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
2、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王守仁100句名言)。
3、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守仁100句名言)。
4、 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有所恐惧忧患之谓也,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
5、各位客官:王阳明人生智慧100句今天是最后一篇了。要转发前,还是先收藏吧。要收藏前,还是先阅读吧。
6、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7、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8、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9、(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11、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28)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12、解释:比喻不识别事物的内在,而曲解意思的人,也比喻那些轻视别人而忘乎所以的人,另外一层意思是指,做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择手段的处世之道!
13、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14、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5、(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16、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17、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18、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0、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21、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终年走风尘,何似...
22、因为你们在平日收到了各种杂事的纷扰,不知道自己真正静心修行的功德,而想着用静坐去弥补始阶段的收敛放逸的工夫罢了。
23、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4、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
25、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守仁《双峰》
26、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27、(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28、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29、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
30、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
31、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32、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3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34、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
35、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翻山麓。晓来却问册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36、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无施不可。
37、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38、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政府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39、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40、圣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的模样。
41、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42、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43、种子树木,一定要将树木的根系培植好。修养自身的道德,就应当先培养好自己的心性。
44、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45、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46、(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47、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
48、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王守仁《王守仁》
49、人须从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50、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1、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52、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53、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