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纸上画黑道——抹不掉;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2、凤凰无宝处不落。(第7回)张四的话,这句话道着了杨姑娘心病。这是谚语。
3、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4、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戏法的本领——全凭手快
5、八哥吃柿子,雷公打豆腐---捡软的欺叫化子失了棍子---狗欺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拿鳅鱼的本领---专往软处钻
6、10破纱帽债壳子──穷官。(43回)西门庆的嘴说不过潘金莲,便要动手打,潘金莲说:“你说你是衙门里千户便怎的?无故只是个破纱帽债壳子──穷官罢了,能禁的几个人命?”这是歇后语。
7、吃苇坯拉炕席——满肚子瞎编;肚里编;嘴能编
8、大姑娘送郎------老走在前面土枪换大炮------闹粗了王胖了的裤带------前松后紧水到屋边帆到瓦------水涨船高芝麻开花------节节高吕洞宾打摆子------颤仙(占先)泥鳅上水------争先恐后卒子过河------有进无退卒子走路------有进无退青出于蓝而胜蓝------后来居上草鞋无样------边打边象倒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鞋(邪)归正脚踏楼梯------步步升高落水麻绳------先松后紧暑天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短杜的秤------上升得快矮子上楼梯——步步升高墙上栽花——高种(中)鞋帮做帽沿——高升鲤鱼跳龙门------高升磨子上睡觉------想转了矮子放风筝------节节高
9、老米醋,挨着做。(21回)因西门庆这晚要宿在孟玉楼房内,潘金莲调侃玉楼,玉楼这样回答,意思是说今天每个人都被你数落了。还加了一句——“我明日和你答话”。这是歇后语。
10、《金瓶梅》一书读来跌宕起伏,生动流畅。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歇后语、谚语(包括成语)以及各地俚语,致使该小说的文学语言显得分外精彩。
11、1雪里埋死尸──自然消将出来。(72回)潘金莲与孟玉楼在背后说如意儿。原话是“南京沈万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怎么不晓得?雪里埋死尸──自然消将出来”。原话前面几句是俚语(见81条),与后面这句歇后语连用,显得非常自然。
12、一雷天下响---处处皆知十字街口告示---众所周知大年三十吃肉---还用你说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心里开个窗户---明白了天明下雪---明白水晶棺材---透明手心里的虱子---明摆着的事石灰窑里装电灯---更加明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电灯照雪---明明白白西瓜子拌豆腐---黑白分明豆腐炒韭菜---一青(清)二白豆腐煮猪血---黑白分明苍蝇落在饭碗里---黑白分明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浅碟子装水---一眼看到底单眼看老婆---一目了然画匠不给神作揖---知道你是哪块地里的泥周文王请姜太公---尽找明白人浊水里放明矾---看得见底玻璃菩萨---明神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萤火虫的屁股---亮通通的蜈蚣吃萤火虫---心里明白
13、大人家的营生,三层大,两层小,知道怎样的?(37回)王六儿回答冯妈妈的话,说不知道女儿过得怎样。绣像眉批:“千古名言”。这是俚语。
14、《金瓶梅》还有一个特点,作者经常将这三类语言形式随意地串在一起连用,两个、三个、四个甚至五个,读来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目不暇接。无疑这也是《金瓶梅》与众不同的行文特色。
15、1欠肚儿亲家是的。(51回)“欠肚儿”指坐立不安的样子。潘金莲闻得西门庆进了她的房,在月娘那里坐不住又不敢走,月娘说:“你去吧,省的你欠肚儿亲家是的。”这是俚语。
16、左右的皮靴儿没番正。(25回)指皮靴的左右脚不分。潘金莲在孟玉楼面前把西门庆与宋慧莲、来旺与孙雪娥偷情的事全部披露,并说西门庆“左右的皮靴儿没番正,你要奴才老婆,奴才暗地里偷你的小娘子,彼此换着做!”其中“番”就是“翻”,这是俚语。
17、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18、门背后放花儿──等不到晚了。(32回)“花儿”是指烟花。这是郑爱香嘲笑应伯爵的话,指他心急。这是歇后语。
19、马回子拜节──来到的就是?(11回)西门庆要吃的早餐突然变花样了,孙雪娥没有准备,秋菊、春梅都去催,为此春梅与雪娥发生口角,雪娥这样埋怨。回族人拜节不用磕头,上门就是。这是借助地方风俗说气话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