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5、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
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经典名言摘抄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老子名言二年级)。
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13、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4、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7、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18、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1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
2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2、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3、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7、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8、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9、忍耐是一种被多数人都接受的品质,因为世上的路都不是直的,许多理所当然的好事,做起来也需要经历艰辛曲折,如果不懂得忍耐人就会一事无成。
3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31、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6、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