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2、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佛经中的经典语录佛经中的经典语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心有住,(经典语录)则为非住。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所作福德,不应贪着。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经典语录摘抄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卢思浩
3、痛恨一个人四年比喜欢一个人四年更加厉害。喜欢只是一种惯性,痛恨却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才行。
4、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5、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解析:菩提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净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六祖坛经》解析:佛家主张,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佛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坛经》解析:禅家的真谛便是——自性本清净,只待明心见性。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解析:其实说的是:不着相,不动心。
7、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于睡眠,无有昏昧;四者不为群d;言无益事;五者不以无德而自称誉;六者不与恶人而为伴d;七者乐于山林闲静独处。
8、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9、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10、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佛经名句及解析)。
11、5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需心药医。心若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
12、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3、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世上一切众生,从无始劫前以来,生死交替轮转,在六道里轮回受苦,皆是因为不明白自己内心的清净自性才是最真实的东西,即明心见性、清净佛性,反而执迷于颠倒妄想、是非分别,执着于各种虚妄假相,没有见到清净自性,故而在不断生死轮回,无法跳出三界、究竟离苦得乐。
1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15、解析:念念流动即是道,而不是一念不生。不拒迎,念即流动。
16、人和植物一样,有一个成长周期,不可能今天发芽,明天就结果。老子
1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8、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19、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六祖坛经》
20、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3、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4、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不再需要了,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背的非法呢?
25、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26、勇敢的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才能学习并进步。勇气只是多跨一步超越恐惧。抱怨自己没有机会的人,多半没有勇气冒险。
27、你一再地委屈自己,只是因为你不想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卢思浩
28、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9、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也不能说我两手空空。海子
30、。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3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2、《六祖坛经》里也说道: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念头、修心,这颗心本来清净,但人们却执着于功名利禄、钱权名利,在各种欲望假相前心生妄想和迷惑,故而烦恼、痛苦不断。如果我们能够安住身心,内心究竟清净,心净则智慧显现。
33、愚人向远方寻找快乐,智者则在自己身旁培养快乐。
34、3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35、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36、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37、或有人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燃,日出须臾没,月满已复缺。尊荣豪贵者,无常复过是。
38、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39、1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4
40、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1、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42、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43、南怀瑾: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44、15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不闻是清净,不看是自在。
45、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佛语有云:九九归终成正果。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以音求我,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46、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佛语经典禅理语录,欢迎阅读查看。
47、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48、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49、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六祖坛经》
50、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51、解析:若见世间过,即说明自己动了心、着了相,也失了慈悲之心。
52、真心应物,不生分别。佛教经典语句哈佛经典语录如果今天不走的话明天就要跑。
53、 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54、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55、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
56、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57、你的人生想要什么?你能付出什么作为回馈?成功的人只想自己要的――而非自己不要的。不要管过去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将来要做什么?
5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59、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0、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佛曰:“寻找自我。”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61、这个世界不是单为我一个人而存在的,没有道理要求这个世界处处为我显现出周到与温馨。
62、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3、佛经经典名句,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64、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65、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6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67、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68、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
69、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70、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
71、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72、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73、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74、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7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76、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77、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78、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79、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80、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81、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8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83、本来我要用这10元钱念书,当个医生、律师,但为了世界和平唉!
84、我是不是来晚了,错过了什么好戏呀。我好不容易从医院里跑出来,给护士抛了无数个媚眼,也算出卖了色相了吧。
85、我的研究当然欢迎批评指正,但希望能在通读了我的论著后,点穴点到穴位上。
86、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87、不如以慈心回向于菩提是福为最胜无量无有边。
88、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89、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韩寒
90、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9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92、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