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俺嗯:我自己、我自个。女性多用。有些娇自己的意味。
2、唐代文人柳宗元写了一篇《黔之驴》,留下一个成语:黔驴技穷。在这篇文章里,这只驴既笨又蠢。它的本事一是鸣,二是踢,一开始把老虎吓得够呛,“大骇”,一番试探,发现驴不过就这两下子,“技止此耳”。这是笨。作者还指出其蠢,如果驴“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也就是说如果驴不把这仅有的两下子向虎展示,故作神秘状,老虎摸不清深浅,终不敢痛下杀手,有可能悄悄走掉。所以,在柳宗元笔下,驴是又笨又蠢的东西。别小看这篇短文,历经千年传诵,驴的形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嵌入人们的意识里边。直至今天,骂人蠢笨仍斥之“蠢驴”“脑袋叫驴给踢了”。
3、草木之人:黎民生存艰难,卑微的认为自己形同草木。
4、锅坐在井口上了:表示火不旺或者火熄了,水永远开不了。
5、毛驴传到中国的路线是经过中亚、西亚、西域诸国一步步传入中国的,其行走路线几乎和小麦传入中国的路线一致。毛驴是驮着小麦走进西域的。很可能第一站就是古龟兹国。时到今日,当年的古龟兹国现在的库车县仍然是毛驴“统治”的“王国”。毛驴无处不在。 40万人口的库车县,有4万多头毛驴。我曾经问过一位库车人,当时他在新疆的乌鲁木齐的大巴扎作生意,他说:“库车人离不开毛驴,库车绝不止4万头毛驴,家家都有毛驴,人人都骑毛驴坐驴车。我不知道库车有多少人口,但我知道库车的毛驴有多少头?多少呢?很简单嘛,有多少库车人就有多少毛驴!”
6、味数:味道。数也用作:眉数:长相;岁数:年龄;步数:步伐。解数、招数、路数。《原平方言志》:味素。83页。《静乐方言研究》2眉数。
7、石佛寺校区:镇平县石佛寺镇国际玉城农业银行旁
8、围子:围在某些器具上的布帘子。如桌围子、轿车围子。
9、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0、Hi,大家好!我就是传说中“人见人厌,神见神烦”的暗夜小魔王—蚊子。说起最近的境况,唉!那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呀!“你要问我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瞎子戴眼镜--------装饰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2、白花:混混,混世魔头,耍钱、充好汉、小有名气的人。
13、精微:精干、细致、考虑周到。《忻州俗语志》精微。第14页。
14、(点评:短句子的巧妙运用,可以形象地表现体育老师严肃干练的特点。)
15、我们刚爬上山顶就遇到了大雨,一个个浇得像( ),狼狈极了。
16、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7、公公背上儿媳妇游五台-----出力不讨好。
18、磨房:为保护石磨而修建的房子,不同于“磨坊”。
19、欠款的是爷爷,要钱的是孙子。如今的新俗语,反映人心不古的时代变化。
20、狗咬吕洞宾--- 。
21、 到家了,我故意装作没事一样,开了门进去。“考得怎么样啊?”妈妈一脸诡异,故意问道。我心头一怔,好似有只霸王龙在抗议,只好面带微笑故作镇定地说:“吃饭时再说吧。”尽管我面无声色,但心里有无数个问号?老妈怎么知道分数出来了?我捏了一大把冷汗。
22、散煞:厉害,过分,刺激,冲动,害怕,恐怖。
23、唉,自有了小老弟,我的生活一天没一天自在,此种生活何时了?苦也!
24、露明柱:戏台、寺庙大殿及上房前檐完全暴露的大柱子。
25、串了饭:筵席上原备的饭菜不够了,也可以是食客故意吃光取笑事主。有损事主声誉。
26、(1)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吗?(改成陈述句)
27、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安慰我:“人生如一股奔流,不碰到暗礁,怎么能激起浪花?”
28、均书:为孩子们上学提供经济支持。例:均了嘴就不错了。
29、送三儿:丧礼出殡前一晚将死者灵魂送到村外的仪式。
30、茶食:过年时用糕面油炸的一种小食品,不同于油条麻花。
31、穿上袍子尿尿-----撩也不撩。 表示一点也不在乎。
32、泼散:在野外吃饭之前,先撒少量食物,以敬过往的鬼神。如果先吃后泼撒,表示不懂规矩,相当于用剩的饭渣,是对神的不敬。
33、钢丝面:用茭面机器制作的面条,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很短。
34、三分钱买下,二分钱卖-----不为赚钱,就为当个买卖人。
35、 以前,我做作业总是马马虎虎,不认真做。但自从我学了第十五课说勤奋后,我懂得了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36、兔子过了十八道梁了经过多少事情了?意指很久很久以前。
37、东西南北客人人满意,春夏秋冬货样样俱全。 理发店
38、幻耍:开玩笑,玩笑打闹。虚拟的打斗。《忻州俗语志》含耍。第6页。
39、弹挣:鼓励自己,抖起精神来,克服困难,努力奋斗。
40、二圪蛋骑骡子-----看也不看那个东西。表示一点也不在乎。
41、当时敌后抗日战争不但斗急残酷,而且生活也极端艰苦。最艰苦的时候,每个战士一餐只发7颗黑豆,然后去挖野菜,捋树叶,掏田鼠洞。那时候战士们就盼着听见驴叫,因为一听见驴叫,粮食就到了。新华社穆青老社长曾说,当时部队有个说法:司令部的马,后勤部的驴。那驴也怪,从来没有不声不响地进村,总是远远地就扯开嗓子,伸长脖子大叫。我们只要一听见驴叫就高兴地情不自禁地扭秧歌。不经过那个时期的人不知道,看见毛驴格外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