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2、谁只有按照别人的选择才能幸福,他是理应感到不幸的。因为,他怎么能担保他的强有力邻人在对于选择的判断将会与他自己的判断相一致呢?
3、康德活到差两个月零十天满80岁,最远只去过俄罗斯元帅洛索夫的庄园,距柯城17公里!很多研究者因此颂扬康德对故乡的忠诚。此乃误会。看官有所不知,当时法律规定柯大不属于柯城,所有成员均不受市府管辖。康德一生都在柯大,从未在柯城注册,何来忠诚之说?(康德哲学名言)。
4、本文节选自《学习康德好榜样》,原载《当代》2006年第6期。作者虎头,本名冯晓虎,1962年生,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5、康德是德国人,或者说,他是一位德国教授,因为他几乎终生都生活在学院内,而且过的是一种典型的学院式生活。1724年他出生于当时属于东普鲁士帝国的柯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划归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此后整整80年,也就是一直到1804年逝世时为止,他都一直住在这个城市里。他在柯尼斯堡大学上学,又在柯尼斯堡大学任教,平平稳稳、无风无浪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然而他却用自己的思想与著作在人类思想史上掀起过巨大的波澜,至今都未曾平息。有人说他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有人不同意,但无论如何,他是近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之一却是毋庸置疑的。
6、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7、(38)(39)〔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A).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
8、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9、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10、མཚན་ཉིད་རིག་པའི་སློབ་དཔོན་བྱེད་ཐབས་མེད།མཚན་ཉིད་རིག་པ་ནི་ནམ་ཡང་བསམ་བློ་པའི་བྱ་གཞག་ཡིན།
11、1755年6月,弟妹成人的康德重装上阵,以32岁高龄杀回柯大,并马上显示出自己一生后发制人的澎湃动力,先以《论火》获硕士,三月后,再以《对形而上学知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通过答辩,成为柯大无讲席讲师。
12、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康德哲学名言)。
13、 就其所在的诸不同的时间来说,灵魂从数上说是同一的,即它是一(而非多);(关系的范畴)我自身在我所意识到的一切杂多之中的同一性
14、很多人甚至都这样想过,如果出生在大城市,该多好,就可以不用半辈子为房子奋斗,就可以趁着年轻,去追梦,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可以为了情怀,为了兴趣爱好,不为赚钱,都能坚持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业。
15、(9)〔日〕浜田義文『若きカントの思想形成』.東京:勁草書房,1967:3
16、时间不是以某种方式从经验抽象出的经验性概念。因为如果时间的表象不先天地作为基础,则同时或者相继都甚至不会进入知觉。惟有以时间的表象为前提条件,人们才能表象:一些东西存在于同一个时间中(同时)或者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中(相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17、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8、这些命令要么单只考虑到结果及其充分性,来规定有理性的存在者的、作为起作用的原因的原因性的哪儿些条件,要么只规定意志,不管它是否足以达到效果。前者将会是假言命令,并只包含熟巧的规范;反之,后者则将是定言的,并且将是唯一的实践法则。所以准则虽然是一些原理,但并不是命令,但命令本身如果是有条件的,就是说,如果它们不是把意志绝对地作为意志来规定,而只是考虑到某种被欲求的结果来规定,即如果只是些假言命令,那么它们虽然是实践的规范,却绝不是实践的法则。----《实践理性批判》
19、Menarelikelytobeinvestigated,butthewomandidnotrevealtheirsecrets。男人是容易被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
20、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21、OnlytwothingsinthisworldsothatoursoulsaredeeplyshockedFirst,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ourbrilliantstarsoverhead,First,ourheartsloftymorallaws.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22、从上述说明中可以看出,康德最初设想在自然地理学的严格范围内讲授这门课程的内容,8年后在《通告》中关于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的介绍反映出其设计和安排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康德写道:“这个学科将是一门自然的、道德的和政治的地理学,其中首先通过它的三大领域展示一个大自然的奇异现象,但在无数奇异现象中,将拣选那些由于其罕见性的魅力、或者也由于它们借助工商业对各国的影响而首先呈现给普遍的求知欲的奇异现象。这个同时包含着所有陆地与海洋的自然关系及其联系的根据的部分,是所有历史的真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历史与童话就少有区别。