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2、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3、译文: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4、 至纯:18265913832 木易:13310143419
5、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6、关于这一段文本的理解,向来存在着众多分歧。分歧之一在于,意境是诗境的最高层次,还是诗境的一种形态?分歧之二在于,意境与诗境是从属关系还是等同关系?(4)这一段看起来并没有多少歧义的话,为什么解释起来会存在如此重大的偏差?归纳起来,原因或许有二:一是意境概念的后来发展往往会干扰解释者对意境原意的辨析;二是解释者往往联系文学现象进行对号理解,而不能追溯哲学语境进行考察。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庄子经典名言大全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8、“原文”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译文”如果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君主能采纳你的意见就说,不能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标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无奈何的境域,那么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庄子》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渔父》
9、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庄子·天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
10、众所周知,“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从王国维《人间词话》标举“境界”以来,它也是众多诗论家、艺术家热衷探讨的课题。但今人对意境的解释历来不一。有的强调“境界”与“意境”之间的基本区别,但大多数人则对境界与意境不加严格区分,提到“境界”时,心里也往往是把它当作“意境”的同义语。在意境或境界论产生的时间上,有的学者认为,“不能把境界的历史无限地回溯。总之,须有史的定位意识。境界一词,是佛教的用语,这为研究界所公认。”(2)与之相反,也有学者指出:“时人议论‘境界’久矣,多矣。群言竞起,各有创获。但至今鲜见有循‘大象’-‘逍遥’-‘意境’一线做溯源工作者。而这一工作告阙,便不明中国意境论的要义正在于从形而下的物象直指形而上的体验,正在于泯灭主客界限而获致物我同以完成精神超越”。(3)意境与境界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意境”与“境界”共同包含的“境”,又使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意境论的全面展开和确立,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的确得力于佛教的传入,但把意境仅仅看成“佛教”的一个脉系,忽视它在本土哲学尤其是庄子语言哲学中的根源,的确是意境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阙失。这种做法使人既不能充分认识意境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也不能深入理解意境的宇宙本体论意义。
11、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1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3、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庄子》
14、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1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17、肩吾、连叔是《庄子》里面的寓言人物,而接舆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曾经高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而隐晦地教训过孔子的那位。接舆的话,连孔子都无法反驳,肩吾当然更是惊怖,因为这个跟他的认知大有径庭——注意,后世汉语词汇里面使用的成语“大相径庭”就源自这里了——接舆说了些什么呢?
18、译文: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
19、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20、综合这两段话可以看出,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有四种不同的存在:“言”;有形的“物之粗者”;无形的“物之精者”;无形的“不期精粗者”。那无形的“不期精粗者”即是“道”,而“意”则属于无形的“物之精者”,有形的“物之粗者”即指具体的存在“物”,再加上“言”,就形成庄子语言哲学具有层级性的四元结构:道、意、物、言。在这个四元结构中,言与物、形与名相当,那无形的没有精粗之分的道既不能以言论又不能以意致,名言所能谈论、所能达到的只是有“形”的具体的存在“物”的领域。“此物之所有,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则阳》)“形色名声”是不足以达道之“情”的。但世人却不理解这一点,或因“贵言传书”,或“喋喋不休”,沉溺于形色名声世界之中而不知返。对此,庄子表现出了类似柏拉图在类似情境表达出来的“恨铁不成钢”的悲愤之情。
21、——提取“善若”连续的两字作为女孩名字,延伸其寓意内涵同时,还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她单纯、善良、品德高尚。其中“若”字虚词,以虚词组名,让其名字整体好听、易读,朗朗上口。
22、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知北游》
23、其次,有些真知灼见我们只能在实践中体会,写出来就不实用。也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学到很多这样的知识,就运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难免会有错失。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24、道作为一种空寂玄妙之境,用一般的名言概念无法言说,但也并非彻底不可造极。要造于这玄妙之境,对庄子来说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不言”、“无言”、“忘言”;一是以“象”的方式言。庄子“不言”的直接和最高含义,是“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庄子·田子方》)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天地万物只是把自身的美展示给人看,而不用语言言说。就像孟子所言:“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达到天地之境的“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不为、不作,不言、不说,正是“观于天地”的结果。因此,庄子“不言”的最高含义,当是“只以目视,不以口说”,它让人抛弃一切人为语言的羁绊,只在眼睛的观看中,达到与天地之境的直接相合。这一点对艺术意境的视觉化倾向,对艺术意境追求“言外之意”具有直接的意义。
2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6、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
2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2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29、大意: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就是天地之平静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万物的根本。
30、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1、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33、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34、(4)参见古风:《关于当前意境研究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
35、感悟:朴素乃是人的底色,朴素的根底在于坦荡真诚。朴素的人不做任何的伪饰,他不遮不掩地向人坦露自己的本来面目。他的衣着,他的谈吐,他的表达,他的行为,都不是为了表现,都不是为了掩饰。朴素的人,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近,而且可敬。
36、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3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8、小有小的用处,大也有大的用处,大小物件只是用处不同,并没什么有用无用之别。
39、“接舆的话都是真实的,事情就是这样子。(你如不可接受,那你就要自我反省了。)就好像眼盲的人不可以与他探讨文章的优美华丽,耳聋的人不可以与他聆听钟鼓激昂动听的声音。难道只有形体才有聋和盲的吗?这个世界上也有智慧上的聋子和盲人啊,你就是这样的智慧上有缺陷的人。”
40、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4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42、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庄子让王》
4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44、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
45、出自先秦·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指能像珍贵自身一样珍贵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能像爱惜自身一样爱惜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46、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7、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48、感悟:人们的目光常常流连于过去,以致漠视现实,荒废现在,轻则岁月蹉跎,重则功败垂成。项羽自矜功伐,自以为已取得别人永远无法超越的成功,沉溺在过去辉煌的战绩之中,最后却被刘邦逼得自刎乌江。人生如梦,白云苍狗。事物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去的都已过去,未来的也未能来临,最重要的自然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49、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50、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
51、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52、 成就:最高可达“形神俱妙”之阳神成就。
5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54、(6)汪欲雄:《意象探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页。
55、提取“以沫”两字作为名字,既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寄许,希望孩子幸福、吉祥、懂得感恩之义外,又加强了名字整体的寓意内涵,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特点。
56、感悟:钱穆曾路过一座道观,看见一个老人正砍去一颗槐树,重新载一株茶花。问及缘由,老人答道:“种上茶花,我明年就能看到它开花;而这槐树,怕是我到死也享受不到它的荫凉了。”钱穆摇头笑问:“你的前辈们种下槐树是为了当时就享受清凉么?”没过几年,人死花枯。
57、老、庄之“道”之所以不可“道”,不可“言”,一方面是由“道”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名”的特性决定的。综观老子对道的论述,老子之道有三大特征:“法自然”,“为无为”,“体无形”。老子对道的言说,可以说整个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关键词展开的。同时由于“自然”是与“人为”是相对的,而“人为”又是与“无为”相对的。“自然”与“人为”相对,而与“无为”相应,“自然”“无为”虽然二者所说的不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但由于二者具有一致性,“自然无为”又因此经常被联系起来作为道的一种属性来谈论。这样一来,道的特征又可简括为二:自然无为,混成无形。《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十四章“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正集中说明了道的这些特征。
58、形容孩子乐观、开朗、多才多艺的气质特点。《庄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59、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