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走捷径的,最后都走了弯路。想搞投机的,最后都掉进了陷阱。
2、结构是为抒发主题服务的,往往有些影片特殊的结构就是一种深刻的主题,还有一些影片结构是隐藏在故事之下的,结构通过对故事的讲述传达了主题。《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的结构不但隐藏在故事之下传达了主题,而且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深刻的主题。
3、一年后,服刑40年的瑞德终获假释。他对外界生活也很不适应,担心会走上布鲁克斯的老路。但他记得对安迪的承诺,来到巴克斯顿取出包裹,里面留有现金和信件,邀请他前往锡瓦塔内霍。
4、安迪即便被囚禁了几十年,他也不放弃对自由的争取。
5、这是安迪到这的第一年,罪名是谋杀妻子及其情夫。他坐在囚车上,两只淡蓝的,像是被天染过了似的眼,蒙上了一层阴翳,他迟钝地看着那铁栅门,随着刺耳的声音,打开了,里面囚犯高亢的声音,像是海潮淹没了他的耳朵。
6、安迪的妻子因为在婚姻中得不到想要的爱,出轨并起诉离婚。婚姻亮起红灯,被绿了的安迪愤怒地决定报复,可即使在酒精的帮助下,爱和理智终究也没有让他迈出最后一步。
7、在有形的枷锁中救赎自己,靠着自己的坚毅靠着聪慧,靠着乐观,大多数被囚禁的人都能挺住。
8、瑞德,监狱里面负责兜售各种商品的犯人,也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最后在安迪的帮助下重新燃起了开始新生活的希望。
9、小学满分100(meiyuanyyy )
10、1949年监狱长招募志愿人员前去劳动。安迪利用自己精通税务知识帮助监狱长成功逃避了一次遗产税,令他开始对安迪刮目相看。后来他开始帮所有的狱警填报税表,后来监狱长的所得税申报也交给他处理。以后监狱长的黑钱也通过安迪一一转化为财富。
11、在狱中,狱警的棍棒殴打不能让他屈服,“三姐妹”的变态凌辱不能让他屈服,漫长的囚禁不能让他屈服,典狱长无情地杀死他的徒弟,销毁所有证据,打消他所有无罪释放的希望时,安迪依旧选择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在苦难和绝望中,他要做那个救赎自己的人。心怀希望,渴望自由只有真正向往自由,热爱自由的人,才能最终战胜自己。只有心怀希望,永远不放弃,才能在最后一关无形的羁绊中,成功救赎自己。
12、除了被压迫的囚犯活在黑暗之下,上层剥削阶级也在不断制造黑暗。监狱长以及管理监狱一类人员,利用安迪洗黑钱,逃税等等。他们除了不把囚犯当作人以外,他们也在追名逐利、不择手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一层一层,利益相关或是各自包庇纵容。试想一个国家,上层工作人员不为国家人民谋福利,眼前只有自己的"蝇头小利",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何在?
13、“Brookswashere”,老布曾经在这里。“Iamhere”,“我在这里”。监狱是一种限制,对那些没有力量的人来说,监狱也是一种“保护”。老布留恋监狱,希望呆在监狱里老死,而不是来到摸不着边际的社会之中。所以,他希望一直待在肖申克监狱,无法做自己,做自由的自己。
14、安迪放下手里的油漆刷子,不顾狱友的劝阻,小心翼翼地朝着哈力走去,试探性的问:“你信得过你太太吗?”
15、他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生活环境优越,但却因被冤枉谋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被送进了监狱,最后通过自己的坚持和一种满怀希望的精神逃出了监狱,重建了光明。他看起来十分软弱,而且还文绉绉的,总是有一种书生子气环绕在他周围。正是因为他这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招来了很多人的欺负,总是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但“人不可以貌相,还水不可斗量”,不论是安迪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狱友们换来啤酒,还是广播里播放的没有人能听懂的意大利歌曲,还是他通过每周写一封信最终得来的书,这些都说明了安迪的不简单,而他的优点还远远不止这些,他与监狱里的其他人不同。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描述其他人,我会选择瑞德提到的“体制化”,他们被体制化束缚,但同时他们也适应了这种体制,在高墙里有限的空间内过着日日重复的生活,早已习惯了整天在监狱里被人又打又骂,过着“非人”的生活。但如果描述安迪,我会选择“希望”,他从进入监狱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放弃获得自由的希望,而且还给监狱中的其他人带去希望,他通过从瑞德手中拿来了一把鹤嘴铁锤,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凿出了一条三米长的隧道,后来又在臭气熏天的下水管道里爬了一晚,足足有五个足球场那么长,这让我们感到无比震惊,但安迪挺过来了,获得了生的希望。看到他到达管道出口,然后跳到水中,将已经穿了几十年的破旧牢服脱下的那一刻,我的心迟迟不能平静。
16、啊!是什么使他的翅膀,不被无情的现实泥潭所污染?
