总汇,排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