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为学之道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本质,2500多年前的孔子、孔门之教似乎还在当下。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高深的智慧,高尚的品德),我认为他首先是“学圣”。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孔子时代有天壤之别,但亘古不变的是,学习仍然需要“时习”,仍会“有朋来”,仍然有“人不知”之境,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有“说乐”“愠恼”的情绪体验,学习对生命的价值是永恒的。所以孔子的为学之道乃是本体、通义,不受时限,思接千载,义通古今。(孔子的详细资料)。
2、但孔子真的施仁吗?他吃农民种的粮食,用工人的产品,住工人建的房子……却骂劳动人民为小人,还砸劳动人民的锅!
3、鲁国的国君和士大夫、老百姓,世世相传,每到岁时都来到孔子墓前祭祀,众儒生也都举行讲礼、乡饮、大射等活动。(孔子的详细资料)。
4、《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尧典》中记载的观象授时、四仲中星等可以说是世界最早期的天文学记载,其真实性得到现代天文学家的广泛肯定。《禹贡》一篇,乃鸿篇巨制,对我国的区域地理根据物产、土壤等作了详细划分,引起后世自然科学家的广泛探讨。《吕刑》篇主张不滥用刑罚、注意德教的“祥刑”思想深深启发影响着后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洛诰》等篇记载周初营建洛邑之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得到了出土文物的印证。《洪范》一篇“统治大法”,详列“九畴”,备言天道人事,对后世君主影响深远。因为《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5、《宋史·公主传》中记载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诈骗案:尼姑冒充公主。最后居然还真的蒙混过关了,甚至于在享受了十几年的皇族富贵生活后,骗子最终以公主之礼下葬。
6、三年后,弟子们洒泪分别。只有子赣在墓前盖了一座草庐,守孝六年后才辞别老师而去。
7、 第“行”见于事,强调社会责任。孔子认为,学“文”的目的不能止于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而必须要在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8、但是重要的是,当你希望找到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三种好朋友的时候,你不要忘记,别人也这样要求你,你自己本身也要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讲到益者三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这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9、宪问第十四(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10、 但这些显然都还只是修炼自我的过程,是以为己之学逐渐向外铺展,使社会与他人逐步感受并认可,从而积累声誉的过程。
11、二曰仁。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用礼规定仁。“人而不仁如礼何?”是用仁规定礼。
12、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爱默生:“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孔学知识词典》)
13、孔子为鲁国人,远祖是殷商王室,武王克殷后,他的祖先分封到宋国。
14、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15、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16、 孔子不止于对静态的文献资料的传授,更强调对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本质的领悟和把握,注重以“文”化人,使人通过学“文”获得精神层面的提升,进而达到“文”以成“君子”的目的。
17、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
18、后世的诸侯卿相,凡是来山东做官的,也都要先来孔庙祭祀,然后才开始坐衙从政。
19、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德行没有好好修养,学问没有好好研究,听到该做的事没有跟着去做,有不对的地方没有立刻改过,这些是我的忧虑。孔子交朋友,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人就成为朋友,他的朋友蘧伯玉每天在想减少我的过错,孔子每天在想我的德行还不够好。
20、游历之中厄于陈。在不受统治者待见的日子里,孔子带数个弟子四处游历,被困于陈,断粮缺水,几欲命绝,弟子们始终不离不弃,说明其深受众弟子爱戴。
21、《春秋》笔法讲究微言大义,以至于《春秋》之义行,使历代天下乱臣贼子都为之忧惧。谁都不愿在史书上留下一个骂名。
22、 《宪问》篇中,孔子指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面即包含了“四教”成“人”的逻辑思路:思义的前提是知义。大多数人并非“生而知之者”,通过学“文”以达到知义是最可靠的路径。“见利思义”实际上就是“行”——以义为原则权衡利之当取与否,然后为之。“见危授命”是“忠”的表现。
23、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24、西汉以后,孔子学说的传播迅速扩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25、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6、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7、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
28、你生于公元前551年,距离平王东迁约过了两百年。西周时的封建宗法不再有实质功能,然而旧规矩却还没有被遗忘、被取代。
29、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孔子一生的主要行迹、思想、对中国的贡献以及对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东亚文化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配有300余幅彩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功绩,其中的很多图片是明清时代的珍贵资料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0、 一个人能于危难之时,慨然置生死于度外,没有诚己的自觉追求是不可能做到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当贫困与磨难无法动摇和改变一个人对自我的要求和做人的原则时,守“信”践诺对他来说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31、按“曲”与“数”,是技术上的问题;“志”是形成一个乐章的精神;“人”是呈现某一精神的人格主体。孔子对音乐的学习,是要由技术以深入于技术后面的精神,更进而要把握到此精神具有者的具体人格;这正可以看出一个伟大艺术家的艺术活动的过程。对乐章后面的人格的把握,即是孔子自己人格向音乐中的沉浸、融合。
32、《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的译注版本很多,杨伯峻的是最经典的。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20篇,做了最为详细具体的分析和注解
33、你放声大哭。真正的哀痛号哭。就在庭中,就在送消息的使者面前。使者惊骇,绕着老师的弟子们也都大感不安。其中一个弟子前去扶住你的肩头,劝说:“老师,先进屋里吧!”你甩掉他的手,像个耍赖的小孩,既悲又愤地说:“别管我!”
34、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35、现在蒯聩的处境类似伯夷,按照父死子继的原则,应该他即位,但是爸爸没传位给他;卫出公的处境类似叔齐,按照国内的即位程序,是他即位,但他是做儿子的和爸爸竞争,就像叔齐是做弟弟的,如果和哥哥竞争,总有点不大对。
36、前479年3月9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历3月9日,格里历3月4日,夏历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