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奈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表示没有办法。
4、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腊八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从字里行间跳出来,香喷喷、甜腻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
5、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但汤圆是我最爱吃的,你们呢?《腊八粥》第一段仿写作文篇13出口成章的小孩子,会洗衣做饭的大孩子,满头白发的老孩子,一提到糖醋里脊,谁不是嘴里立刻生出一种酸甜可口,酥脆多汁的感觉呢?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
6、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7、“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8、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16-17自然段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9、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10、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梳理了课文的内容,重点品读体会了八儿等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八儿的心情发生着变化。
11、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12、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13、我最爱吃小麦做成的包子。包子就是小麦做成的面皮,里面包的馅,起源于四川。相传由三国时期蜀汉诸葛亮发明。包子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
14、手无寸( )证如( )清水( )而不( )事求是
15、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
16、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
17、红烧肉是热菜菜谱之以五花肉为制作主料,红烧肉的烹饪技巧以砂锅为主,红烧肉是一道著名的本帮菜,充分体现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口味属于甜味。红烧肉肥而不腻,没有人不喜欢那诱人的香味,除非是回族或天生就不爱吃猪肉。
18、(1)拟人 (2)反问 (3)反问
19、这种蕃茄鱼是用黑鱼,西红柿,豆芽等原材料烹饪而成的,每次吃蕃茄鱼我都会把满满一盆的鱼吃的干干净净,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喜欢吃蕃茄鱼。无刺是蕃茄鱼的特别所在,说着说着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赶紧点上一盆解解馋!《腊八粥》第一段仿写作文篇18说起酸菜鱼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每当姐姐做酸菜鱼时,我就会在旁边看。首先,将处理好的鱼,鱼头扔掉,并把鱼骨剔出,腌制好之后留着备用。再往锅里放上油,把酸菜和辣椒一起炒,并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熬,最后将鱼骨捞出,放上准备好的鱼片,扯几撮香菜,撒一些白芝麻就可以出锅了。
20、之后立刻把缩了水的五花肉放进去,迅速翻炒至五花肉每一面都裹上了糖,接着放入适量的料酒、老抽、蚝油、八角、及葱花姜片,之后翻炒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来没过五花肉,再加少许盐。
21、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
22、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23、(洋车)即人力车。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相连,主要用来载人。
24、“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25、默读课文2-17自然段,想象八儿的馋样。概括梳理:课文具体描写了八儿等粥过程中的哪几个具体的场景?
26、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7、想粥。9—11自然段,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从妈妈的话中体会妈妈对八儿十分宠爱。
28、知道了红烧肉的营养,以及适宜人群,接下来我就说一下红烧肉的简单做法吧!做红烧肉的主料是五花肉,调料有姜、大葱、八角、香叶、花生油、酱油、白砂糖、盐、味精、红糖。虽说这红烧肉的用料相当简单,整个制作工序却有些复杂,而且比较浪费时间。但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若没有这么多时间耗下去,那这红烧肉的味道可不正宗:料酒浸15分钟、大火煮30分钟、小火炖60分钟、铁锅收汁30分钟。
29、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30、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31、A 解析:B项中,“沧海桑田”的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该词在本句中属用错对象。C项中,“不厌其烦”的意思是不嫌烦琐与麻烦,很有耐心。该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中,“无可非议”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该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故选A。
32、八儿美妙猜想中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
33、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34、(20潍坊)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5、(2)既然都是“知道的”“常见的”“不消说的”“如他所猜的”……八儿为什么还看得如此仔细呢?
36、部编版1-6年级(下)类文阅读(含答案)可打印
37、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38、④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为八儿实际看到腊八粥做铺垫。)
39、“叹气”“嘟囔”把熬煮腊八粥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突出了八儿的可爱与嘴馋。
40、青山、白鸟、绿水、行客,任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然而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41、课文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42、①“靠着”、“斜立”、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
43、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44、这就是我心中的美食,你呢?《腊八粥》第一段仿写作文篇4满地跑的孩子,能骑自行车的大孩子,已经有了驾驶证的老孩子,说起火锅,谁不是嘴里就冒出了那么多味道?而且还日新月异的感觉。
45、思考与讨论:几位名家写腊八粥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呢?
46、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47、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
48、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49、学生简单交流一下自己喜欢的美食之后,动笔写一个片段。
50、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51、D.唾沫(tuÒ) 焖饭(mèn) 奈何(nài)
52、每次中午回家,我最想听到的话就是那句“今天中午咱们吃米饭。”看着淘洗干净,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米粒如同燕雏一般挤在电饭煲里面,倒入清水,不一会儿就“咕嘟咕嘟”唱起来。白色的雾气携带着米饭的香味,不经意嗅上一嗅,立即食指大动,肚子就咕咕地抗议起来。
53、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54、虎口余( )死存( )羊补( )不可( )门而入
55、本文的作者 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 》《 》、散文集《 》等。
56、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57、“叹气”“呻唤”把熬煮腊八粥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突出了八儿的可爱与嘴馋。
58、 (3)(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59、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
60、(1)拟人 (2)反问 (3)反问
61、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
62、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63、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八儿欢喜至极。
64、(2)设疑讨论:作者为什么反复写腊八粥叹气呢?
65、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66、B.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67、(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68、A 解析:B项中,“沧海桑田”的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该词在本句中属用错对象。C项中,“不厌其烦”的意思是不嫌烦琐与麻烦,很有耐心。该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中,“无可非议”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该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故选A。
69、(2)这个盼粥的场景,写出了八儿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