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推敲,准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2、兴邦立国: xīng bāng lì guó
3、“图书漂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
4、* 扶风诗联学会成立15周年暨第六届全国诗联文大赛8月16日截稿
5、①比较着自己和别人的分数,真是有种望洋兴叹的感觉啊。
6、(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7、(14×42×6)÷(14×32)×3=32(分米)
8、 换句话说,主观性评价不仅要关注是否说的正确,还必须关注学生表达的语言质量。当然,要提升评价效度,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高水平的评分人。如果是初次进行这样的阅读能力评价,命题者需要给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
9、 (3)思考和判断能力:能否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和经验相连结,综合判断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10、并不是说书读多了,对联就写得好,因为写对联有写对联的规律,还有个人的兴趣和感悟。但是不读书,对联一定写不好,偶尔写得几副佳联,不过侥幸罢了。读一读清代的对联,发现那些顶级的联家,胸中才学和笔底文章都是相得益彰的。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很有道理的,一副对联,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气质性格。
11、艰苦奋斗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 宝贝)精神财富。
12、此诗叙事清楚,有情有景,语言流畅,押韵合辙,却是文化垃圾。为什么?内容分量少,堆砌辞藻,重复啰嗦;看起来兴师动众,实际上空洞无物。
13、张颖《题曲阳北岳庙》联,即善于思考,将所学所查所用凝之于一联,讲历史,讲典故,讲现实,因而生动而灵活,切合此庙。
14、这份报告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15、(只列式不计算。)
16、圆锥的体积小于圆柱的体积。 ( )
17、其中有个环节是向在场的100人做调查。问题的选项一般是三个,A、B、C,那么,每个选项的人数就是百分之多少。可是主持人经常超常发挥,搞得我这数学不好的人稀里糊涂、晕头转向。有次,选择某项的有41人,主持人说“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某项”。是100的绝大多数吗?百分比是精确数字,大多数是模糊概念,但是再模糊也不能把41模糊成100的绝大多数吧。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循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的阅读能力评价中出现了大量的开放题,其主要特征是答案多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跟过去的能力知识化、答案标准化的试题相比,无疑有着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这样的开放题却给我们带来很多尴尬。
19、古小研“云”课堂|大诗人李白真的是躺在床上看月亮吗?
20、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1、皇帝永远都是皇帝,大臣们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望洋兴叹。
22、事物的主体是确定的,至于用哪个语词来称叫,那是不同立场的人自己的事。但是,我们头脑中的概念要清楚,否则,为了换一个好听的名称,却把他的本质属性给忘了,那就适得其反了,并且造成语言的混乱。为维护语言的传承性、稳定性、共同性,我们还是让可爱的“魔”继续“高一丈吧”。
23、卓有( )( ) 明( )秋( )( )( )兴叹
24、举例造句: 那厮见了,不欧个死,也有九分没气。他必然兴兵动众,拼命而来,当如何对付他,愿闻众位妙策。
25、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一眼望不到边,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说道:“我从未见过大海,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如今到了大海旁边,才知道大海如此茫茫无际,浩瀚无穷。如果不到这里来看一看,那就糟糕了,我将永远被那些有学问、有见识的人讥笑。”
26、他成绩很好,但家里没钱,别人上大学时他只能望洋兴叹。
27、( ) ( ) ( ) ( )
28、这两句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兴尽”一词高度概括了一天的游乐活动,并把其中微妙之处留给读者去想象。一个“误”字在词义上把人带进一个朦胧的境地,回味无穷。
29、(成语拼音)wàngyángxīngtàn
30、灵活:①敏捷;不呆板;②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
31、
32、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赞美故都北京的散文。因为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条理清晰而成一篇美文,并且选入高中教材。
33、如果仔细体会一下,我们会发现,“兴”字在深层可能包含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由静到动的过程;二是向上的动作;三是新动向的开始;四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完成后规模、影响很大。
34、以前有个学生写作文爱用“而”,可是不该用处乱用,该用处不用,老用不恰当。老师批语道:“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这个批语恰当精炼,有相当高的水平。
35、 “炒冷饭”和细处着眼的确是课内阅读试题的常见现象,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其实考课内阅读本身没有错,而且还十分必要。
36、 张颖的《题雨》联,我认为是她注重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结果。
37、与此类语言现象相似的还有一个说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人觉得不妥,“道”是正面形象,“魔”是反面形象,怎么负能量的“魔”比正能量的“道”还要高?这不是邪恶战胜了正义了吗?于是一厢情愿地改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实,这是望文生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要弄清楚这里的“道”“魔”,首先要搞清楚这话是谁、站在什么政治立场上说的。
38、现代科学技术发达,需要材料可临时上网搜索,甚至对仗词汇都可以上网查询,这给写对联带来极大的方便。但这不能代替读书求索,没有深厚的功底,搜不来也用不好,或只是拼积木式的将所搜资料搭配,难以成为一副好联。在现代化的今天,读书仍旧没有捷径。
39、答:乙、丙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40千米。
40、改病句 “注意”事项里,第2点是病句,请提出修改意见。(5分)
41、学校教材的性质之一就是模范性,故被称为“范文”。“范文”的要求之一就是规范、正确、准确,以便学生学习、模仿;另外还有语言、修辞、技巧等等。可是《故都的秋》中却有问题。
42、①《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3、结论就是:“中国队败了日本队”是使动句,“中国队胜了日本队”不是使动句,而是一般陈述句。两句的主旨是相同的。
44、 我以纸笔测试中问题最大的阅读题来谈谈如何设计,给需要出卷和准备应试的老师提供一点思路。
45、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北海之神)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面前,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46、王老师的月工资是2226元,按规定,超出1600元的部分,要按5%缴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每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47、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8、* “文化圣殿•人类敦煌”全国征联,6月30日截稿
49、* 轮回几幕;缩略一台。楹联同题:戏台主评刘英强
50、 ,死亦为鬼雄。
51、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52、问题出在哪儿了?出在重复啰嗦,既说了“使”,又说了“值得”,属于病句中的“杂糅”。解决方法就是勇敢的切除赘余,“使人”和“值得”二者用要么是“局势堪忧”,要么是“局势令人担忧”,既短小精悍,又表达清楚。
53、这块(开阔 广阔)的空地适合进行体育运动。
54、拼音是wàngyángxīngtàn,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5、“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__》。(3分)
56、示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57、( )( )大悟 自( )自( ) 成( )结( )
58、互文,也叫“并提”,与“分述”相对。它“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说,就是上下文意互相交错、渗透、补充,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那么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岂能因为是祸就躲避,是福就追求呢?”这是一个人幸福观、价值观的表白,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的诠释。
59、12×8÷2=48(平方米)
60、综合与应用。
61、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62、用一块长12厘米,宽8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上
63、②现实和幻想是有差距的,当你束手无策时也只能望洋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