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培新,曾获首届闻捷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诗颂海棠,初心依旧”海棠花海诗词大赛一等奖等,入选第三届艾青诗歌节“我爱这片土地”原创诗歌优秀作品。诗歌见《诗刊》等刊物。
2、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3、菖蒲,芝兰,楚辞——可以上下求索,可以治愈乡愁
4、傲岸的身躯,涓涓的汨罗江下,沉封着亘古不变的坚贞。
5、将内心的锋芒浸进骨头。滞留于庙堂上的龟甲和竹简
6、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7、依恋的依然是时光。而我要继续走,谦逊地领受这些空间
8、参赛者须准备所朗诵诗歌(可加配乐、伴奏),并自行录制朗诵音频,音频格式以“*.mp3”格式为宜。音频时长应控制在1分钟以上3分钟以内,音质应清晰无杂音,尽量在相对安静的场所录制。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发音准确,感情充沛,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9、 据《史记》记载,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 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 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 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悲愤, 落拓江湖,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 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 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10、王猛,男,1978年6月,屈原故里人氏,湖北省作协会员。习诗多年,也写一点散文,有自选集二本。我笔写我心,关注细枝末节和人间大义。
11、 陵阳好比一味通脉解忧的中药。此地盛产优质方解石矿。方解石可入药,主治留热结气,黄胆,通血脉,去蛊毒。 屈原的忧愤却不可解。后他而来的李白,怀出世之情,爱此方山水。在他眼里,陵阳若桃花源。有诗为证:“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李白多次来陵阳,过陵阳,醉陵阳。酒后作诗,正是诗仙的拿手好戏。 继李白而来的又有王阳明。他平叛有功,却遭奸佞诬陷,于是称病上九华。“长风拥篲扫浮云,九十九峰如梦醒”,这里也是他的醒悟之处。但他的心情还是好的,“静听谷鸟迁乔木,闲看林蜂散午衙”,闲适安谧,溢于言表。后来监视他的锦衣卫竟良心发现,自动撤离。王阳明写过《吊屈平赋》:“累不见兮涕泗,世愈隘兮孰知我忧!”跟屈原一样,王阳明的深忧广愤,最终也是无解的。 化解天大的忧愁,还需一个药引,那就是一个时代的觉醒。 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陵阳皆是善后的接纳地。陵阳八大姓,曹宁李谢陈鲍章林,始祖均为中原大族,分别于西汉末至明末,举家迁徙至陵阳。宁氏祖传楹联“齐郡家声远,陵阳世泽长”,可见其老家正是屈原力图合纵而出使过的齐国。真的是山不转水转。陵阳有俗语“八大姓亲联亲,任你横拉竖扯都带亲。割了肉还连了皮,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文化融合就是一种文明进步。 陵阳无屈原后裔,倒是在同属池州的东至县有屈家村。联想青阳滕家冲,有明确记载是北宋滕子京家族聚落地,如今只留下“滕阁老”的传说,也就不奇怪了。何况葛洲坝、三峡大坝工程两次大移民,屈原祠同样经历了两次搬迁,屈原不也紧随时代成为移民了么。听说陵阳镇政府正在筹建屈原纪念馆,真高兴屈子在陵阳也将有像模像样的家了。 如果量子理论可以解释灵魂,如果屈原回到陵阳,触摸这些新名词,当惊世界殊:两山一湖、天下粮仓、黄石毛峰、九华黄精、月潭水库、神龙谷、道僧洞、文昌阁、香池里、狮子门、桃花井、南流桥、老洋房……
12、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13、依然能够逸出预感之外,把自己重新递给万物。
14、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
15、寂寞无枝可依。我们还会保留身体中最蔚蓝的部分
16、五言律诗同属于近体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因此,综上所述,作为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是不可能写出七言绝句或五言律诗的。
17、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18、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19、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中的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20、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的诗歌体裁,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还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而其到了唐朝才定型、成熟。
21、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22、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23、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