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李清照又说,词是在唐末的时候兴起的,有很多优秀的词牌,但是在李清照看来,这些虽然很优美,但因为正是亡国,所以都带着些亡国的悲伤,所以也不算上品。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五代的词都给否定了。
2、这是一篇理论文字,同时也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秀散文,文章选材精审、构思缜密。全文有主有次,有点有面,有详有略,各得其宜。其语言生动准确,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一般。文中赛歌轶事一段,写得跌宕起伏,生动传神,饶有风趣。文章开头就引述这么一个故事,不仅能突出“词必协律”的重点,而且也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之妙。在下面的行文中无论是叙事、写入还是抒发议论,作者也都不是平铺直叙或空发议论,而往往采用贴切新颖的比喻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如说晚唐词风用“郑卫之声日炽”,讲五代分割局面用“瓜分豆剖”,评秦观、黄庭坚词时说一个是“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一个是“如良玉有暇,价自减半矣!”这些比喻都不仅生动别致,而且说理透辟,的确堪称传神妙笔!
3、李清照留传下来的除了词,还有诗,还有散文,如果题主都读过就会明显发现一个事实,李清照故意将三种体裁区分了开来!(李清照的词论)。
4、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5、再看诗句,人杰,鬼雄,项羽,江东,读都来都是满满的风云变色之感,块磊顿消,愤慨纵横,就连尾句那一唱三转的”不肯“二字都是百分百的固执和悲伤,哪里婉约得出来?
6、李清照是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7、找到一个博学,通学如李清照的,翻开史书,真的没有!
8、简单说来,周邦彦的地位,就是连接南北宋,引领了一代词风。
9、李清照绝对是超越时代的杰出女性,才华横溢,让男人自卑、打压。《人间词话》里面的词人除了李煜,男诗人们没有一个能超越李易安。如果女人能够活到李清照的境界,她的一生就值了。别说李清照的词在中国文学史写下来神采的一页,她婉约清丽的词风,美的超凡脱俗,她是女词人的高峰,她是卓有修养的大家闺秀,她与赵明诚的爱情,在颠沛流离的那个久远的年代,不离不弃,也值得今天人们的敬慕。她的美是内外兼修,由内而外的美,她树立了女性美的典范。
10、另一个就是词的雅化。在大众能广泛创造词之前,很多词主要是由精通音律的教坊乐工写的,虽然也许朗朗上口,但是却往往“词语尘下”,粗俗,不高雅,让人没办法读下去。
11、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一代词人”(郭沬若语),《词论》是她的理论著作。《词论》又称《论词》,乃词家论词,显示了她非凡的才识和独特的判断力。《词论》历数源流评说当今,对词体的特征作了概括而又分析的说明,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论断,第一次确立了词的独立地位。诗与词从较大范畴上讲有其相近之处,但诗、词从渊源流变上讲,毕竟是两种文体。文章以形象性的论述和对词作的具体分析,表明了作者的理论见解,即认为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抒情为主的音乐歌词样式,应当有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特色。
12、她是故意将不同的技巧,应用到不同的体裁之中。哪怕是断句,其韵味也全是盛唐杜公之韵,如”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如”南游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如果抛除作者和朝代,任何一个人无法分辩李清照诗的朝代和作者,大多数人会将之列为唐诗之中。
13、http://www.51vv.com/51vvm/share/sharem/index_51vv.html
14、她存在那个年代即是伟大,少女时代自由潇洒,得意中良人,享琴瑟和鸣,历国破家散,写“淫词”描述闺中乐趣,纤手一挥讽刺夫君胆小逃城,晚年再婚又离婚。人生浩荡,又有佳作遗世,还能以己名入史策,更有金石奉献。于当时已是独股清流,于后世可称伟!其词:小有生活点滴,有直白娇俏;大有国家责任,有磅礴大气;哀有个人情思,有如雪千层;悲有时事命运,有咏古叹今;这位词人,真实诚恳,性情坚毅,懂生活通辞赋,敢为人不为,能忍人不忍,即使因为历史的遗漏只流传下来70多首词,也能管窥一斑,朴素中见真风流。
