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军战史习惯把孟良崮战役称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观点其实未必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孟良崮战役一定是黄百韬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汤恩伯百度)。
2、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打响,日军向滕县守军川军第22集团军发起进攻,汤恩伯部被紧急调往滕县、临城增援。15日,第85军先头部队奉命赶往滕县东南山地,汤恩伯也于当天抵达临城。
3、最让李宗仁晕厥的是,孙连仲、汤恩伯、池峰城等11人因为台儿庄大捷而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差点害死友军的汤恩伯,居然恬不知耻的站在了正中间,李宗仁孙连仲被挤到了一边。
4、汤恩伯和李宗仁注定没办法在一起,徐州会战后,蒋介石就让他自立门户到河南主持第一战区,成为了河南人民心目中最可怕的“水旱汤蝗”四大害之一。
5、在建国至极左的文革时代,国军都是逃跑的鬼,抗日战争是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打下来的,我们所受的宣传,只知道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直到改革开放后,大陆变得平和,开始正视国军在抗日正面战场的作用,但因自己手里无国军抗日战史,便简单地将台湾的战史记录照搬了事。
6、1942年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
7、王玉龄从小目睹日军入侵中国、给家园带来的惨状,对日本痛恨入骨。乐嫁给他,也因张灵甫当时是积极的抗日爱国将领。
8、当时,从孟良崮上的张灵甫,到兵团司令汤恩伯、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以及参谋总长陈诚都是如蒋介石所言,既惊又喜。然而要实现“中心开花”的效果,周边的援军必须要努力进军才行。
9、韩复榘被杀后,旧部第三集团军就在侧翼,孙连仲虽然号称“孙钢头”,但也怕枪毙啊!孙连仲回复李宗仁“服从命令,第二集团军将战至最后一人!!!”
10、黄百韬整编25师和李天霞83师分别作为张灵甫的两翼,但两人都没有选择与张灵甫靠拢:李天霞与张灵甫的矛盾人所共知,而黄百韬的心态至今都是个谜。笔者分析,多半还是杂牌出身天然的“保存实力”心态。
11、转眼间到了1948年2月,国军的形势愈发不利,连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都被攻陷。河南省主席刘茂恩侥幸逃生,整编66师师长(羊山集被歼之后重建)李仲辛死节。
12、徐州会战的参战部队中,除了汤恩伯20军团,还有第二集团军孙连仲(西北军旧部)、59军张自忠(西北军旧部)、第三军团庞炳勋(西北军旧部)、第3集团军孙桐萱(韩复榘旧部)。这些军队,都是苦哈哈的西北军出身,汤恩伯不仅是土豪出身装备精良,还拥有了13军、52军、75军、85军四个军的兵力,兵多将广。
13、3月26日下午,关麟征派出参谋长姚国俊和第25师参谋长覃艺之等人到抱犊崮山区去找汤恩伯,请示作战计划和命令。汤恩伯告诉姚国俊等人,日军猛攻台儿庄,看来台儿庄是守不住了,日军可能会提前冲破运河南下。汤恩伯最关心的是,一旦日军突破运河南下,第20军团将成为日军首要攻击的目标,他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
14、王玉龄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家庭每况日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王家始终传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老少和睦的家风美德,无不令内外人称道。
15、然而,最残酷最血腥的血战台儿庄,滇60军的名字在哪里?13921名孤魂的名字被刻记在哪里?
