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译) 含容道德深厚的人,得到道的呵护,与婴儿得到母亲的呵护一样。对于婴儿,有毒之虫类不来蜇害,凶猛的野兽不来扑捉,善抓善捕的鹰鸟不来攻击。他们筋骨柔弱却能把东西牢固地握住,不知道两性交合但是生殖器官却能自然兴奋起来,因为他们精气纯正。他们整天哭号却不会嗓音沙哑,因为他们与自然的呼吸一样和谐。
2、 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贵,在于他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
3、(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4、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吕布擅长射箭,宜僚有弄丸的绝活,嵇康善于弹琴,阮籍能撮口长啸。楚庄王时勇士,“善于弄丸为戏,可敌五百人。”
5、 (翻译)道,空虚无形,其大能却无穷无尽,渊远深奥啊,像是万物的祖宗。放弃自以为是的锐气,摆脱纷纭万象的迷惑,和于你生命的光中,认同你尘土的本相,你便能在幽幽之中,看到他那似有似无的存在。我不知道有谁产生他,他先于一切有形之帝。
6、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7、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8、《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老子全文)。
9、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10、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2、 (翻译)受屈辱的,可得成全;受冤枉的,可得伸直;低洼的得充满,将残的得新生,缺乏的便获得,富有的便迷惑。
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
1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8、《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qū则全,枉则直,洼wā则盈,敝bì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cháng。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9、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0、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 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晦的月光洒遍人间每个角落。
21、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2、 (翻译) 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2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4、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周收藏室之史也。
25、 认识了永恒,就能万事包容。万事包容,就能公义坦荡。公义坦荡,则为完全人。完全人,则与天同。与天同,就归入道了。归入道,可就长久了,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
2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7、0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
2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
29、“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它的意思是,保持这些道理的人,不肯自满。只因他不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30、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31、(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2、“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33、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34、《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5、 (翻译)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轴穿过的圆木上,圆木有空的地方,才对车有用处(可行走)。
36、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7、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8、《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9、 最大的祸害是轻敌,轻敌几乎能断送我的宝贝。
40、《老子》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4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42、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3、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44、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45、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46、上面的事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状态,即粒子存活的时间很短,也就是“有”状态的时间很短,与此对应,“无”状态的时间也很短,粒子实际上一直处于不停地诞生和湮灭,这是一个粒子不停进行有无转换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很难区分什么是“无”,什么是“有”。于是我们需要一个总称,这个总称要包含相互对立的双方“无”和“有”,同时也包含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当然可以将它们的总和称之为道,但是考虑到这个总称所表达的是道创生万物、推动万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我们最好还是给出一个独有的名字来表达“无”和“有”的总称,并包含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就将这样的总和称为“玄”。
47、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小国。
48、(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9、 我有三件宝贝,持守不渝。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在这世上争强好胜,为人之先。
50、 (翻译) 名声与生命,哪一样与你更密切呢?生命与财富,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得著世界与丧失生命,哪一样是病态呢?
51、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2、(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
54、 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婪。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其满足是永恒的。
55、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