17、直到我看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那个梦,又清晰起来,尽管那份心境已有些许淡漠,沧桑得如同前世。
18、在瑞德看来,安迪简直是痴人说梦,一个被判终身监禁的人,根本做不到。
19、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认为,本片是人身处绝境时保持自我价值感的寓言。安迪的诚信是片中重要主题,特别是在通常缺乏诚信的监狱。
20、大家看过一些离婚案吧,一些职业太太被丈夫抛弃以后就选择自杀,其实她们年轻、漂亮,也有能力。
21、自由,是安迪的救赎,死亡,是布鲁斯的救赎,重逢,是瑞德的救赎,地狱亦是典狱长的救赎。
22、《肖申克的救赎》的三段应该称为:逃离、融入、逃离。值得研究的是《肖申克的救赎》的三段与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的三段有类似的地方,那就是第一段落和第三段落的行为走向相同,第二段落的行为走向与第三段落相反。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段落是和解,那么第二段落肯定是对抗,第三段落则又会回归和解。《肖申克的救赎》的第一段落是对抗,第二段落是和解,第三段落则又回归对抗。这便是好莱坞传统剧作的一种结构规律,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形成突转和波荡,否则整个故事一个行为走向就会显得平淡无奇。
23、 在目睹了狱警的凶暴、典狱长的贪心与卑鄙之后,他自知难以讨回清白,只有越狱才是生路。于是他开始暗中实施自己的计划,他结识了专在狱中从事黑市交易的罪犯雷,并从雷那里弄来《圣经》和一些最不起眼的小东西。同时,他坚持近十年接连不断的书信上访,为鲨堡监狱建立了全美最好的监狱图书馆。他还无私地辅导帮助众多犯人获得了同等学历,使得他们可以在狱中继续学习,为日后重获自由,踏上社会打下基础。
24、小说中,安迪似乎是负有某种使命降临到肖申克监狱中的福音使者,他的到来是笼罩在蓝灰色监狱中的一缕阳光。
25、试问:在这么大的委屈面前你会怎么做?疯掉、绝望、悔恨、怀疑人生……你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两种这样的情绪。
26、获得假释的瑞德按照与安迪的承诺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留言,他决定出发去找安迪。在德州边境的小镇,两个好朋友终于团聚。镜头从空中升起鸟瞰远拍,他们的旁边就是那广袤的太平洋,那蓝色的大海多么的明亮,多么的深沉,多么的美丽!
27、首先是三角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底层开始实施,就像打地基,剩下的再逐一进行。
28、学会刻意培养后,还要用正确的方式停止思想“灾难化”。
29、 这便是由于“希望”的缘故。在安迪的心中一直就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希望,而且他也一直在为自己的希望努力着——每天晚上都要用那个小锤去挖瑞得认为几百年也挖不穿的墙壁。而对瑞得和老布来说,他们早就放弃了希望,以为在他们看来希望只能让自己更痛苦,甚至认为希望便是痛苦的根源。
30、心怀希望的人不会认输,因为他相信他肯定,草木顽强,人亦坚韧,一切生命都能创造奇迹,只要心怀希望,就能如安迪一般绝处逢生,活的光明。
31、《肖申克的救赎》起初其实是一部中篇小说,它的作者叫斯蒂芬·埃德温·金,生于1947年,算算现在也有七十大几了。小说出版于1982年,那一年作者刚好三十五岁,到了完全有能力与智慧思索人生的年纪了!有意思的是,这个人专事恐怖小说的创作,是一个畅销惊悚小说名家。而《肖申克的救赎》是作者展现自己另一面精神世界的无意之作,却无心插柳柳成荫,成了作者最永恒的代表作。要不然作为一个过气作家,谁会在意他的存在。不过因为这部电影,人们又打开了作者尘封的生平。
32、所以,安迪以帮助狱警海利避税为条件,为每个出工的狱友换取啤酒,让他们感受自由美好的感觉。
33、监狱,是实景,也是隐喻。它为人提供外部的制约和张力之源。试问芸芸众生,何处又不是监狱?
