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经典语句网
菜单
经典句子 伤感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励志句子 网名大全 精选文案

卢梭的著作文案汇编60句

来源:经典句子 发布时间:2023-12-02 11:18:18 点击:59次
经典语句网 > 经典句子 > > 卢梭的著作文案汇编60句

卢梭的著作

1、1791年7月11日,伏尔泰被迎入先贤祠,当时国王出逃瓦伦被截回没几天,大革命正经历一个特别混乱的阶段,而伏尔泰的第二次加冕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完成的。

2、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要依从学生要求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还要适当地让学生经受挫折,因为勇于面对挫折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如果处处对孩子呵护有加,他们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会独立成长。

3、  卢梭提出:在自然状态(动物所处的状态和人类文明及社会出现以前的状态)下,人本质上是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noble savage)。好人被他们的社会经历所折磨和侵蚀。而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不幸的继续。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 1750)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他总结得,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

4、①卢梭多病,经常依赖医生。参看“忏悔录”。

5、不过我们需要事先指出,托克维尔并不是“民主万能论者”,相反,他着重的是民主时代来临的不可避免性及其结果的多重复杂性。事实上他预见到他对民主的分析既可以被用来辩护民主又可以被采用来反对民主,因此说他自己毋宁怀有一种双重目的,即希望那些拥护民主的人不要把民主想得那么美好,而那些反对民主的人不要把民主想得那么可怕,如果,“前者少一些狂热,后者少一些抵制,那么社会或许可以更和平地走向它必然要抵达的命运终点。”(Tocqueville,SelectedLettersonPoliticsandSociety,ed.byR.Boesch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p.98—100) 

6、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既然疾病的来源那么少,因此,几乎不需要药物,尤其不需要医生。在这方面,人类的情况并不逊于其他各类动物的情况。从猎人那里我们不难了解,他们在打猎的时候,是否遇到很多有残疾的动物。他们曾经遇到不少的动物受过严重的创伤而已很好地结了疤,有的曾经折断了骨头甚或肢体,但它们的痊愈并不是由于外科医生的治疗,而是由于时间的经过,除平常生活外,也没有任何生活上的护理,同时,它们也不曾受过手术的痛苦和药品的毒害以及忌食的折磨,但它们的痊愈还是同样完好。总之,无论精良的医术,对于我们能有多么大的效用,但总可以断言,害病的野蛮人,虽然无人照管,除把希望寄托于自然外,别无指望,可是另一方面,他们除自己的疾病外,也别无畏惧,这就往往使得野蛮人的状况优于我们的状况。

7、就这样,鲁滨孙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8、第一个真理是,应该给予人性具有的独立才能以一切展现的机会;第二个真理是,人只能在其本性范围之内施展他的才能。

9、或者用来提升革命战争的士气,尽管这对一个如此缺少爱国主义色彩的作家来说几乎荒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所有高贵的心灵而言祖国都是珍贵的”);

10、现在,先贤祠仪式的组织者做了这样的规划,在伏尔泰的遗体从修士们那里被夺过来之后,就缓慢向巴黎进发,并在巴士底狱的原址上逗留片刻,他的棺椁被放置在一个堆起来的土丘上。随后,四匹白马拉着装载棺椁的大车穿越城市,并在一些象征性的地点停留:植物亭,按当时一些小册子的说法,那位被宪法羞辱的国王和凯旋的公共舆论之王的对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夏尔·维莱特公馆前,这里的戴蒂尼会修士(Théâtins)码头变成了伏尔泰码头,附近的圆形剧场上可以看到卡拉斯小姐们站在了显眼的位置;再就是停在了民族剧院,以向这位《布鲁图斯》(Brutus)的作者致敬。最后,遗体被隆重安放在先贤祠,这几乎是将伏尔泰曾经梦想的人类典范赋予了宗教般的神圣性,而他本人就是主张伟人高于国王和英雄的理论家。

