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俗而治的法律原则。道家提倡的“无为”和“自然”,对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国家强制力提出了挑战,具有朴素的反专制和反对法律一元化的因素。事实上,道家已经注意到民间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规范的能力,并且认为这种以民情和天道为基础形成的自然规范,远比统治者煞费苦心设计的法律要明智得多。道家的“无为”限制了君主手中“无限”的政治资源,要求统治者信赖和依靠人民自我调整、自我正化的力量,并给予民间的政治智慧以充分的发展空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白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家的观念推翻了统治者自上而下“赏赐”法律与民的运行顺位,而对民“自均”、“自正”、“自定”的自下而上推动社会和谐的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
2、天地万物的尊贵与废弃就像宇宙运转一样, 是遵循固有规律的, 任谁也无法逆转。所以, 天地因道生万物, 让其成长到巅峰盛极, 然后走向衰竭, 天地万物无一幸免。天地从不因生万物作为善, 也不因杀死万物作为恶。所以, 天地生万物, 物无贵贱。
3、 现在的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水准,现在人们想要干什么都非常的方便,出门开车,坐飞机,想吃什么,只要有钱,全世界的美食都可以吃到。但是这样的繁荣背后,方便背后,带来的隐患是环境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等。
4、时间:2019年10月28日(星期一)18:40
5、首先,《黄帝内经》对待生命的态度高度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黄帝内经》不仅珍爱生命,重视健康的维护、疾病的治疗,以“尽终天年”视为全德的人生境界,言“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但同时又充分尊重生命自身的自然属性,认为生命有生有死,疾病有可治不可治,因此,要顺应、尊重这种自然本然的属性。《黄帝内经》在诸多篇章,皆有“死不治”之论,计《黄帝内经》提出的“死不治”,或言“不治”,但含义为死症者,有53处之多,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言:“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帝曰: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这种“死不治”,并非是《黄帝内经》对生命消极无为,而恰恰是基于生命自身的自然属性与特质而持有的客观、理性态度,是尊重生命有生即有死的“道法自然”思想的体现。
6、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道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7、运用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观念,尊重自然客观规律,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8、另外,道书中关于《老》《庄》《易》的注释和阐述也很多。我们要考察道家思想和易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不能忽视道教徒的有关著作。
9、明清小说中,也有不少是以道教为题材的。如《封神演义》、《东游记》、《韩湘子全传》、《绿野仙踪》等。《西游记》的内容虽然是佛教取经故事,但也受深道教思想影响,书中充满了"金公"、"木母"、"黄婆"等道教丹法术语。《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登坛借东风、五丈原布灯祈续命,都是道教思想的反映。而一部《水浒传》,就是以"张天师祈禳瘟疫"发端的。《红楼梦》开宗明义也是由一个空空道人把"石头记"抄下来传到人间。书中一僧一道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另一方面却使中国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大国和技术强国。都江堰、长城、苏州园林、丝绸、瓷器、风箱乃至钻井等等,至今风采依旧,向人们述说着中国古代技术的辉煌。
11、挫锐解纷:不露锋芒,消除纷扰。这是老子提倡的理想的人格。老子认为,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是“玄妙齐同”的境界,这样就会使人们不分亲疏、不分利害、不分贵贱,和睦相处,所以为天下所尊贵。
12、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
13、道家这些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思想,得到了历史上许多受社会压抑的知识分子的赞赏和发挥,而其中所包含着的反道德、反理智的倾向,也遭到了不少思想家的尖锐批判。从人类社会的现实来讲,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其成员,这个社会就无法维持下去,而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复杂,因而约束人的行为的制度、规范也会越来越繁多和严密。《老子》所设想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的时代,已是一去不复返了。所以,道家希望完全恢复人的自然天性的理想,大概也是一种永远不能实现的理想。
14、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形成的,因此观察事物不仅要观看它的正面,同时应该注视它的反面(对立面),两方面都能兼顾到,才能算是对于一项事物作了全盘的了解。常人只知执守着正面的一端,对立转化规律提醒大家要从反面的关系中去把握正面的深刻意义。
15、知足知止: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足者常乐。过于追名逐利必定要拿出很大的耗费,甚至招致惨重的损失,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并能保持长久。
16、事实上,老子和庄子从来都没有把不争当作取胜的手段,在他们那里,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老子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应该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没有把不争作为获胜、获利的策略。
17、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