15、(集评)陆游云:易安讥弹前辈,既中其病。(《老学庵笔记》)
16、能写出这样词作的李清照,不愧于"婉约之宗"和"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号"。李清照虽然流存至今的诗词作品不多,总共只有不到百首。而词却只有48首,有的说是49首,总的来说就是留存的作品很少。
17、《词论》对词协律可歌方面给予了特别强调。李清照认为,从音律方面讲,歌词必须协律才能合乐歌唱,因此不仅要推敲平仄四声,还要讲究发音的部位,辩明清、浊、轻、重。文中有这样一段:
18、注:文中提到的词人,柳屯田即柳永,晏元献就是晏殊,欧阳永叔即欧阳修,苏子瞻即苏轼,王介甫是王安石,曾子固是曾巩,晏叔原即晏几道,贺方回是贺铸,秦少游即秦观,黄鲁直即黄庭坚。
19、这些人最大的弊端就是不会区分很多的音律,词的音律比诗的复杂很多,他们不懂这些,所以写不出好的作品。
20、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1、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22、诗歌大意是这样的: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23、正是因为这两个重大的贡献,后世的人,对周邦彦的文学地位,给予高度的评价,才认为他最为是“最为词家之正宗”“两宋之间,一人而已”“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这个评价也不为过。
24、及至本朝,各种典章礼仪制度已十分齐备。接着又孕育培养了百余年,便开始有屯田员外郎柳永改变旧曲,创制新调,还出了《乐章集》,并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大的名声。不过他的词虽然合音律,其语言却庸俗低下。接着又有张先、宋祁兄弟、沈唐、元降、晁次膺辈相继出现,他们虽然常常有妙语警句,但却不注意词的整体美,因而显得破碎而欠浑成,这怎能称得上名家呢。到晏殊、欧阳修、苏轼等,都是学海中才学极高的人,他们创作小歌词,就像在大海中取一瓢水一样,然而这些词不过都是句子长短不齐的诗吧了,还往往不合音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诗文分平声仄声,而歌词则分宫、商、角、徵、羽五音,又分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又分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律,又分清音和浊音、轻音和重音。比如近代的《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的,如押上声则协律,如押入声,就不能歌唱了。王安石、曾巩,文章像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那么好,若作一小歌词,那么人们必定会笑得不能自持,因为不能读啊!于是可知词是有别于诗文的另一类文学体裁。可是知道这一点的人却很少。后来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出现,才开始能知道这一点。但晏几道的词苦于无铺陈叙事,贺铸的词苦于不够典雅庄重,秦观的词专门著重情韵风致,但缺少典故、史实,就如同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极其美丽、丰满、飘逸,而始终让人感到缺乏富贵人家那种情态。黄庭坚重视典故史实,但又多有小毛病,比如良玉上有了赤色的斑点,其价值自然就减少一半了。
25、李清照目前存词50多首,就文本而言,在五代北宋词坛,如果把李煜、苏轼、周邦彦作为第一流,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秦观作为第二流的话,李清照应该排在二流偏弱。但是我要说的是,李清照写得怎么样跟她能不能吐槽苏轼是没有关系的,基于李清照的词学观念,苏轼确实不符合她的审美。
26、干货放送:裘彩萍老师建议初学昆曲者检查气息(视频)
27、但是他的词在形式上却几乎近于完美。读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以特别的美的享受。
28、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8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蠢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注释略)