11、这部著作的激进原则和深刻哲理,对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后来的许多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2、对于希望了解卢梭著作中某一专门领域的读者来说,当然可以直接去阅读该领域的作品。比如,对植物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植物学通信》,对语言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论语言的起源》。对于仅仅想略微了解卢梭思想(而不试图深入理解卢梭思想全貌)的朋友,不妨挑选卢梭最著名的一两本作品来读,尤其是短小简练的《社会契约论》(或者再加上同样简短又优美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不过,如果是政治哲学专业的学生,或者是想要细致深入地理解卢梭的读者,以上的阅读方法则太过零散而无章法,因而必须做更系统的阅读,并配以二手文献的阅读。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就以这些读者为目标受众,梳理一下如何系统地阅读卢梭。

13、但相比于作为反基督教的伏尔泰形象,这个主题出现得要少一些:仿佛反民主的伏尔泰形象因为一场戏剧的影响而被平衡了,因为剧中欢呼的奴隶们是在向最微不足道的平等暗示致意。同样地,作为1790—1793年最受欢迎的剧目,《布鲁图斯》也因被视作共和主义的悲剧而让人忘记伏尔泰对开明君主的殷勤。

14、《致博蒙书》、《对话录:卢梭审判让·雅克》、《致达朗贝尔的信》、《文学与道德杂篇》(“经典与解释”中的文集,收录了卢梭许多的短篇作品)、《植物学通信》、《论语言的起源》等等。其中前三篇相比于其他诸篇,一般被认为更重要一些。

15、剩下的这些就无所谓阅读顺序了,可在读完第二梯队的七篇后阅读:

16、(日) 小津安二郎∣著 田中真澄∣编  周以量∣译

17、福歇认为,伏尔泰这个“普通的绅士,城堡主,有教养的人”的文字之下流露的始终是轻浮、无常、尖刻、无视平等的形象,一句话,他是个贵族(aristocrate),尽管这是所有标签中最不适合伏尔泰的。

18、(24)MauriceCranston的卢梭三部曲:(1)TheEarlyLifeandWorkof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54(2)TheNobleSavage,1754-1762(3)TheSolitarySelf:Jean-JacquesRousseauinExileandAdversity

19、“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善的,罪恶的社会环境使人变坏、变恶。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服从自然的法则,遵循儿童的天性,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他们分阶段进行教育。塑造儿童成为“自然人”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的。

20、1778年3月30日,在戏剧《伊琳娜》(Irene)再度上演时,人们在剧场里为伏尔泰的胸像戴上了王冠,当时他还在世;可以认为这是法国大革命的起始日期,是一个不为国王加冕而为文人祝圣的时代的开端。

21、公号ID:cheerspublishing

22、(7)马斯特,《卢梭的政治哲学》(RogerMasters这本作品篇幅很大,卢梭的主要作品几乎都涉及到了,虽然带有施派色彩,但被认为是施派中尝试与主流学界对话之作)

23、(19)TracyStrong,Jean-JacquesRousseau:ThePoliticsoftheOrdinary

24、(5)恩斯特·卡西勒,《卢梭问题》(ErnstCassirer是新康德主义的大家,他的卢梭解释当然也康德色彩很浓)

25、继“轻与重”文丛,六点图书近期推出了0版的“快与慢”书系。

26、《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出版的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27、家庭教育的进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在《爱弥儿》中,卢梭所倡导的家庭教育原则包括:

28、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也许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开头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本书于1762年出版,当时无人问津,但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29、家庭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把儿童培养成独立自主、善于生活的人,而且要求儿童在学会生存,懂得自爱的前提下,把自爱之心扩展到爱他人、爱整个人类。

30、在议会辩论中,很少有明确表示大革命受惠于伏尔泰的举措,甚至引用他的著作、提到他的情况也很少见。在关于教会财产的辩论中,人们对伏尔泰只字未提,虽然辩论的基调是伏尔泰式的,加拉(Garat)在发言中也有不那么隐晦的暗示,但他竟然是要否认这个问题与“新哲学”无关。贝尔加斯(Bergasse)关于司法权的报告中也没有提到伏尔泰,但报告中全都是伏尔泰思想中非常看重的措施,如预审的公开性和法官的责任制。