16、为了拯救72军这支饱经风霜的部队,邱清泉整编第五军以及胡琏整编第18军立刻火线前来解围,不过都遭遇了共军的顽强阻击。这时,余锦源的救星:黄百韬兵团来了。
17、起初,整编25师距离孟良崮6公里,黄百韬早在13日便接到汤恩伯命令,要求其尽量靠拢张灵甫。然而,两天过去了,直到14日晚蒋介石亲自下达严令,他才终于全力向孟良崮挺近。
18、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滇60军是国军中唯一一个与日军三大军团同时对垒的部队,并缴获了整个二战史象征荣誉的日军大将级指挥刀。与滇60军发动正面攻击的是板垣第5师团,该师团曾创下在中国战场与70余个师先后对阵的纪录,有“钢军”之称。在台儿庄与滇60军对垒后,称其为真正的对手:“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这样猛烈冲锋,置生命于不顾,实为罕见。”滇60军的阵亡比与受伤的比例远远高于国军其他军团,军中有口号称60军只有阵亡的将士,没有受伤将士,且只许前胸中枪,不得后背中枪。此役之后,板垣师团将滇60军称为国军中的“铁军”。
19、《舒城县志》记载国民d名将孙立人是舒城人。据此,有学者指出王玉龄祖籍舒城,并非捕风捉影。
20、战死时的张灵甫,虽然仅仅是师长,但他在众多国民d将领中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他的老上司王耀武。
21、3月22日,日军濑谷支队沿着台枣支线进犯台儿庄,台儿庄战斗打响。赤峰城率部坚守台儿庄,战斗打得相当激烈。汤恩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但他没有立刻命令第52军、第85军向峄县、枣庄之敌发起进攻,策应台儿庄,而是发去给李宗仁一份电报,声称情况发生变化,决定改变原作战计划。
22、由此,台儿庄第二战役禹王山拉锯战正式展开,禹王山被中日两军夺了失,失了夺,滇60军每天在山头上阵亡近千,一直打到5月18日滇60军接命退出战场为止,前后历时27天。
23、再来看看滇60军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第二阶段战役:
24、当然,从当时国军的角度看,此次共军倾巢而出包围张灵甫,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蒋介石、陈诚一直认为,共军擅长的就是打完就跑,一旦进行大兵团面对面决战,则国军必胜。蒋介石认为,此次张灵甫上孟良崮虽是自寻死路,却也以自己为饵成功吸引了共军决战。
25、国军的部队少有军歌的,但滇60军不仅有军歌,而且还非常有名,由田汉夫人安娥作词、黄河大合唱的谱曲者冼星海作曲。当威武的滇60军唱着军歌进入武汉时,老蒋瞪大了眼睛,宛如天上掉下来一件宝贝,欣喜若狂,特命滇60军沿着汉口繁华区绕行一周,以此来推动民众的抗日热情。
26、然而,更为惨烈的台儿庄第二阶段保卫战役,又有几人能知道?又有几人能提及?
27、而就在此时,日军主力已经被孙连仲部吸引在了台儿庄正面,此时汤恩伯部要是以少量兵力牵制枣庄之敌,亲自率领第20军团主力南下,迅速与孙连仲部汇合,围歼日军主力是非常有利的。实在不行,集中主力歼灭枣庄的日军,再挥军南下救援孙连仲部,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但是汤恩伯两个方案都没选,选了第三个方案,就是收拢两军向山区隐伏起来。
28、台儿庄会战中,孙连仲所部担任了绝对主力,在台儿庄这个血肉磨坊中,与濑谷支队交战的主要是池峰城所部,池峰城从长城抗战开始,从来就没怂过,可是在台儿庄愣是牺牲了70%部队,苦苦哀求孙连仲要求撤下来。孙连仲则向李宗仁请示,李宗仁回复很简单,看看韩复榘先例就行!
