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最近100多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破坏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
3、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危害:涵养水源功能破坏;物种减少;水土流失;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温室效应。
4、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东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5、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6、本区是全球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地区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7、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8、七大水系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9、当前,普遍引起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化、酸雨污染、臭氧层耗损、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废物越境转移和扩散、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海洋污染等。
10、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11、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度盛行。
12、臭氧层破坏的元凶竟然也是人类。近数十年来,人类广泛使用氟氯烃类化合物与哈龙作制冷剂、除臭剂、喷雾剂等,这些化学物质释入大气并扩散入臭氧层后,会与臭氧反应,使臭氧分解为氧。(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3、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14、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分别由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
15、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16、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全球共有33亿万土地遭到荒漠化威胁。
17、当代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其影响的范俐是全球性的,它们产生的后果也是全球性的。
18、当代许多环境问题涉及高空、海洋甚至外层空间,其影响的空问尺度已远非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出现的一般环境问题可比,具有大尺度、全球性的特点。
19、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1000Hz的高频噪声。
20、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加速融化,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21、大气污染的危害对人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动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成长不良,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辐射(据资料表明,城市的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10%~30%和10%~25%,从而导致城市佝偻病发病率增加;大气污染物还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
22、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23、①当地发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
24、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25、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26、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为52亿hm占陆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3%,人均森林面积0.62hm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27、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各个同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当代的环境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成为国际政治、各国国内政治的重要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28、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通过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29、①沙丘活化;②地表反射率增加;③沙尘暴频率增加。
30、有自然因素形成的大气污染物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两种。前者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后者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农垦烧荒、建筑烟尘、生活炊烟及路边烧烤、核爆炸等。
31、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2、 “N号房”警示:未成年人怎样避免社交网络性侵害
33、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34、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35、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36、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占全球水资源的6%,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m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美国的1/在世界上名列121位。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有13个,我国为其一。
37、土地沙漠化简单地说土地沙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
38、生物多样性减少:biodiversitydecrease
39、世界上已出现了一些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等,这些组织存同际政治舞台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股新的政治势力。
40、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41、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42、这里所说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问题的研究,是指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是对环境技术的研究,如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以及在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针对环境问题和环境技术的科学研究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人员问题;三是技术转让和信息共享问题。
43、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
44、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来看,它是经济体为扭转过度依赖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45、艾瑞德学子根据本周“校长讲故事”之后的讨论与分享——
46、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47、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48、(1)纬度分布——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被称为地球的“绿色腰带” ,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一25°。
49、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0、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51、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海洋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52、五4班周璐瑶说,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爱喝牛奶,牛奶是奶牛产生出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爱护环境的话,那么奶牛就会面临灭绝的危险,这样就使我们再也喝不到牛奶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记住一句话,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比方说,见到有一个人随地扔垃圾,你可以过去提醒她,或者把它捡起来。提醒别人时自己也要起好带头作用。做一个爱护环境的人。
53、过去,人们主要关心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而全球环境问题已远远超过这一范畴而涉及人类生存环境和空间的各个方面,如森林锐减、草场退化、沙漠扩大、沙尘暴频繁发生、大气污染、物种减少、水资源危机、城市化问题等,已深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代全球环境问题不能只简单地考虑本身的问题,而是要将一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自然发展规律、贫困问题的解决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循环利用、人类人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社会和谐等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54、对于环境日趋恶化问题,引起全世界有识之士的深度思考,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问题已经是全球问题,例如,气候变暖、海洋污染、江河污染等问题,不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就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单靠每个国家内部去解决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55、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56、 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57、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森林植被反复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58、水环境污染严重。工业污水使得原本清澈的水体变黑发臭,细菌滋生。在我国,七大水系的水源只有不到30%能达到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
59、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60、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61、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有一系列的“先兆”(即指示荒漠化的迹象),迹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62、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境是我们的共同依赖,设立世界环境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国不分大小,人不分你我,我们都有爱护、保护环境之责任,少去制造垃圾,让我们的校园、社区、城市更干净。我们校风中的“干净”,也是体现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63、①土壤紧实度增加;②土壤盐碱度升高;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64、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贫困和过度消费导致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这是造成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富裕的人们追求高消费,使环境污染加剧;贫困的人们一边忍受着最恶劣的环境,一边还要为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过度地开采地球的有限资源。人们首先需要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于是消费地球的生态环境资源.这一点无可厚非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消费和地球的自我恢复能够维持一个基本的平衡: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这一平衡被打破首先是因为人口不断增加,其次是人类不满足于基本生存需要,不断追求更高级别的享受甚至奢侈的生活,人类和地球的供给平衡被打破,世界环境开始不断遭到破坏。
65、中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中国三大酸雨区包括:a.华中酸雨区,b.西南酸雨区,c.华东沿海酸雨区。中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40%,而且酸雨严重区已越过长江,向黄河流域蔓延,青岛也监测到了酸雨。酸雨给全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40亿元。以长沙、赣州、怀化、南昌等地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最为严重,其中心区域年均pH低于0,酸雨频率高于90%。
66、贾峰说,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举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分享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经验。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控制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取得的成果。
67、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68、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69、(1)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70、骨痛病事件(191972年)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71、(9)大气污染严重: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超出自然背景值20~300倍。
72、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引起的空气污染。主要有害气体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等。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等。因汽油品种、汽车载重量、发动机性能、道路状况、气象条件等因素,其数量和种类不同。由于汽车的排气高度处于人的呼吸带,故排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73、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74、固体废物危害:垃圾传播疾病;危险废物诱发疾病癌;污染土壤、水源、大气等。垃圾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火山,它带给人类的危害也许也并不亚于火山……
75、(6)物种消失:世界各地的野生生物继续受到威胁,许多物种濒于灭绝。每年非法出售野生动物产品的总价值达10亿美元。
76、主要作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77、水资源紧张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头等重要问题。淡水占全球水资源的6%,只有不到2%存在于土壤和空气中。目前全世界有1/10的河流遭污染,有10多亿人口饮用污染水;有的国家地表污染高达70%左右,欧洲北海一些水域因污染以致捕鱼有1/3不能食用。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淡水不足,有20亿人口饮水紧张,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的淡水供应严重不足。
78、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3~5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79、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
80、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81、包括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