31、最后可以指出,严格的计量方法表明,提到伏尔泰的次数随着大革命的进展而不断下降。R.加利亚尼曾仔细翻阅17171793年的4500份小册子,他注意到,1791年伏尔泰被提到的频率比卢梭更高,这很可能是因为攻击天主教的缘故;1792年这两位作家大体持平;1793年卢梭超过了伏尔泰,而且,总的来说,提到他们二人的总次数在逐渐减少,好像大革命已经越来越不需什么庇护人了。

32、“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的事情”。儿童只有凭借自己的力量满足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33、《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

34、昆廷·斯金纳、查尔斯·施密特主编《剑桥文艺复兴哲学史》

35、通过卢梭自己无法澄清的神秘方式,他周遭世界的意义改变了:然而,自我却感到自己完好如初,它执拗地追索自身的恒久不变。解释性妄想使卢梭在环顾四周时只能看见无尽的黑暗与戴着面具的脸孔。一切事物都获得了一种威迫的、监控的、龌龊中伤的意味;由此,让雅克的所有言行都变得不当和虚假:它们在回应一种想象的威胁。可是,无论卢梭的谬误多么深痼,无论他给予自己的最终“报偿”的意象多么天真,无论他为了自我申辩而针锋相对地构造的理据体系多么脆弱,我们始终都能听见一种语言,它以其美妙的旋律抵偿了他的谬误。在那狂热自称清白无辜的言语本身当中,在那密密麻麻写满了一行行工整字迹的纸页上,在他不厌其烦地重复使用的充满怨毒之情的字词里,面纱以及交流之不可能性始终在场。因为,这织成面纱的言语同样在诉说着一种透明;尽管没人知道它的力量源自何处,但它依旧化身为拍击着湖岸的碧波、如水晶般明澈剔透的涌动:揭去面纱的存在依稀显现,这是一个唯有澄明之境的时刻——一个超脱时间之外的时刻。

36、快,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作为;慢,则是少数人的自觉理想。

37、路易·勃朗也有类似的划分,稍有区别的是,伏尔泰占统治地位的阶段是制宪议会时期,随后他丧失这一地位,但热月九日之后又得以恢复;在伏尔泰的两段统治之间是卢梭短暂的反个人主义的中间统治期。但奥古斯特·孔德的划分不一样:伏尔泰对大革命的权威性只持续了吉伦特派统治的那八个月;接下来是狄德罗的时期,这是孔德主义者眼中真正的幸福时期;最后到来的是卢梭时刻。

38、继17世纪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即将到来的时期。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凭借封建王权和神权对第三等级施加沉重的压迫,使整个第三等级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扩大,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种无权状况了。反对封建压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这要求。

39、或者用以歌颂自由(“我的心中镌刻着自由,对国王心怀憎恶”);

40、“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实践是孩子获取知识最好的途径,通过实践孩子能够深刻的理解知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41、这里应该特别指出,托克维尔本人来自法国一个显赫的贵族世家。他一生的全部思考实际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即如何看待法国大革命全面摧毁欧洲贵族体制这一巨大历史事件。托克维尔一家事实上与法国大革命有不共戴天之仇。托克维尔的曾外祖就是在革命恐怖时期挺身而出为法王路易十六担任辩护律师,从而被全欧贵族奉为偶像的著名法国贵族领袖梅尔歇布(Malesherbes),辩护失败自己被送上断头台,连同托克维尔的外祖父也被一并处死;托克维尔的亲生父母则在新婚蜜月时期被革命政府逮捕判处死刑,仅仅因为在等待处决时雅各宾专政倒台才虎口余生,但托克维尔的母亲已经为此而终生神经惊恐。托克维尔从小的家庭教育氛围因此充满憎恨大革命以及缅怀被处死的国王的气氛。 

42、并且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其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

43、其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如何理解天性,如何让孩子顺着其天性发展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在白纸上留下烙印,这一笔下去,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涂鸦一片,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因此,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自然的锤炼。

44、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45、《爱弥儿》全书分为五卷。第一卷主要论述自然教育的作用及2岁前婴儿的教育理论。第二卷论述童年(2-12岁)的教育理论。第三卷论述少年(1215岁)的教育理论。第四卷论述青春期(15-20岁)的教育理论。第五卷论述青年教育理论以及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主张。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其中,卢梭

46、(18)JohnWarner,RousseauandtheProblemofHumanRelations

47、伏尔泰的凯旋曾经确定了自由革命的基调,但是在那之后,是否清理了场地,以迎接更契合平等革命的卢梭统治时期的到来呢?