18、当代女性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以集群的方式展示出道家生态思想的和谐之美。女作家在“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以及“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等三个向度上对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哲学思考,不仅显示了女作家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回溯和坚守,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平等互爱的传统美学基础上的生态乌托邦,而且女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反过来阐释、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涵,赋予道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显示了道家文化与新时期女性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19、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20、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论述,这里就体现出一种“无为”的哲学思想。“自然无为”,即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不要强制去干涉和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这对于市场经济下的执政者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在经济活动中,执政者不能过度干涉一些正常的经济活动,要让经济体在市场中开展合理竞争,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从而避免扰乱经济活动规律的现象发生,以促进经济的长期繁荣。有人指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老子的《道德经》也是一部管理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很多企业家都把《道德经》奉为管理学经典,对于企业来说,“无为”的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软性管理”,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有利。另一方面,道家提倡“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等思想,对这些思想的领会和运用,则有利于防止在市场经济下出现的一些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弊病的泛滥,对于当前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21、甚至在对医生诊病、治疗的行为规范上,《黄帝内经》亦要求医生内心应持虚静的状态,《素问·脉要精微论》言:“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并认为患者养护疾病过程中,亦应保持虚静的心态,方可促进疾病的痊愈,在《灵枢·上膈》言:“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憺无为,乃能行气,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这种贯彻始终、遍及各方的虚静观,显然是在宇宙本体为虚为静的自然哲学思想影响下,在社会哲学、医学中的延伸与实践。
22、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都与黄老思想有密切关系,因此民间有“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的说法。同时,老庄派桃花源的理想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3、 老子觉得要回归自然,不脱离自然,还要和谐的相处,不能违背这些,要保持人们的质朴,返璞归真是最高的境界。还追求“静”。无为而治以前的时候是讲的君王不用做很多,只需要顺应人心就好了。
24、三是基于生命构成与活动的复杂性,将“真气”具化为多种不同部位、性质、作用的气,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气”的名称,如五脏之中有“藏真”、“真藏”之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有“脏真散于肝……脏真通于心……脏真濡于脾……脏真高于肺……藏真藏于肾”之论;经脉之中有真气,称为经气,《黄帝内经》中多篇将经气与真气等同论述,如《素问·离合真邪》曰:“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
25、评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即是说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张开来是闭合的一种征兆。老子认为,事物处在不断对立转化的状态,当事物发展到某一个极限的时候,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转,好比花朵盛开的时,它就要萎谢了,花朵盛开是即将萎谢的征兆。月亮圆满的时侯,他就要亏缺了,月亮圆满是即将亏缺的征兆。物极必反,这是老子对事物的一个分析。老子“欲歙先张”这段话凝聚了中国丰富的生活智能和政治智能。掌握物极必反规律就可防患于未然。日盈则昃,月满则亏,这是自然界的现象,骄奢必败,傲者必亡,这也是世之常理,只有保持谦虚的处世之道,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
26、中国传统哲学就其基本的理论内容来说,是由儒家、道家和佛家三个主要的哲学思想体系组成的。在当代,儒家思想作为构成中华文化这一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主体,其理论内涵正在经历着变迁和更新;佛家思想也在不断地被赋予一种现代诠释,继续填补着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的信仰的空间。
27、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于洞天仙境,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楹联。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格调自然清新,强调情景交融,重视虚实、言意、形神之间的辩证关系,追求具有言外之意和相外之象的意境的特点,皆来自道家的影响。
28、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29、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的。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永久存在的东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
30、评述:这是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显著的特性和作用是:(1)柔;(2)停留在卑下的地方;(3)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也应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做到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它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它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31、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2、其次,《黄帝内经》养生思想亦体现“道法自然”。《素问·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理论的总章,其“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即是承接《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内容,是“上德无为而无不为”在养生中的体现。认为人应顺时安处,以坦然的心境,愉悦接受个体在生存中面临的一切。同时,这种“道法自然”还重点体现为对自然时令生化状态的顺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是专题论述按照四时阴阳之气的升降及万物的生化状态,进行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言“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在《素问·生气通天论》则强调昼夜起居应顺应自然之道,“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此亦即《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的应用。
