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2、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即抓住它的精髓部分。(名人读书的方法三个50字)。
3、“八面受敌”是一种抓住一个中心、集中精力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读书方法。发明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
4、 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无相干的,也要泛览——鲁迅
5、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
6、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7、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读书名人名言精选,欢迎阅读借鉴。
8、 No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9、我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似乎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无时不刻感到信息过剩。但这是个老问题。过去遗留的典籍数量庞大而又彼此牴牾,以至于笛卡尔认为与其有书,不如无书来得更简单。
10、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11、“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12、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13、从此以后,苏轼虚心学习,日夜攻读,终于以他的勤奋努力,成为唐宋八大家之诗词造诣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14、 学习是一个把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漫长而复杂,因此,不可能一时一地将所有的知识全部内化为自身的能力,而要经过长期不断地积累,这就需要不断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践行、总结。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道尽学宗,显然孔子认为,不断地将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不断地温故知新,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每次的践行、复习总结都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学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15、韩愈读书以勤奋贯彻始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是说,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而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笔记法。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钩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这一事件和其它事件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钩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要钩玄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认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16、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17、通读:即从头到尾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18、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梁启超
19、他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20、南宋人陈善着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21、 No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22、 No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3、 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塔帕(英国)
24、一整页的篇幅,以“最后一页”的名义,只抄录了福楼拜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最后一页”却置于卷首的醒目位置,意义不言自明。
25、 No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6、人到中年,应该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家是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很重;在单位,是业务骨干,是中坚力量,事情很繁杂。但在这个社会发展日异月的新时代,不读书不学习是很难适应社会要求的,是会被社会淘汰的。所以,如何读书,让自己活的更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7、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28、“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29、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0、本书从作者、文本、书籍、读者四个方面入手,介绍了14到18世纪之间书写文字如何分门别类、编目归档,以及所有与之相关的人员和机构对文字和印刷品的领会和感受。本书无论是在文化史上还是在文化史相关的理论上都堪称力作。
3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2、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
33、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
34、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35、 No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6、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