34、以日本人为例,他们男人一般是终身在一个企业工作。
35、因此,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养成攀登者的意识,在面对逆境时,可以用搞笑的声音提醒自己:bingo,逆境!从而训练出对逆境的觉察力。
36、我们需要内在的力量去享受自由——这句话值得深思。各位父母,若包办代替孩子的生活,就是把孩子禁锢在某种“体制”中,当我们不得不撒手的时候,这种漫无边际的自由,也许会杀了孩子。
37、正如狄更斯所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
38、《肖申克的救赎》当中有一个令人惊叹的情节。黑人瑞德的视角里,头两年是安迪最难熬的时间。优渥风光的中产才俊遭遇生活的迎头暴击,因为无期徒刑的错判而人生无望。安迪却向瑞德索购了一把石锤子。这正是安迪的与众不同之处。也呼应了之后瑞德在回忆与安迪相处的日子,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片段:我告诉你,安迪有一种大多数犯人(包括我在内)所缺乏的特质,一种内心的宁静。甚至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漫长的噩梦终有一天会结束。安迪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大多数被判终身监禁的囚犯入狱一阵子以后,脸上都会有一种阴郁绝望的神情,但安迪脸上却从未出现过。安迪一直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坚定不移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39、希望正在遭遇不幸的朋友,找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重温一遍《肖申克的救赎》。
40、而且,由于他出色的能力,安迪获得了狱警的庇护,不仅结束了“三姐妹”的骚扰,还赢得了到监狱图书馆工作的机会。
41、作者斯蒂芬.金说:故事本身才是主角,而不是说故事的人。 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42、这个愿望看上去是那么有趣,那么浪漫,像小孩子经常玩的把戏。所以,瑞德依照安迪所说的做了,在盒子里拿到安迪事先给他留好的钱,顺利地来到墨西哥海滨小城芝华塔尼欧,两个老友欣然重逢了。
43、生活中何尝不是一段又一段的例行公事呢。很多人的生活是一天重复一天,一年重复一年,每次遇到同一件事,都会怒火万丈,从7岁一直到70岁。
44、第要有坚持行动的毅力。用一把可以藏在书中的小榔头,用近20年时间凿出一个逃向自由的隧道,没有毅力是绝对不行的。此外,坚持六年如一日的写信给州议会争取拔款,为犯人们建图书馆也是片中着墨较多的反映这一点的情节。(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最高的成就只能是梦想家。)
45、影片展现的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我及他人的救赎。
46、诚然,片子有许多缺陷和只有电影中才会有的巧合,比如19年没有更换过牢房,19年没人掀起那张海报一看,雷雨之夜的巧合,以及安迪洗钱行动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但瑕不掩瑜,这依然是一部光芒四射的影片。
47、申肖克的救赎》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希望对你能有用:
48、相信很多人最开始都会觉得这位衣冠楚楚的银行家是一个到了黄河仍不死心的、残暴凶狠的杀人狂魔。以至于在后来一步步揭秘案件的真相之后,大家会感受到一股难以表述的惊讶与震撼,会为他们竟然相信这样一位知识渊博、富余绅士风度的银行家是杀人狂魔而感到羞愧,会为安迪在十九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逃出升天的传奇事件而由衷地感到兴奋,并且为安迪的理性、睿智、坚忍赞叹不已。
49、看完影片后,我回到家,怅然入梦。那个爱海的男孩,似乎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50、“用这个挖洞至少要挖600年”,瑞德嘲笑道。
51、瑞德20岁即因命案被判终身监禁于肖恩克。1947年时,他40岁,已经是一个监狱里的大能人,能给狱友们搞到各种监狱内禁止流通的商品,香烟,白兰地,甚至大麻。安迪的学识让他与瑞德成为了朋友,他让瑞德帮他搞到了一把手锤。
52、Fearcanholdyouprisoner.Hopecansetyoufree.