29、然而,日军料想不到的是,第5师团板垣征四郎部在临沂遭到了张自忠和庞斌勋部的顽强阻击,日军第5师团在临沂被杀得寸步难移,日军南北两路夹击的计划落空。
30、军长卢汉率60军从昆明前往武汉,出滇抗日。
31、睢杞战役,算是1948年国军在各个战场少见的胜仗,这也能体现在共军对此战的评价上。粟裕大谈此战让他收获大兵团决战的经验,而搞笑的是,百度百科则开宗明义的在第一段指出“粟裕之后不久发动济南战役,攻占济南,全歼第二绥靖区”,却没写出睢杞战役的结果。
32、黄百韬率部进入帝邱店死守,但终因寡不敌众,渐显不支。此时,黄百韬做出了后来为国军战史所津津乐道的疯狂之举:他亲自上阵,举着冲锋枪坐着装甲车奋勇当先,率领敢死队向共军战线冲锋。黄所部将士都被司令的疯狂之举感召,纷纷舍生忘死、竭力死战,打破了共军对帝邱店的合围。
33、抗日战争期间,张灵甫因屡建奇功,从起初的步兵排见习官,一路晋升到74军的军长。抗战胜利后74军奉命卫戍南京,张灵甫升任74军军长兼南京卫戍司令,被称为御林军统领。可见,已成蒋介石的心腹。
34、在出师进攻坦埠之前,牢骚满腹的张灵甫给他的蒋校长写信:“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自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
35、立下奇功的黄百韬得到了蒋介石的重赏,除颁发青天白日勋章之外,还成为了实际上的兵团司令:7月的总结检讨会议后,国防部决定将整编师的番号恢复为军,同时成立若干个大兵团,争取在徐淮一带与共军决战,而黄百韬则正式成为了第七兵团司令。
36、 故事的大背景是这样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都被日本人占领了,日军调集大批兵力,都是当时的精锐部队,约7万人,而国民政府,调集汤恩伯等6万军队,在南口两侧,长城沿线布局,抵抗日军。战线绵延达500多里。双方展开你死我活的阵地争夺战。日军凭借飞机、大炮上的优势,向中国军队阵地发动进攻。中国军队以民族大义、血肉之躯拼死与日军搏斗。最终日军获胜。
37、另一主因,在红军长征中,滇军是唯一未与红军发生较大摩擦的地方武装。抗战初期,在老蒋的高压下,滇军与八路军很自然地互相抱团取暖,并接受八路军的抗日主张。滇军一到武汉,张冲就与同乡、原红军长征的红九军长罗炳辉及叶剑英接触,强烈要求加入共产d。滇60军是有d组织的地方军队,凡是与共产d合作抗战的国军,老蒋都会除之而后快,其中杨虎城便是例子。张冲因台儿庄保卫战骁勇善战被升任为60军军长,随后老蒋以通共的罪名将其就地免职。内战爆发后60军各部先后在东北起义,面对这样对着干还反水的地方军,国军怎肯留其英名?
38、汤恩伯不忍言,而周围的国军战友们则忍得做。除了胡琏整编11师光速前进、整25师黄百韬在迟疑2天后拼死进攻外,其余部队全部以各种借口停滞不前。当时国军在山东集结了几乎全部主力,陈粟所部绝无可能在各个方向都布置足够兵力,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或者说是大多数人)坐观成败,看着张灵甫去死。
39、兵团司令汤恩伯此时发出了著名的声泪俱下的“命令”:“我奉令应援各部队,务须以果敢之行动,不顾一切,星夜进击,破匪军之包围,救袍泽于危困,以发扬我革命军亲爱精诚之无上武德与光荣;若有徘徊不进、见危不救者,绝非我战友所忍为,亦恩伯所不忍言也。”
40、张灵甫整74师冲锋在前,黄百韬在左,李天霞在右,护卫张灵甫的两翼。在前进到垛庄的时候,张灵甫意识到这是自己能否保住退路的关键,他给汤恩伯发电要求派友军协防,同时把不能带进山区的重武器全都暂时运回后方。汤恩伯命令李天霞派一个整编旅驻守,素与张灵甫有隙的李天霞则只派了一个团敷衍了事。
41、 -----------------------------
42、汤恩伯是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浙江金华人,黄埔系骨干将领。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后经友人协助,迁居东京都。
43、事实证明,这两天时间是致命的,黄百韬拼尽全力,率部打到了距离孟良崮仅1公里的天马山,便再寸步难进。而就是这最后的一公里,让黄百韬只能对着在孟良崮苦撑的张灵甫望山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