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静蕾为这部小说拍了电影,孟京辉为这部小说排了话剧,李健的《传奇》写作灵感就是来自于这部小说。
2、①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摄氏度。(茨威格怎么读)。
3、比如《一个政治家的画像——约瑟夫·富歇》就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代的历史背景上,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对约瑟夫·富歇这个“千面人”、“变色龙”的心理、性格和言行进行解剖的。
4、如今的世人依然在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席卷世界的突发新闻和历史事件,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产生的共情内心不断被激发,正如茨威格在《心灵的焦灼》所说,“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5、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大量删减,善于舍弃,力求精炼。
6、03 尽可能搜集所有可能得到的传主材料,并对材料保持存疑态度,用公正客观的态度追根溯源,挖掘事实真相茨威格认为,传记作者要像警察一样,搜集所有可能得到的材料,去询问那些同时代的人,甚至要到现场去,试着找到蛛丝马迹,尽可能揭露事实真相。
7、更不用说,作为公认的传记之王,茨威格的作品中,思想洞见和格言,随处洒落。
8、《纽约时报》登载的有关所罗门研究结果的文章引发了读者的来信,该报后来发表了其中几封。信中指出,阿蒙森和他的队友面临的是同样寒冷的天气,他们成功的原因只不过是准备更加充分,因而成为登上南极大陆的第一人。
9、有人说:光是这些妙笔生花地语言,就可以让茨威格的书名垂千古。
10、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表《致外国友人的信》。
11、这样的纯真,这样的不求回报,符合了一颗少年之心对于爱情的全部想象。
12、她聪明伶俐,但不深刻;悟性不低,但不努力;美丽迷人,举止优雅;温柔善良,活泼开朗;轻率成性,漫不经心;贪玩懒惰,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知识限于肤浅,注意力不肯专注……女皇的娇女,上天的宠儿,她也的确看不出有努力的必要。(茨威格怎么读)。
13、● 因为在他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过去的世界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他要用文字来建构一个人文主义的纪念碑,让后人知道,有过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
14、“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15、在茨威格生命的终点,他曾有过打算,在巴西重建他的生活。巴西人还未受“文明”浸染的淳朴温暖了他,所有人,无论种族、民族,都能在巴西被包容,这让他一度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但他的年龄和精力已经不允许他这么做,长期流亡生涯已让他疲惫。从他与朋友的通信来看,他的朋友认为他对巴西的描述是“无根”的,这可能也影响了他,促使他最终还是回到欧洲文学的传统中。可是,“无根”这个词,究竟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根性”作为一种属性被赋予的价值,难道不是另一种词语的诱惑吗?
16、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17、● 茨威格说,文字是我在流亡中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我要在我的文字里再去建构一个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的堡垒。如果这是一个幻想或者妄想的话,也是一个高尚的、高贵的妄想。
18、《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创作背景并不详细,个人看法是作者的目的与罗曼·罗兰类似——捕捉光与美,在黑暗的年代给人一束希望。
19、这个年代,作为女人,如果被男人伤害过,那一般都是女人去高攀了,去追求有钱有势的男人了,不然怎么会被男人伤害呢?这个年代,可以说女人只要不高攀,都是不愁嫁的。
20、他常常以传主的心理、性格及命运为核心,从历史的深层披沙沥金,从而发掘出无数鲜活生动的细节,进而在人与历史相交汇的点、面、线上设置情节、铺陈叙事,人物、事件、细节等交织发展,彼此制约,立体地、多线地建构起悬念迭出、荡人心魄的故事链条,因而其传记叙事既具有张力又具有戏剧性。我们也可以从其传记中体味和感受到传主的生命气息、性格气质、精神光泽、人格魅力。
21、有了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已筑起了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22、● 可能他的缺陷在于,他跳不出古典的传统,他没有办法给当时的人,也没有办法给自己指明一个未来、一个活路,包括他最后自杀。其实自杀这个行为,在我看来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暴力,他好像没有找到出路似的。
23、茨威格在书的最书写道:这个女人在她风华正茂的时代曾是风度优美、品位高雅的女神,然后便是备受考验,选拔出来经受一切苦难的王后。
24、关于茨威格的作品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茨威格的小说大多都以情感,还有男女之间奇妙的爱情,以及人类生活所必须的激情为主题而展开的各种题材、风格的作品。而且茨威格最擅长的就是用细腻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情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茨威格的作品除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之外,他的作品很多都以年轻男女为主题,通过描写年轻人的冲动,以及对爱情的向往来表现出作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25、装帧更是保持了三联书店一贯的高品质,典藏精装,奢华、高雅。
26、创新这个词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无论是文学,生活甚至国家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27、发型师雷奥纳尔为她发明夸张的发型,她希望永远引领时尚,最初抨击她的文章和讽刺漫画就从此时开始。她毫不在意,总是随兴而来,她母亲写信提醒她也是枉然,她根本听不进去,完全沉浸在节日气氛和幻想当中。
28、罗曼·罗兰和斯蒂芬·茨威格两人从某些方面来讲,极为相似,他们的大部分作品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创作,作品共同流露出了对光明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以及人道主义的关怀。斯蒂芬·茨威格本人是以翻译家与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而最终使他蜚声世界文坛的,则是他的小说、人物传记和人物特写。
29、第一点也算是茨威格写作的一个共性:事件推进十分明晰,不会使人头晕目眩,不知所云。以写文章的方式从历史中捕捉光与美,这并不像照相机,一按快门镜头定格,前后的连贯与重点的突出才是最重要的
30、而多数情况下茨威格并没有直接揭露一种事件,他只会通过不断的描写,用修辞和诗一般的语言堆砌,把当时的情况尽可能诗意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31、—直到半夜,满身污垢、头昏目眩的拿破仑才在一家低矮的乡村客店里,疲倦地躺坐在扶手软椅上,这时,他已不再是个皇帝了。他的帝国、他的皇朝、他的命运全完了。(与其前文意气风发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32、茨威格的小说有个鲜明的特点,即他的小说带有—种戏剧的味道。无论是《二十四小时》中年轻赌徒的手、《月光胡同》里那寒光闪闪的匕首,还是《陌生女人》那隐隐绰绰的反复出现的白玫瑰,无不具有戏剧的夸张和悬念性质.而作品中大段甚至整篇的人物独白,正是戏剧的表现形式。
33、美人在骨不在皮,文章在神不在形。文章最终也需要返璞归真。
34、《西北有高楼》的主角是谁呢?是歌者么?对楼下的听者而言,楼上的歌者是唯一的主角。他驻足倾听,让一个陌生的灵魂在自己的心里展开,显出形状、性格,乃至命运。可在这个过程里,他自己的灵魂也向读者展开了。这是一个渴望“遇见”的灵魂,全凭渴望,他在高楼之下人群之中经历了一场“遇见”。从那悲苦孤独的歌里,他遇见一个人,也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