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阳县2020年初中语文教师站、坊第六期研修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4、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爱国的古诗词初中)。
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7、译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8、在群文阅读中,有关联的多文本(即群文)构成了相对复杂和真实的文本情境。多个文本之间如何关联以及如何相互影响,对于学生群文阅读的理解与展开极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理论支撑是文本互织理论(互文性)。于泽元认为,与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与文本互织理论有更紧密的联系。(2)群文阅读是基于文本互织理论进行组文的。在组文过程中,我们必须基于文本间的内在关联将多个文本整合形成一个由议题统领的意义结构。比如一组“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文章,有的是抓住动作细节,有的是抓住言语细节,有的是抓住心理细节。对这样一组文本进行组织的过程,就是在进行一个“人物细节描写”知识系统的建构过程。同时,群文阅读的过程也遵从了文本互织规律。在阅读一组文本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要理解单一文本,还要在分析文本间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对文本组的整体性理解。通过关注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帮助读者从对单一文本的阅读走向更立体、丰富的专题阅读。
9、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10、大家上午好!今天能够分享两位老师在群诗教学上研究的成果,本人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谈谈自己今天的收获,说的不到之处,请两位老师海涵。
11、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群”有“群”纪。个人愚见:群文教学要遵循聚焦性原则,让所教具有明确指向性。所出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空间的延展性,将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要重视经典,叩开各门学科的大门,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建构文化知识,做有根的“群主”,上有底气的课。
12、评课老师简介:杨振亚,射阳县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周忠玉工作坊成员,群诗课题研究组成员。
1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5、在“读”中,两位“群主”都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彭老师采用男女生分角色读、学生代表读;蒋老师采用学生自由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同时两位“群主”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带着任务读。不同的是,彭老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为四首诗进行分类,简单地说,在读中,比分类,比体裁,比表达方式;蒋老师则注重语速和感情基调的比较。
16、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分析。
17、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8、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1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1、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4、《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25、当年十五二十岁青春之时,徒步就能夺得胡人战马骑。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7、开课之初,蒋老师就以齐诵爱国诗句开展了诗歌诵读活动,在切入文本之后,就开展了自由读、个别读、评读、品读、男女生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教学。学生们由读得字正腔圆,到读得节奏分明,再到读得感情真挚,一步一步地展示了朗读教学的成果。学生既感受到了古代诗歌的音韵之美,又迅速渲染氛围,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而且蒋老师将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整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28、甘肃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了基于多文本的古诗词考查方式。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诗词对比阅读的基础上,20题更是让学生从《残梦》《从军行·其四》再选择一首,与前两首诗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并回答原因。
29、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30、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面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频繁出现在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视野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提出,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古诗词教学的变革方向与深化问题。截止2019年,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全面实施为深化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载体。从选文数量上,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达85篇(课文篇目37篇,课外积累48篇),占教材选文总量的86%;从选文主题上,统编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式的选文编排方式,在部分古诗词的编排和引导上也增强了整体以及与单元主题的联系,这种编排方式为开展专题式或项目式的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可供深化和可资利用的内容框架。
31、课程标准为学科教学实施提供了框架和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总目标”“阶段目标(7-9年级)”“评价建议”等部分,如“阶段目标”中阐释:“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评价建议”中阐释:“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从相关阐述不难看出,11年版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要求停留在基本的识记和理解层面。另外,囿于相对模糊的界定和笼统的表述,课标的教学实施建议与一线古诗词教学及评价的实际情况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32、《十一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3、(2)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6):62-
34、同样是陆游的作品,《残梦》与之前两首诗词有大量共同要素:同样是军旅题材,情感取向上同样抒发了矢志报国的豪情与壮志难酬、英雄迟暮之间的无奈。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相比,两者同样采用了铁马冰河的意象,只是一首“入梦”,一首“梦醒”。“铁马冰河入梦来”时陆游还年轻些许,还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待到《残梦》时,却难免只能“老去催藏百不能”了。值得品味的是,即使“百不能”的梦醒状态,虽然满腔陆游依然还抱有残梦,再联系到陆游的临终名作《示儿》中的名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个终生不得志但至死仍矢志不渝的陆游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此外,同为“梦醒”状态,《残梦》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也存在比较联系的空间。基于此,通过添加《残梦》,这三首诗词组成了一个以“入梦到梦醒”为脉络的南宋军旅诗词的意义结构,从而实现对已有结构的重构和拓展。
3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6、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37、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8、2020年10月22日,射阳县初中语文教师周玲玲骨干教师培育站和周忠玉初中语文教师工作坊第六期培训暨省市“十三五”古诗词课题研究活动如期开展。射阳县初中语文教师全体站、坊成员及射阳县初级中学和射阳县耦耕初级中学所有语文教师欢聚一堂,参与了此次活动。培育站主持人周玲玲老师出席并给老师们做了重要讲话与指导。
39、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40、第3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41、 沈镇同志谈了《辛弃疾的家国情怀》、张云雅同志以叶挺一篇白话述志诗《囚歌》让大家感受到革命者那坚信革命必胜和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决心。周芝琴同志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让大家深深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4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43、阅读全诗,试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44、相比课标中最基本层面的要求,我国各省(市)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表现出显著的“更进一步”的要求。在分值占比上,大部分省(市)的古诗词考查占总分的比重约在7%-8%之间。考查能力主要以古诗词的识记、理解、分析、鉴赏评价和表达运用为主。考查题型围绕以下四种类型展开:第背诵默写古诗词的能力;第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内容、主题以及思想感情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第考查学生对古诗词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第考查学生在了解古诗词写作背景、作者信息、创作风格基础上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两大趋势:一是在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正在向现代文阅读类考查要求靠拢甚至于等同;二是中考的古诗词考点与高中阶段古诗词教学及考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45、答: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46、最后,这是一次跨年级整合,有小学的,初二的,也有初三的。让学生重温了诗词的美妙,并再次体会其中的奥妙,让学生温故而知新,获得人格的升华。
47、今天这两节课我对蒋老师的建议是少考查多感受,对彭老师的建议是在诵读环节多比较,在叙事诗鉴赏时可设计“争鸣”的问题。我希望我们的群诗教学变得更丰富、更厚重、走得更远。
4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9、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50、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代:戚继光《望阙台》
51、撰稿:肖莹、吴有宏、杨振亚、吴兰兰、李华军
52、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