48、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主动的承担责任,要做有道德、充满爱的父母,在人生道路上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博爱的人。

49、让我们最后再来看一眼这个写作《遐思录》的人。他栖身于一块虚空之地、一个社会关系全然阙如的无足轻重之境——它介于人类世界的敌对黑影与尚未到来的最后审判之间。刺骨的寒冷向他袭来。他无法心甘情愿地将他的位置彻底让与虚空,他无法在沉默中成为他自身;于是,他必须写作,必须自言自语,否则他的意识将不再面对任何对象。只要他开口说话,他就能保有一种确信,即他最后的那一点自由并未被剥除,而那些恶徒也始终被他隔绝在外。这最后的自由不再是行动与能动性的本源;它不过是对内心安宁的追索,对无论如何都要拥有的言说能力的追索。

50、自然教育原则、节制自由的原则、平等原则、协调一致的原则,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51、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弊端。独生子女家庭的居多导致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多的溺爱,使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自私自利的现象明显。同时,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忽略孩子的道德品质发展。单亲家庭的不断增加,也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等等问题。

52、让·德·拉爱特(1593—1649年),荷兰地理学家、博物学家和语言学家,曾编纂“新世界”又名“西印度群岛纪事”一书(1625年)。1640年译成法文。

53、(澳)帕特里克·怀特∣著 胡文仲 李尧∣译

54、托克维尔对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之一由此就在于他不像以往那样单纯把民主看作一种政体形式。他突出地强调了所谓“民主”远非只是一个政治范畴,而同时甚至首先是社会、文化、习俗、家庭、婚姻,以至知性活动方式、感性生活方式、及基本心态结构等人类生活一切方面的普遍性范畴。《民主在美国》下卷由此详加分析民主即“各种条件的平等”对知性活动(intellectualmovements)的影响(第一部分),对情感方式(sentiments)的影响(第二部分),对民情(mores)的影响(第三部分),以及所有这些社会文化方面的民主化将会对政治产生的反影响(第四部分)。确切地说,托克维尔是把民主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来分析和考察的。也正是这样一种考察视野,使他特别敏感地指出,民主将永不会在某一阶段或某一领域就停步不前,而将成为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永无止境的挑战过程,如他以揶揄的口吻所言:“难道谁会以为,民主在摧毁了封建制度和打倒了国王以后,就会在中产阶级和有钱人面前退却?” 

55、达朗贝尔是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的主编之卢梭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两人同一营垒,却在1758年打了一场笔仗。本书将两位学者的文章一并译出,帮助读者能够对照阅读,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双方不同的观点,从中得出可供我们思考的话题。

56、简言之,托克维尔所谓“民主”的对立面是指“贵族制”,而非泛泛与专制相对而言(事实上托克维尔认为中央集权乃是民主时代的基本倾向,参见本书下卷第四部分)。他的所有论述因此都建立在一个非常基本的分析架构上,即民主制与贵族制的相反。在托克维尔看来,正是这种作为与欧洲贵族制相对立意义上的“民主”,才是西方现代性最根本的特征或最根本的问题性所在。因此他把“民主”主要看成是一种“现代”特有的状况,认为古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都不是民主制,而只是“贵族共和国”。因为就所谓“古代最民主的”雅典而言,“公民”本身就是一种特权的标志:“35万以上的总人口中只有2万人是公民,其他都是奴隶”;而在古罗马,所谓“大户”(patricians)和“平民”plebeians)的斗争在托克维尔看来只是同一大家庭内部之争,因为“他们全都属于贵族阶层”。他因此强调,古代所谓的“人民”本身就是指贵族,其含义与现代所谓“人民”乃截然不同。   