33、中国一些古籍中说,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在远古时代即已有之,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就是自然无为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所以,在以后的道家或道教学者中也常常把黄帝奉为道家或道教的创始者。然而,就现存史料和典籍看,道家思想当奠基于《道德经》一书。《道德经》的作者相传为老子,所以《道德经》亦称《老子》。可老子究竟是谁,汉代人已搞不清楚了。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就列举三位名叫老子的人,而他的倾向性意见则是:生活于春秋晚期、略早于孔子、孔子向他问过礼的李耳(字伯阳,谥曰聃)为作《道德经》的老子,并概括其思想的要点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以后,学术界大都以此说为是,奉李耳(老聃)为道家学说的创始者。
34、中国人之所以很少有发自内心的有神论,而执着于对现实的经营,就在于儒家“一个世界”的观点。
35、见素抱朴:素朴是原始纯真的状况,见素抱朴就是保持朴质、少私寡欲。一切巧饰的、为所欲为的都应当抛弃。
36、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37、译文:老子说:“少发教令是合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38、老子哲学中所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所提出的超脱说,所有这些思想都可以用来与人的心理修养相联系。人们通过这些心理修养的功夫,可以调适人的心理,保持人的心理平衡,从而能使人们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冲突面前,不致失去心态的平衡,导致心理与生理的病疾
39、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冲突,而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占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争”等种种观念,他要通过“无为”去“有为”,创造、养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事情做了,也不必争夺名位(为而不争),他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捐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能以奉天下)。
40、正因为如此,《老子》公开提出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他认为,这样才能"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19章)《老子》还认为,人治理社会也应当象自然生养万物那样,采用自然无为的态度和方法。治理者越是无为,老百姓就越纯朴易治。他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章)意思是说,治理者如果不推崇贤者,老百姓就不会去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老百姓就不会去抢;不用各种欲望去引诱,老百姓的心就不会胡思乱想。所以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庄子》则把能忘掉仁义和礼乐的人推崇为至高无上的"至人"、"真人"。他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不以好恶内丧其身"(《德充符》),不以名实是非"劳神明"(《齐物论》)的人生境界。
41、从道家治国的实践来看,不管是齐威王治下的齐国还是吕不韦执政时期的秦国,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即使儒家思想取代了道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后,黄老道家的治国思想并没有完全消失。
42、自然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给浑沌开七窍的故事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曾出现过违背自然客观规律而遭到惩罚的教训。如1958年大跃进,有人提出深耕越深越好,“深耕一尺麦稭能打鼓”、“深耕达一丈,麦稭做桥桩。”结果劳命伤财,土壤遭受破坏,地力几年都得不到恢复,造成严重减产。有的想当然地认为,一粒种子下地,起码有十粒收成,用种10斤可收100斤,用种100斤就能收1000斤,因此,也主张种子越多越好,结果100斤种子下地不仅收不到1000斤,就连保本也难保得住。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43、综上所述,在生态危机重重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重寻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重建生态文化,对道家文化资源进行吸取借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女性创作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不但展示了女作家对于人与自然的关怀与思索,而且彰显了对道家生态文化的传承与思考,从这一点来说,女性创作以其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收与创化为新时期文学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借鉴经验,从而成为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种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44、宋元之际的道士赵友钦在他所著的《革象新书》中,详细地考察了日光通过墙上孔隙所形成的像和孔隙之间的关系。并用实验方法,得出了小孔的像和光源的形状相同、大孔的像和孔的形状相同的结论。用严谨的实验,来证明光的直线传播,阐明小孔成像的原理,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45、评述:这里所说的“三宝”,“慈”,爱心加上同情感,这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领导者有慈爱之心,懂得关心和热爱属下,必能提高团队凝聚力;“俭”:俭啬即能培蓄能量,充实生命力。领导者坚持简朴,少私寡欲,上下就能团结一心创造佳绩;“不敢为天下先”即谦让、不争,上下关系融洽,环境更加和谐,还有什么难事办不成。
46、“崛起”成为压倒一切的追求,便是一种世界性的灾难。
47、其他影响。道家对中医、传统养生学、中华武术、茶道等也
48、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9、福利制度研究专家网上众筹治病:医保体系能保障谁?
