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主旨:诗歌表面上是写春天的美丽景色,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希望自己能够像孔子在泗水边讲学一样,发扬光大儒家学说,使儒家思想到处开花结果。
2、当然了,诗歌短短几个字,不可能写出这么多的春天景象,所以诗人用“万紫千红”四个字来概括春天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
3、我们再来看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人也别有一番深意在里面。
4、你的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我都当成了一种喜欢~
5、此诗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6、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可是很容易就认出了拂面而来的一阵阵春风,因为到处都是万紫千红、鲜花盛开的春天景象啊!
7、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南宋时期的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朱熹不仅是有名的学者,还是一位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酷爱读书,写下了不少著作,其中有一部叫作《四书章句集注》的书,成了后来六百多年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
8、东风:春风。扩展资料赏析:只看这首诗的内容会认为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实际上在作者生活的年代,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是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的。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寻访”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9、朱熹(xī)(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汉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就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10、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11、等闲:随意。“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12、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3、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14、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5、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16、“等闲”的意思是很容易,很容易就认出了东风的面貌,可为什么是东风,而不是南风或北风、西风呢?
17、朱熹是南方人,当时不可能真的跑到泗水边去踏青寻芳。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告诉大家他是在泗水之滨寻芳呢?
18、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9、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
20、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思言学堂,收听《小学生必背古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