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难道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吗?孔子积了一大德呢。也印证了孔子一直在努力实践着他的“兴灭国、继绝祀”的政治主张。人家颛臾一个小小的国家,日子过得好好的,你季氏非要把人家给灭了,这不是缺了一大德吗?这种缺德事季氏能干,你冉有和子路这样的人也能干吗?如果真干了,你猜孔子会怎样对待这两个学生呢?(论语全解)。
2、2016年在江西海昏侯墓中出土了论语·知道篇,传说中的齐论重见天日。
3、《宋史》记载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赵普年轻时做刑狱争讼之类的事,理论修养不高。后来宋朝建立,赵普当了宰相,理论水平低了可不行,所以太祖时常劝赵普要多读书。后来“经史百家常存几案”,案头常放着不少六经、史书之类的,“晚年手不释卷”,晚年的时候拿起书就舍不得放下,“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一回家就关起门,打开书箱取出书来读,一读就是一整天。等赵普亡故之后,家人打开书柜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也”。这个事在南宋王偁的《东都事略》里也有记载,不过略有初入,用“不可测”来形容赵普读书,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连家人也不知道他读的什么东西。
4、 我本来自工程队,接触多粗人俗民,我也是粗人俗民之一员。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事到如今,世界环境发生了千变万化,这句话还管不管用?我想不要武断地去做出说明,还是靠一点点地感受《论语》后去评判吧!正因为不是学院派,我写“里解《论语》”,更多地融合了我自己的感受。无学者之严谨,但有时人之真情。更多的学者把《论语》神话了,我让我一起工作过的穷兄弟,能理解《论语》,把《论语》从神坛上拉下来,仅此而已。自然也不怕学究们穷追猛批。老祖宗的东西不仅仅是用来继承的,有时也是需要用来批判的。抱着老祖宗的一切不放,不是理性的态度。
5、朱熹《论语集注》卷七:节之以礼,和之以乐。
6、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三个月进食不知肉味,说,“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
7、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8、诗就是《诗经》,礼就是周礼,是文王、周公立下的那一整套行为准则、规章制度。因为诗经是偏向感性的,礼则是理性的。孔子认为应该从感性部分先激发起人的志向,这叫做“兴”,而且诗经里有大量的语言材料,可以使人学会表达。有了语言基础,又树立了志向,就可以去学习“礼”的那一套规则。
9、《儒藏》精华编第105册已于2008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册包括经部四书类论语之属的五种书:北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南宋张栻《癸巳论语解》(存目,见《儒藏》精华编第233册《张栻全集》)、明刘宗周《论语学案》、清宋翔凤《论语说义》和康有为《论语注》。
10、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道德经》里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个东西就叫做道。道是不会变的,不依赖任何事物而存在,所以叫“独立而不改”,而道的运行是怎样的呢?周行而不殆。变化不停歇叫做“不殆”,循环往复叫做“周行”。那么这个“周行”的规律在哪里呢,就在《易经》里。
12、(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三:质犹干文犹华也。
13、[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14、 (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