29、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30、(今译)词是乐曲和歌辞并重的,在唐代最为兴盛。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有一个人称李八郎的人,以善歌唱名扬天下。当时新及第的进士在长安附近游览胜地曲江举行宴会,中榜的人里有一位名士先约请李八郎,让他更换衣服,隐去姓名,穿戴破旧,神态凄楚懊丧地和他一同去宴会场所,还说:“我的表弟愿陪坐末位。”大家都不理睬他们。酒宴开始了,乐队奏起了音乐,歌手们陆续进场演唱,当时以曹元谦和著名宫妓念奴唱得最好。他们唱完后,大家都嗟叹赞赏不已。这时名士忽然指着李说:“请表弟演唱。”大家都讥笑他们,甚至还有发怒的。待到李婉转发声,唱完一曲时,大家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并围看他作揖说:“这位是李八郎吧!”自此以后,郑、卫的淫靡之声日益旺盛,流行的淫艳乐曲也日益繁多。那时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能一一例举。
31、(注释)1郑卫之声:指春秋时郑卫两国新兴起的一种长于言情的音乐,后来便用作淫靡之乐的代称。2“故有”句: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元宗乐府辞云:‘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小楼”句见李璟《浣溪沙》词:“吹皱”句见冯延巳《谒金门》词。3“亡国之音”句:《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哀以思,悲哀而愁思之意。4张子野:张先(990——1078),字子野,浙江吴兴人。宋仁宗天圣进士,工诗,尤擅词。其词语言清新工巧,颇有韵味。有《张子野词》。5宋子京:宋祁(998——1061),字子京,湖北安陆人。宋仁宗时,与兄宋庠同时中进士,人称大小宋。其词善雕琢,笔力工巧,今传《宋景文公长短句》。6沈唐:字公述,官大名府签判,有词见《花庵词选》。7元绛:字厚之,钱塘人,能词,但传世甚少。8晁次膺:即晁端礼,澶州清丰人。曾得蔡京举荐,诏至京师,适宫中嘉莲生,次膺效乐府体,填词进献,得到徽宗赞赏,授大晟乐律郎,未就任而卒。9晏元献:即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仁宗时宰相,卒谥元献。其词和婉明丽,风流蕴藉。著有《珠玉词》。10欧阳永叔: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时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其文、诗、词皆工,其词疏隽婉丽,格调较高。今传《六一词》。11苏子瞻:苏轼(1036——1101),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其诗、文、词皆工,他的词一扫五代柔靡纤弱之风,而形成豪迈奔放的词风,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今传《东坡乐府》。12王介甫: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神宗时宰相,进步政治家。其诗文均很有造诣。词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当时绮靡之风的影响。13曾子固: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能词,更善文。14晏叔原: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人。晏殊幼子。其词“工于言情”,多流露出惆怅、感伤情调。有《小山词》集传世。15贺方回:贺铸(1052——1128),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其词风格明朗雄健。有《庆湖遗老集》。16秦少游: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苏门四学士之长于诗文,尤善词。其词以情韵见长,风格近柳永。有《淮海居士长短句》。17黄鲁直: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其诗影响很大,为江西诗派代表。其词亦颇有名气。有《山谷琴趣外篇》。
32、.词要铺叙,铺叙的话,小令基本上和铺叙无缘了,晏几道这样只写小令,没有长调作品的就不行了。
33、你会突然发现,对于文学领域,没有李清照不懂,不会,或者写不出来的东西。
34、https://itunes.apple.com/cn/app/51vv-zui-hao-wan-quan-min/id1051602193?mt=8
35、"裘彩萍嗓音与言语听力交流群"学习摘要(1):通过数数练习发声
36、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 时而明快,时而凝重,既平易无雕琢,又不失朴厚典雅,且回环曲折中,自有一番沉郁顿挫之妙。李清照的《词论》为什么没有提到周邦彦?我们首先看一下,李清照的《词论》是一本怎样的书?
