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是纯任自己而然、自然而然。既“道”是物质性的、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是寂静又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的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
2、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如果不懂得低调从事的话,就很难守住了,一方面是外人垂涎,另一方面是自己和子孙,容易“富贵而骄”,骄奢淫逸,就给自己的家族埋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比较完美了,就要懂得功成身退,这样才能善终,亢龙有悔,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3、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期间充满了主观的看法与独断的判断,因此也引起无数的言辩纷争。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道德经》
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的十大名句)。
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1、(译文)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12、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14、人要向地学习,地要向天学习,天遵循规律,规律纯任自然。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9、祸莫于不知足 意义:告诉人们不知足会带来很大的祸害 ——李耳 《老子·四十六章》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22、注: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23、·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道德经》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2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道德经》
2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0、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31、说好听的话,是可以得到人的好感,但是只有把事情做得漂亮,才能真正得到一人的真心认同。
32、大意:让我们合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也是生长于细小的萌芽。而九层的高台,也是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也是从我们脚下的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好高骛远。
33、(译文)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34、知道别人的叫做机智,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战胜自己的才是刚强。有成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说一个成功者不关要善于了解别人,更要善于了解自己。
3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8、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
3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40、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4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3、《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45、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4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7、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48、(译文)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4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5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2、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5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4、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5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6、(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5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 《道德经》
58、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
5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0、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6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