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我”对社戏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4、例1:“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5、译文: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戴着高帽子,留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黄鲁直在他的左边。苏、黄两个人在共同欣赏一横幅的书画卷子。苏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画幅的左端,右手指着卷子,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佛印特别像弥勒佛,敞开胸脯,露出乳房,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他平放着右腿,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左膝支起来,挂着念珠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6、明确:朦胧,在课文中指月光不明亮的样子。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其余词的解释可参阅课本注释)以上这些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7、在我们第一次第二次约会时,迪夫很认真地问我很多关于我优秀的交际舞的历史,我最后坦白我只知道吉特巴舞。
8、 在舒缓的音乐中,展现几幅景色唯美的画卷。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画儿美吗?(学生:美!)教师继续提问:美在哪儿?(学生:景色优美,寓意人们的生活美好。)
9、 ——臧克家
10、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11、教学方法:情境朗读法、探究揣摩法
1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呜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13、第二部分(5—29):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14、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5、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热烈
16、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17、 体会诗中作者真挚炽热的感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
18、引导讨论第三段的记叙层次。明确:这一段写晚上乘航船到赵庄去看戏,是课文的中心部分,写得具体、生动,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五个层次(分行板书):
19、 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20、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21、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22、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23、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
24、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25、 本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26、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
27、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婉转,悠扬”;
28、(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的。)
29、冰凝儿 清心静走 子燕 芦国柱 忘川 风清杨优(三题)
30、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基础知识+导学案+教案+PPT
31、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国记》中,当船行中琉边境时,沈复以55个字简洁生动地记载下在钓鱼岛领域祭海的场景:“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十五日午刻,遥见远山一带,如虬形,古名琉虬,以形似也。”
32、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