37、下文原名《论〈词论〉》,初稿完成于笔者32岁之时,后改题《细绎〈词论〉》发表于2016年第5期的《关东学刊》。如今看来,虽有若干不足之处(今已作了局部修订,尚未发表),但也不无参考价值,故公布于此,希望得到指正。
38、.主情致,主要指出秦观和黄庭坚的缺点。“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39、可惜好日子没多久,过了一年,宋神宗死了,周邦彦也就被外放的其他地方,做了一些小官。这时他也已经人到中年,年少时的轻狂少了许多。
40、他还认为,像王安石和曾巩两人的作品根本没必要读,就差是指着他们骂了,他认为两人有些西汉之风,如果写词的话,可能会把人笑死,根本没有可读性。
41、,注册登录后,在搜索框内输入“703478”即为裘彩萍昆曲网络课堂上课平台。
42、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唐、五代、北宋词的发展情况,创作经验,评论了词坛名家,肯定了成绩,批评了流弊。她非常强调词的音乐性,认为词必须能配乐歌唱,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主张,要求词要合乐协律、富于情致、文雅、浑成、铺叙、典重、故实。其见解都是很富于独创性的。
43、电脑。登陆www.51vv.com下载vv娱乐社区。
44、.首先诗歌要协律,这样苏轼这样以诗为词,不协音律的,就不行了。
45、1804年,周邦彦的机会来了。他在一次“征文”比赛中,对宋神宗歌功颂德,让宋神宗读了非常受用,立马把他升为“太学正”,就是太学里的教导主任。直接由学生变成主任,关键是好赖也算干部了。
46、一二两点是为了论证第三点而作的具体阐述,故其“词别是一家”说,是三点中最核心的问题。
47、写文,大多典奥,崇尚汉魏,典故珠陈,行文紧凑有序,仿佛文赋大家侃侃而谈。
48、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中国国土如分瓜剖豆一般被人为地分裂、割据,文艺创作事业因为战乱而衰落废弃。唯独南唐李璟、李煜和大臣冯延巳等人崇尚文学艺术,所以出现了李璟的“小楼吹彻玉笙寒”、冯延已的“吹皱一池春水”这样传诵一时的名句。不过其语言虽然新颖奇妙极了,却是所谓“亡国之音充满了悲哀和愁思”之类的作品啊!
49、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50、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51、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52、李清照之所以diss北宋各名家,是基于自己的词学观念。了解她的词学观念之后,你会非常理解她diss北宋各名家的行为。
53、一个在天上纵横遨游,大杀四方,一个在泥里闪转腾挪,气喘吁吁。
54、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则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则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55、当然,天无绝人之路,宋神宗元丰二年,23岁的周邦彦来到当时的首都汴京,顺利的考上了当时的太学,而上太学,根据政府规定,优等生可以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直接授官的。
56、把李清照比成武则天,是因为我在她们两人身上看到两个共同点——“藐视”性别差异(或者说歧视)和充分的自信。武则天,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权力拥有者”,在很多时候忽略了自己是个女人。不仅如此,她在权力的游戏中,表现出最顶尖的自信心,这在男性权力者中都不多见,更不用说与深居闺阁的古代女性比较。而李清照,在文学或者更广义的文化领域中,也表现出这两个特质。在她学习创作研究的过程中,她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文人、读书人,而不是女性文人。这两者很不一样。这么说吧,近现代出现了大量女性作家,其中,大部分女作家她们的作品中,有女性性别认同,有对男性权力社会的反抗等等。这就说明她们在潜意识里是十分强调自己的性别,十分关注性别差异。
57、然后她就开始说北宋,她第一个批评的就是柳永,李清照认为他比较擅于音律,但是用词等非常的俗气。柳永的词是很多,但是每天在风花雪月中也是真的,不过词中也有独特的骨气,并不全是很俗的。作为后辈来评价,也有些不尊重。
58、裘彩萍老师谈如何科学用嗓唱昆曲(下):互动问答
59、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8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蠢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60、《词论》是李清照的一本关于词的研究的理论著作。在这本书里,李清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词,别是一家”,这是李清照第一次把词单独列出来,让它成为和“诗”的地位一样的文学体裁,在之前,人们都把词叫“诗余”,是一个不上台面的体裁。
61、至于如何评价词本位,我觉得词本位对于辨体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以此为标准,是比较局限的。简单地说,较为契合词体特征是可以加分的,但也并不是所有特征都是必备项。判断词好不好的还要更重要的维度,比如“感情”、“寄托”等。回到李清照身上,她自己在南渡之后,也突破了她《词论》中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才能取得现在的地位。如果没有南渡后的作品,她可能只是个闺秀词人、才女词人。
62、秦观——没什么典故支撑,像是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好看,谈不上雍容气度
63、 注释:(1)侧:仄。(2)五音: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徽、羽。(3)五声:语音学上的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4)六律:古代十二律中六个阳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64、有谁能相信,这样话出自李清照,但这却是是李清照说的,她曾在南渡之时写过一篇名为《词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她几乎对北宋词坛大家点评了一遍。其中甚至包括苏轼、柳永、曾巩、秦观这样的词坛领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谁名气大她点评谁,至于那些二流明星,她点评都懒得去点评他们。李清照《词论》骂人有多狠虽然李清照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多著名的诗话了,像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等。但李清照的《词论》,只论词而不评诗,所以这部《词论》是史上第一部论词的作品。
65、词从民间发展而来,经唐、五代至宋已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在这数百年间,词坛名家名篇可谓多矣,各种风格流派也竞放异彩;但却始终无人认真地对词的创作从理论上去加以总结,而我们的女词人李清照却以她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卓越的才华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勇敢地担负起这一首创性的工作。并在认真研究词史和现状,词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写出了词坛第一篇、也是我国妇女所写的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来。其开创之功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这篇《词论》不仅是研究她本人创作思想的重要材料,同时也是研究词论、词史、文学理论批评史的重要文献。
66、则公(苏轼)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67、李清照的人生可分为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北宋时期的李清照她作品的题材来源是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感情比较多,早期词风轻快活泼,在赵明诚死后,李清照也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情,但是此时的李清照的诗词里还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和追求的。
68、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69、有人动不动拿古代的一些女名人和李清照比,纯粹是闲得蛋淡!
