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3、(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5、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6、(原)子曰:“君子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中的名言有哪些)。
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9、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10、译文: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11、译文: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12、子谓>:"尽美矣,又尽善也."谓>:"尽美矣,未尽善也."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8、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1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21、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2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3、(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24、(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25、 (译文)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26、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27、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说出的话是善良的。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9、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30、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3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篇》)
32、(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33、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3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35、译文:殷纣王的不善,不如传说的那样严重。因此,君子非常憎恶居于下流,(一旦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坏事(坏名)都会归到他的头上来。
36、译文: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38、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39、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之。——《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41、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42、译文: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43、译文:睡觉时不要直挺着象死人,在家闲住时不要象正式场合那样严肃。
44、译文:可以把很小的孤儿委托给他教养,也可以托付一个百里大的诸侯国的命运给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保持大节不变,意志不可剥夺。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6、这里是孔子讲述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求学经历和心得,说明人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才能有所领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47、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4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9、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50、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5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