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2、下雨隔牛背,鸟湿半边翅;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
3、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 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4、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5、天气预报:中元节这天下雨,有什么预兆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
6、这句谚语,是老祖宗经过长期观察总结积累出的经验。有两种看法,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7、成不成酒两瓶,就不就吃块肉(指提亲先谢媒人)。儿娶媳妇满屋红,闺女出门满屋空。娶妻娶妻,煮饭洗衣;内助内助,纺花织布(指女主内)。要吃吃个大鲤鱼,要嫁嫁个大女婿。
8、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9、长⾍过道,下⾬之兆,蛤蟆哇哇叫,⼤⾬就要到。
10、还有谚语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也是讲小雪节气如果有雪,就预示着明年庄稼长势好,为“瑞雪兆丰年”;反之就是“小雪不下雪,来年长工歇”,如果不下雪,会出现持续干旱,来年连打长工的人都没地方做工,只能休息,
11、谚语:“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怕七月十五下雨?一起畅谈交流,探讨分析。“惊”:不是惊吓之意,在这里寓意为担惊受怕,也就是害怕的意思。“七月半鬼”:也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通常被人们俗称为鬼节,是鬼魂游荡的日子,而且容易侵袭人身,给人们带来危险。可是人们反而不怕鬼,更怕这天出现降水,为什么?
12、“七月十五定旱涝”:通常,可以根据这天天气情况,预测下一阶段天气变化,确定秋天旱涝情况。我们再回头看看谚语解释就明白了,刚才我们看到谚语说:“七月半晴,还有八月干”,也就是说七月十五这天晴,秋天还要继续干旱少雨。还有农谚说:“七月十五落一沟,毛毛细雨滴到秋”。如果这天下雨,那么淅淅沥沥下一个秋天。
13、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
14、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
15、五个月韵律测气候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五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16、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立秋三天遍地红(指高粱成熟)。忙种收大麦。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九月分别是核桃、梨、柿子的收获期)。
1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春天谚语
18、从小看大,三岁至老。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出声。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妈子”下假神(“师妈子”即巫婆)。胡芦头,胡芦头,先装瓦屋后装楼,末了还能装人口(胡芦头指吸鸦片的工具)。家贫出孝子,惯养不成龙。家有千顷田,不如子孙贤。娇养无孝子,棒头出孝郎。久赌神仙输。粮食入了囤,赶快去捣粪。年年防贱,夜夜防贼。人大心开,树大自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窝窝头,沾辣椒,越吃越添膘。小来偷针,大来偷金。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要想过得好,鸡、鸭、猪、羊满院跑。有钱多买粪,无事少赶集。
19、这句话说的是早晨如果下雨的话那么当天就回晴天,意思是下雨时间长不了;不过如果是晚上下雨的话一般就会下一晚,雨水会下的比较久,不同时候下雨下雨的时间就不一样了。
20、蚯蚓出洞——地面潮湿柔软,蚯蚓会爬出地面,表示天将下雨之征兆。
21、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春天谚语
22、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23、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可谓泾渭分明,旱涝明确。根据中元节这天的阴雨情况,可以判断秋天旱涝现状。当然,这是人们长期劳动实践所得的谚语,有一定地域性和时空性,朋友们一定要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24、《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25、猴子的尾巴除了具有一般尾巴的作用外,还是一个调节自身体温的巧妙的生理器官。松鼠和狐狸的大毛尾巴,用以行动时稳定身体和天冷时御寒。
26、动物对下雨的预报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27、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预示下雨的谚语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28、谚语:“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意思是说,立秋节气这一天出现降雨,那么会有两种结果。如果立秋这天下雨后,后面是干旱少雨天气,则容易引起秋天严重的干旱。如果立秋这天下雨,后面天气阴雨出现,往往会造成秋季阴雨连绵,甚至会造成洪涝灾害。
29、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30、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下雨谚语
31、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32、老话说的好!说:“七八两月有三抢,抢收抢插又抢管”。可见,到了农历七月八月,就是秋收大忙时节了,人们忙着抢收抢种粮食作物。可是,天气变化影响着秋收冬藏,丰收与否,是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33、实际上,在农耕时代,没有准确天气预报,这些农谚俗语还是有一定的指导和预测意义。
34、三个月韵律测气候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作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三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⑴“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⑶“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⑸“春雪百日雨”。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
35、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预示下雨的.谚语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
36、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37、看雨测天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38、看雾测天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39、老话说:“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节气到了,太阳已经到达南回归线,白天最短,天气也越来越冷。冬至,在民间不仅是节气,还是重要的节日,素有“冬节”之称,也叫大冬或者小年等等,北方多吃饺子,南方多是汤圆,这也是个传统佳节。在农耕年代,其重示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