70、这首词又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71、词的上片写景,主要述写女词人独居生活——舟中所想。“红藕香残”以点代面透露秋景的冷落、萧条”,“独上兰舟”背面敷粉,写词人的心理: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 “云中锦书”则是相关联想: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吧!“月满西楼”是词人生发想象,仿佛身处西楼,望月计算着丈夫回家的日子。
72、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者也。
73、在《金石录后序》里,李清照是学穷天人的专家。
74、周邦彦更加春风得意,按照自己的风格写了更多的词。
75、李清照在《词论》一文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强调词配合词牌所对应的曲调演唱的重要性,并在《词论》一文中通过对先前各家的评价中,系统的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
76、李清照在《词论》中的主要观点。首先,词必须合于音律,这是李清照再三强调的。其次,词应有自己的审美特点。比如词要高雅;词要浑成,讲究意象的完整和全篇的整体美;词要讲究情致;词要典重,崇尚故实;词要用铺叙手法;不能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才学为词等都是李清照所主张的。最后,李清照认为词在题材和内容上自有其所适宜表现的对象,不应该像诗歌那样什么都去写,也没有固定的题材限制。
77、世人说,李清照词以婉约为代表,这算是事实,但实际上,李清照写过的诗词文加在一起,你就会发现,李清照是各种风格全部碾压!她是写过豪放词的,比如气势雄居千古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更是写过洒脱词的,比如那一首醉气熏人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也写过应酬词的,比如那首无懈可击的《长寿乐》,其典故和布局,就连写应酬词的专家辛弃疾看了都会叹服不已。还有那一首《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若非标注作者是李清照,你肯定会认为是苏东坡的作品。
78、在强调词的音律特点的同时,作者又针对具体词人词作的缺点提出批评,表现了自己对词作情调和表现手法方面的观点。她对柳永“词语尘下”颇为不满,批评张先、宋祁等人词作虽时有妙句警语,但却忽略了词作整体的完美,“破碎”不是“名家”。对于秦黄晏几道、贺铸诸人,指出其或“无铺叙”、或“少故实”、或“多庇病”,而“良玉有瑕”。从这些具体的评述中,申明了对词体特点的总的看法,即协律,高雅,浑成,逸重,铺叙,故实,为论述“词别是一家”的主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79、从此以后,郑地和卫地的乐声在当时更加流行起来,这些声乐的柔糜之处、音节变化也更见烦琐。唐朝时已经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不能一一枚举。
80、所以,李清照的诗大多气韵交加,开阖逼人!比如题主所说的《夏日绝句》,单从韵角来看是一冬部,要知道李清照做词,很少用一东,相近的只用过九青。一东最大的特色就在于音色的沉郁和雄浑,力量感十足。所以将之用于诗,却不用于词。如果题主感兴趣可以查询一下所有在”一东“部的诗,很少有婉约之作,就连李商隐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是满满的男性寥落之感。
81、这个辩解也说明,苏轼的很多词,是不合声律的。当然不和李清照的要求,不是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