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也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的源头应该是“三个臭裨将”,即三个副将。)
2、荆州在江东的细作飞报进荆州,禀报刘备和诸葛亮,说周瑜都督,已经命丧巴丘。即日江东必将致哀举丧。刘备和诸葛亮听过之后,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地~~“唉~~~”叹了一口气,心里都不大好受。叹的是一代英豪~短命而死,周瑜周公瑾一世英名付于东流。
3、周瑜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闲士佐助主公。”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赶巴丘吊丧。
4、吊君风度,佳配小乔;伉俪贤美,佳话流芳。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冀!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筹略安邦.赤壁火攻,力挫敌强!
5、可把长史张昭吓坏了,和文武是百般解劝。“主公不能因痛思公瑾而置霸业与不顾呀。这样,您就对不起公瑾这封书信啦。当今天下纷争,曹操仍然在虎视我江东啊。江东军中不可一日无主。望主公~先委以大将,然后再与都督公瑾治丧。”
6、"鸣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
7、刘备问诸葛亮啊,“先生,江东的周瑜一死~~谁能代替他为江东三军统帅呢?”
8、“主公啊,依我推想,孙权必拜鲁肃~~为三军主帅。”
9、“嗯~~~~~”唰~~鲁肃把脸儿就沉下来了。“岂有此理。诸葛亮先生~远路由荆州来到柴桑吊祭我家公瑾都督,此乃礼也。两个国家间喜丧吊贺,这是通常的礼节啊。只要两个国家不打仗~不作战,那么这种礼节不可免呐。你们怎么可以乱来呢。还不收起刀剑,迎候诸葛先生。”
10、“我等要杀诸葛村夫~与周瑜都督报仇雪恨。”
11、(高清)名旦谢小妹、名生陈荣奋主演雷剧《秦楼情》精彩全本
12、原创声明:所有投稿原创内容必须为原创写作,抄袭、修改、他人作品投稿所引起的一切后果自负!赞赏七天内归作词及歌手所有!
13、“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我们学了《草船借箭》之后,一定知道这个歇后语中的故事。其实,诸葛亮还做了很多家喻户晓的事情。今天,咱们就借歇后语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吧!
14、“该不给还是不给。这地方咱不是借的嘛~~就给他来个永远借下去呀。”
15、这周瑜呀~~他着急啦,打败了曹操他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荆襄收过来,然后就进兵许昌,让孙权统一天下。那么作为周瑜这个职位,江东三军统帅,自己从幼年就抱有雄才大志呀,想干一番事业。特别是结交了孙策之后,孙策待周瑜呀~~亲如手足啊。正象周瑜给孙权写的那封遗书上说的,说吴主待我~~如心腹,委以心腹嘛,视我如股肱,那就拿我呀~~当他的胳膊腿一样。我怎么能不竭尽全力~虽肝脑涂地~也没有半点儿怨言呐。所以在两军阵前~是亲冒弩石身先士卒啊,面无半点惧色。这次带着这么重的病伤,他也没退缩过半步。为了什么呀?就为了吴主孙权的霸业。
16、诸葛亮摆摆手,“主公,谁也不行。必须我亲自去。”
17、其实这是三国演义小说上这么写的。要按历史上来讲啊,这个周瑜不是一个气量狭窄的人。历史上的周瑜什么样?是气量恢阔,豁达雅致。作家为了艺术地再现周瑜,周瑜就是眼下这样子了。活活儿让诸葛亮给气死在了巴丘。
18、周瑜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我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贤士佐助主公。刘备只恐东吴将士加害于孔明。孔明说:"周瑜在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便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赶柴桑吊丧。
19、第三次,那就是南屏山借风。当时周瑜下定决心啦,告诉徐盛、丁奉,你们到南屏山二话甭说,是举刀就斩,提头来见,我有重赏。可是把二将派去一看呐,人家诸葛亮先生~~早就走啦。
20、 可见凡事皆有两面性,诸葛亮到东吴吊孝,表面上显摆自己,显示自己有勇有谋,其实则种下东吴攻打荆州的祸根,为关羽日后防守荆州带来巨大的隐患。
21、此事,刘备、诸葛亮自是心知肚明,如果和东吴闹翻,甚至对抗,定会于己不利,还可能被曹操把孙刘都灭了。为今之计,就此机会去东吴吊孝,来缓和修复两家的裂痕,来保证联盟的存在,使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