57、卢梭的文艺创作强调歌颂大自然和突出人的纯洁感情的特点。在《新爱洛伊丝》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58、第一梯队(1):《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二论”)

59、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匠,母亲在生下他一周后便去世了。卢梭10岁时,父亲因和一个军官发生冲突而被迫逃出法国的里昂,他遂由舅父抚养,并在一乡村教师那里接受了两年的教育。16岁以后,卢梭开始了流浪生活。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华伦夫。在华伦夫人的帮助下,他系统地读了很多书籍,并在文学和音乐方面大有长进。1740年,卢梭离开华伦夫人,并被人介绍到里昂的马布里家中担任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从而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1742年,他来到了巴黎,先后结识了狄德罗、霍尔巴特、达朗贝和格里姆等启蒙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全书》的撰写工作。1749年,他撰写了《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一文,认为文明的进化亵渎了人类善良、淳朴的天性。1755年,卢梭又撰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明确指出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身份不平等的起源。1761年,他出版了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该书立刻轰动巴黎,成为人人争看的畅销书。1762年,他出版了政治学史上的经典著作《社会契约论》与教育史上的重要著作《爱弥儿—论教育》(EmileOnEducation)。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卢梭提倡民主、否定王权神授论的政治观点,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提倡回归自然、反对经院主义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后来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本书的出版使卢梭顿时成为大家争议的中心,并给他带来厄运。其中,《爱弥儿》被法国当局视为异端邪说,下令查禁、焚毁,卢梭也被视为罪犯遭受通缉,不得不逃亡国外。此后,他一直写文章在舆论面前为自己辩护。1764年,为了回击他人的抹黑、争取后人理解,卢梭开始撰写自传体著作《忏悔录》。1770年,卢梭重返法国,在巴黎附近的乡村定居。1778年,卢梭病逝。尽管卢梭死时穷困潦倒,死后却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受人膜拜。1791年12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并题以金字——“自由的奠基人”。

上一篇:雷人经典搞笑语录大全文案汇编68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经典句子

  • 叔本华著作文案汇编76句
  • 体现诚信重要性的名言警句文案汇编33句
  • 微信女生喝酒的昵称【经典网名63个】
  • 为祖国自豪的名言警句文案汇编49句
  • 关于礼貌的谚语歇后语文案汇编27句
  • 超好听又伤感的昵称【经典网名43个】
  • 最吸引顾客的10大赠品文案汇编69句
  • 用喜出望外的意思写一句话文案汇编85句
  • 好听的两个字女生昵称【经典网名86个】
  • 陈景润最经典的一句话文案汇编51句
  • 给好朋友的备注沙雕的昵称【经典网名59个】
  • 关于星河的王者昵称【经典网名145个】
  • 赞美读书的美句文案汇编54句
  • 仙气到爆炸的昵称【经典网名96个】
  • 致自己一段正能量的话早安文案汇编47句
  • 太宰治的正能量句子文案汇编45句
  • 经典句子相关栏目

    推荐经典句子

  • 春节拜年语贺词大全文案汇编45句
  • 葬爱家族网名文案汇编81句
  • 两字词语及解释200个文案汇编20句
  • 深夜电台情感独白稿子文案汇编52句
  • 陆小曼水性杨花到何种程度文案汇编85句
  • 外甥打灯笼是什么生肖文案汇编15句
  • 很黄有内涵的id文案汇编9句
  • 关于夏天的句子10字文案汇编62句
  • 最新经典句子

  • 卢梭的著作文案汇编60句
  • 雷人经典搞笑语录大全文案汇编68句
  • 体现诚信重要性的名言警句文案汇编33句
  • 为祖国自豪的名言警句文案汇编49句
  • 有就有造句文案汇编33句
  • 关于礼貌的谚语歇后语文案汇编27句
  • 最吸引顾客的10大赠品文案汇编69句
  • 用喜出望外的意思写一句话文案汇编8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