50、儒家思想告诫人们要对知识形成尊重,要保持坚毅的精神。“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及“君子远庖厨”等。
51、道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显著贡献主要在于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无为”方法论。所谓辩证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对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有深刻把握。这种所谓模式可以使人在看问题时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学的绝对化,避免固执、僵化和教条主义。
52、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他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概括为一个“道”字。“道”是什么东西呢?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名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名。第一个“道”字和第三个“道”字,是老子哲学上的专用名词,这里指“道”是构成世界的实体,也是创造宇宙的动力,它是永恒存在的,故而称为“常道”。第二个“道”字是指言说的意思。真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这是由于道是无形的,又是无限性的,所以无法用概念来表达。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之物了。例如,水果。它是无形的,也是无限的,你只能想象,不可以言表,但如果说出具体水果名称,如苹果、香蕉、桔子、葡萄等等,它就有具体形状,这就是实名而不是常名了。
53、译文: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成就自己。
54、上德不德: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不自恃有德,这是一种“谦虚”、“居下”的品质。有的人以为自己了不起,喜欢自吹,结果吹得越凶,人家越不买他账。相反,有的人有了成绩不报功,做了好事不留名,越是谦虚越受到人们的敬重。
55、自然地,虽然儒家思想强调社会性和秩序性,也并不能成为少数人利用绝对权力和死的规定,违背百姓的意愿,钳制百姓生活的理由,而只是一种忽略秩序的情感连接性、忽略秩序的内在平等性的“异化”行为。
56、“无为”既是一种思想主张,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思维模式。“无为”的方法教会人们在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时要善于顺其自然,不要蛮干、硬干,要学会换个角度想问题,退一步想问题,要善于因势利导,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这种所谓方式构成了中国文化之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57、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道家老庄派和杨朱派代表着政治上的隐逸和出世倾向;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政治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态度。
58、后世的程朱理学,却把把“仁”外在化为理性对人欲的钳制了,抹杀了饱满的人伦情感。这是违背了儒家思想初衷的。
59、四是关于真气的形成。在《庄子》所述“真者,所以受于天也”的来源基础上,《黄帝内经》认为个体生命的“真气”本源于先天,但需要后天水谷的充养才能长盛不衰,因此,《灵枢·刺节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亦提出“食岁谷以全其真”的理论,认为并非哪种水谷皆有涵养真气之用,与运气相合的谷物,才对真气有充养作用。
60、道教与国画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历代绘画名家,根据道教题材,创作了许多名画。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曾绘有《列仙图》、《洛神赋》等。唐代著名画家如阎立本曾绘有《元始像》、《行化太上像》、《北帝像》等近20幅道画。吴道子则绘有《天尊像》、《列圣朝天图》等。宋真宗崇道,为营造玉清昭兴宫,征天下画家三千余人,以著名画家武宗元为首,作壁画饰于宫观中。现存武宗元的传世之作《朝元仙杖图》,即为壁画之底本。历代善画的道士亦比比皆是,如唐代的张素卿、元代的黄公望、张雨、倪瓒等,均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大家。举世闻名的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场面浩大,人物众多,生动逼真,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最近发现,陕西白云山白云观有壁画1000多幅。
61、评述:老子从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中,说明成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状态,而死亡的东西都是坚硬的状态。坚强者之所以成为死之徒,乃是因为它的显露突出,所以当外力冲击时便首当其冲了。正如狂风吹刮,高大的树木往往被摧折,小草由于它的柔软,反而可以迎风招展。人的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齿坚易折,舌柔永存。”这里也提示一个人不要逞能好强,因为刚硬的处世办法并不是最好的,往往柔和的方式更能奏效。柔弱胜刚强是一个普遍现象,绵绵细雨要连下几天,狂风暴雨只能一时,马上就会雨过天晴。水是最柔不过的东西,但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常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由此可见,老子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能的意思,而其中却含有无比坚忍不拔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