第二个部分考察人,按照人的自然属性的多种多样和人身上属于道德的东西在整个地球上的差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同样刺激的考察,没有它,人们就难以对人做出普遍的判断,而且在这里,相互之间进行的以及与古老时代的道德状况进行的比较将为我们展现一幅人类的大地图。最后,可以被视为前面讲述的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的东西,即地球上各国和各民族的状况将得到考虑,不仅仅是按照它建立在诸如统治序列、占领或者国家阴谋等单个人的活动和命运的偶然原因之上的样子,而且与持久的东西相联系,包含着它们遥远的根据,即它们的陆地位置、出产、风俗、行业、行为和居民。”(《通告》,第315页)可见康德已极大拓展了自然地理学这门课的讲述范围,赋予其包括自然、种族、历史、政治、社会、产业等诸多极为丰富的内容。对于如此大的变化,康德解释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认识的那种所有知识都是其片段的统一。”(《通告》,第315页)他还意味深长地反问:“难道我不可以在一个像如今这样的交往频繁的世纪里,把大量多种多样适意的、有教益的、轻松易懂的知识为支持交际而提供的知识储备,也列入对于科学来说拥有它并不算是丢脸的益处吗?”(《通告》,第315页)关于康德对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有意识的设计与安排,库恩评述道:“自然地理学意在传授最广义的地理学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世界里的位置。”(21)
23、德国启蒙大师赫尔德尔听过康德两年课,后来他说:“每次回忆起少时结识一位哲学家并聆听他的讲座,我就充满感恩的欣喜。他教会我真正的人道主义……他的哲学唤醒了独立思考。我几乎从未听过更加卓越和打动人心的讲座。”
24、(20)〔德〕康德.自然地理学课程(A).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25、特别要说明的是,该讲席是数学/逻辑学讲席,并非一般研究文章想当然说的“就任大学哲学教授”。按50岁的平均寿命计算,康德这个书呆子还有四年可活。没有谁——包括他自己——能想到,他这个教授将要当27年。
26、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27、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28、伊曼努尔·康德,出生于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
29、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30、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
31、在康德看来,哲学一方面与各门学科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哲学又是对它们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反过来说,各门学科对哲学来说可谓其基础学科和预备学科,其作用之一是为哲学学科提供素材和案例,因而哲学研究和教育就必须以各门学科的研究和教育为起点。这与《通告》所阐述的知性教育、理性教育和哲学教育的关联是一致的。如前所述,康德认为:“因为既然人类认识的自然进步是这样一种进步,即知性首先发达起来,知性通过经验达到直观的判断,并通过直观的判断达到概念,然后这些概念在与它们的根据和结果的关系中被理性所认识,最终在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中借助于科学被认识,那么,传授也应当遵循这同一条道路。”(《通告》,第308页)这是人类认识的“自然顺序”(康德在此表述为“人类认识的自然进步”),也是知识发展的“自然顺序”,哲学教学的程序及步骤就应该遵循人类认识和知识发展的“自然顺序”,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现象深入本质,从经验过渡到理论。康德的这种总体思路充分体现在他对形而上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中。
32、(19)(36)〔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66,
33、“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34、Conscienceisaninstincttojudgeourselvesaccordingtothemoralnorm,itsnotjustanability;itisaninstinct。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35、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36、Angrywithsomeoneelsesmistaketopunishthemselves。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37、Freedomisnotwhatmakesyouwanttodo,freedomtoteachwhatyoudonotwanttodo,youcannotdoanything。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38、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39、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40、སྦྱོང་མི་ཐུབ་པ་ནི་མཚར་ཉམས་དང་སྣང་བ་སྐྱིད་པོ་རེད།མི་ལ་ཁ་དྲགས་སོང་།
41、王守仁(1472年-1529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42、11年后,康德动笔,仅数月,856页的《纯粹理性批判》一挥而就。在这本让康德昂首进入世界哲学史的皇皇巨著中,康德在前言里展现了与他身材截然相反的哲学巨人的雄才大略:“我在此斗胆宣称,这本书解决了所有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供了打开所有问题之门的钥匙。”