53、但这个企业和监狱还是不同的,因为企业是自由的。
54、安迪将线索告诉诺顿,但典狱长根本不信,安迪又称出狱也不会泄露洗钱的秘密,愤怒的诺顿又将安迪单独监禁,然后安排哈德利枪杀汤米并伪装成越狱现场。安迪不想再配合狱方洗钱,但面对诺顿摧毁图书馆、把他扔进环境更恶劣区域并取消警卫保护的威胁被迫让步。
55、一位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被怀疑杀害了偷情的妻子和情妇,被判两次终身监禁,服刑于肖恩克监狱。
56、逆商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自我疗愈,更是他人航程中的灯塔,黑暗中的光明。
57、吉米,这个人物是安迪的很好的朋友,曾经一起去过法国、德国打过仗,吉米帮助安迪假造了一个身份彼得·斯蒂芬,并且把安迪入狱前的钱拿去投资。
58、河北唐山市政府决定取消路桥收费站,一位大姐在记者的镜头前振振有词:
59、肖申克监狱典狱长,当得知安迪的理财能力之后,典狱长开始利用安迪替其污钱、作黑帐,渐渐露出魔鬼狰狞的面容,最后安迪于狱外举发他的罪行,丑闻败露只得饮弹自尽。
60、 影片从两个对自由的限制因素:一个是监狱;另一个便是监狱体制化;监狱是从肉体,身体方面来限制自由;而体制化则是从灵魂,精神上对自由的限制。影片强调的便是从精神上限制自由的体制化。
61、虽然事后安迪被锁在“黑匣子”里两个星期,但他说“这是我最快活的两个星期”“因为我有‘莫扎特’,它在脑中,希望在心中。”
62、高智商+高情商,人生逆境可能会少,但可能是个平庸的人;
63、瑞德是监狱里的重要人物,被认为“要什么都可以搞到”。
64、一个内心时刻充满希望的人,就有了某种坚强的信仰。 从老布不想出狱而杀人,出狱后又自杀的一系列举动中,安迪领悟到狱友们的思想被严重“体制化”。因此,在自救的同时,不忘救赎他人。
65、所以,我们必须减少或拦截灾难化情绪。可借助心理学上的分心法和重塑法,意在达到警醒的效果。
66、而监狱里的狱警每每查房的时候,大家都会和瑞德一样惊讶为什么没有发现安迪的石锤,这把石锤被他放在了哪里?最后安迪越狱成功,监狱长打开了一本圣经,原来当初锤子是放在了圣经挖出的洞里。这让大家不得不感慨导演拍摄的精妙之处,剧情安排得如此巧妙。
67、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68、不是一座监狱名叫"肖申克",不是一种体制名叫"肖申克",而是一种人生有限的认知,名叫"肖申克"。这座自身认知障碍的"肖申克"中,我们都要翻越那座高墙!只有翻越和突破才是我们今生的使命。
69、从挖好地道,到实施出逃,他整整等了八年,这八年中,他把一切逃跑的细节,都谙熟于心,反复思考。因为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地道逃到污水道,再从污水道逃往郊外。而且,在逃出去以后获得自由时,能够快速利用手中事先准备好的证据扳倒典狱长,能够同时将典狱长贪污的钱都巧妙的转移进自己的账户中。学识渊博安迪不仅是个银行家,懂得理财知识,更懂得地质学知识。
70、就像安迪,不管现状如何,他内心始终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大多数被判终身监禁的囚犯入狱一阵子以后,脸上都会有一种阴郁绝望的神情,但安迪脸上却从未出现过。
71、主要演员: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鲍勃·冈顿
72、狱长第一次查房,没有翻开他藏鹰嘴锄的圣经,是因为他真的会背圣经;
73、影片的最后,在瑞德就要放弃对外面自由世界向往时,他被假释了。
74、安迪的自我救赎之路,不仅影响了瑞德,也影响了整个肖申克监狱:安迪锲而不舍地要求、筹钱、志愿工作,建起了监狱图书馆,给监狱里那些永无身体的自由的可能性的人们一个机会去获得心灵的自由。光明透过书页照亮了监狱里艰深的黑暗,自由之风偶尔掠过监狱狭小阴暗的天空,让身在狱墙中的人们可以短暂地感受下心灵的自由。
75、这就容易出现受害者心态。受害者心态是一个强大的陷阱,往往会让人以此为借口放弃行动,导致你对逆境没有掌控感和担当力。
76、其实,《肖申克的救赎》里讲的是三个主人公的三段故事。安迪个人的自由救赎;希望背后的朋友瑞德的救赎;以及得知自己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差点精神崩溃,不惜举刀杀人的老布(布鲁克斯)。
77、《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整部电影色调阴郁,充斥着压抑悲伤和愤怒,片中也找不到靓丽的风景和美丽的女主,可是,就是这样的电影,依旧高居豆瓣高分,常年霸占各大影评网站榜首,更被无数影评人评为经典之作。