43、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44、Nolifegoals,justwithoutacompassandnavigation。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45、Freedomisnotdowhatyouwanttodo,butdoesnotwanttodoisnotdoing。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46、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47、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们坚信不疑。
48、2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49、Theso-calledreligion,ourobligationistobeseenaseverythingisGodscommand。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
50、《通告》在论述了知性判断及其教育的内容之后,笔锋一转:“世俗智慧(主要指哲学及其研究)本来只是成年人的一种活动,那么毫不奇怪,如果人们想让它迁就青年人尚不熟练的能力,就会产生各种困难。经历过学校传授的年轻人习惯于学习。此时他在想,他将学习哲学,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现在应当学习哲学思维(即“学习哲学地思考”)。”(《通告》,第309页)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通告》前面所指出的,青年人在校接受知性教育尚未结束,知性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尚不熟练”,因而“不应当做任何大胆的飞跃,而是应当沿着循序渐进地引导他的较低级概念那自然的、经过平整的人行小道来达到它们”;另一方面则在于《通告》后面所论述的:“人们在本来的意义上能够学习的所有科目可以分为两类:历史性科学和数学性科学。属于前者的,除了真正的历史之外,还有对大自然的描绘、语言学、实证法,等等。既然在所有历史性的东西中是自己的经验或者外来的证词,而在数学性的东西中则是概念的明显性和证明的无误性,构成了某种事实上给定的、从而是储备起来的、仿佛是只能接受的东西,那么在这两者之中,学习就是可能的,或者印入记忆,或者交给知性。”(《通告》,第309页)但康德明确指出哲学不属于上面两种学科,他在《通告》以及《逻辑学讲义》中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证。
51、 康德对上面四个要素分别做了排斥了经验性的纯粹的分析,并分别推出了“非物质性”、“不可毁坏性”、“人格性”和“精神性”四个概念:
52、亚瑟·叔本华(788-1860),德国哲学家,通常被视为悲观主义者。他以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而闻名。叔本华赞成悲观的哲学主义,把生命视为不幸的,无意义的,充满痛苦的。但是,通过更进一步审视,他的哲学和东方的思想相呼应,特别是印度教的和佛教。他将对人生痛苦的拯救寄托于对美的沉思,对人的同情,对欲望的控制。他的思想广泛地影响了哲学、心理学、音乐和文学等领域。
53、有再看论多洗练的艺术,如果得用离道德事为想,到以只沉醉于本出如的看都足,年还起么这去走不的艺术认之年还只能供娱乐那小用上就用。追求这种艺术以麻醉自己,其子满数都得内是在压抑心道用上就没也的某种不看都,再看是这去走不会么地只有使自己陷于更不用上就更不看都的情况。----《一日一善》
54、Aslongasyoudutifully,peoplewillrespectyousincerely。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5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56、动物性可以被看作灵魂与肉体结合的产物,精神性属于灵魂,不死性指的是:尽管人是一个可朽的动物,但他的灵魂不死或不朽。康德的正位论可以被看作是用范畴表的思路重新讲述了一遍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先验性质的框架可以被看作是对灵魂精神本性的界定,之后康德又分三步阐释:与身体的共在关系→动物性的根据→不死性,而这三步阐释可以被看作是对“灵魂堕入肉体”的新阐释。(拒绝思想史开脑洞!)
57、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58、梭罗(1817年-1862年),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
59、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60、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61、至于逻辑学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它具有这种长处却仅仅得益于自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它有权利、甚至有义务抽掉知识的一切客体和区别,从而在它里面知性除了自己本身及其形式之外,不和任何别的东西打交道。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62、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63、 在康德看来,理性灵魂学说并不是一种可以由概念表述出来的科学,这个理性灵魂应当是某种先验主体X,它是我们进行思考所依据前提,只承担逻辑功能。
64、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65、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
66、OnlytwothingsinthisworldsothatoursoulsaredeeplyshockedFirst,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ourbrilliantstarsoverhead,First,ourheartsloftymorallaws.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