78、然而,安迪并没有被多舛的命运毁掉,他经过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重获自由,在墨西哥海边过上了自由人的生活。
79、以老布为例,在监狱中至少吃穿不愁,不用担心如何谋生。工作上,因为老布上了年龄,又受过大学教育,在监狱负责管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所以也不算辛苦。
80、首先看《肖申克的救赎》的整个故事,结构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讲述了主人公安迪被冤入狱最终逃离监狱的故事。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但是这只是这部影片的浅在意义,其深层涵义则来源于三段式结构。在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曾把两个情节点划分的三段分别称为:建置、对抗和结局。建置意在指开端部分前三十分钟对人物和规定情境的建置,中间的对抗部分写人物如何与阻力作斗争,结局讲述矛盾的化解。再看《肖申克的救赎》的三段故事走向,影片的第一段讲述的是安迪入狱,一心希望能够逃离。第二段讲的是逃离监狱无望,安迪逐渐融入了监狱生活。第三段讲的是安迪看透了即使他能证明是被冤枉的,这个监狱也不可能放他出去,于是安迪成功的越狱。《肖申克的救赎》的三段应该称为:逃离、融入、逃离。值得研究的是《肖申克的救赎》的三段与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的三段有类似的地方,那就是第一段落和第三段落的行为走向相同,第二段落的行为走向与第三段落相反。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段落是和解,那么第二段落肯定是对抗,第三段落则又会回归和解。《肖申克的救赎》的第一段落是对抗,第二段落是和解,第三段落则又回归对抗。这便是好莱坞传统剧作的一种结构规律,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形成突转和波荡,否则整个故事一个行为走向就会显得平淡无奇。
81、 安迪所做的这一切:冒着生命的危险只为同伴争取一段自由自在地喝酒的机会;宁可得罪典狱长和那个极其恐怖的狱警,只是为了囚犯感受到音乐里的那种自由的感觉;十几年如一日地写信,最终建成了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在安迪看来,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两个字,那便是“自由”。人活着不能失去自由,即便是在监狱里,也应该尽力为自己争取自由,以为在他看来,人活着便是为了争取自己的自由。
82、安迪向瑞德透露,他洗钱时是用化名“兰德尔·斯蒂芬斯”(RandallStephens)。
83、《大鱼海棠》|《我的父亲母亲》|《我们诞生在中国》
84、三个月禁闭后,别人问他为什么没有疯掉,他笑着说有莫扎特的乐曲陪着我,当别人表示不理解,他指指自己的脑子,说,在这里。
85、正是源于此,安迪才有了好人缘,在四面都是墙壁的监狱中,左右逢源,顺利得到自己出逃必需的重要物品,鹰嘴锤和性感女郎画报。
86、当然还有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体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鲨堡度过了大半辈子,终于被假释,获得了自由,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体的自由,但其实他的灵魂早已被鲨堡扼杀,属于他自我的世界已经被压缩到了最小。最终他只能选择从这个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消失。为什么要安排老布这样一个人物呢?我觉得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安迪出现,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绝大多数囚犯们的未来。他是不是也象我们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人的未来呢?
87、这个方法能提醒你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或是因为什么才遇到这个难题。当你深陷困局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