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宵是中国传统小吃之属于元宵节节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均为不同的食品。
2、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3、元宵节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4、不知大家在与“节后综合征”搏斗了一周后是否渐入佳境?!
5、接着在一片紧密锣鼓声中,舞狮队雄壮登场。这可是我们这些小顽主很欣赏的东东哟!只见头戴大头笑罗汉帽的朱师付(其精谙武术,筋头翻得麻利,以烤饼营生),手拿蒲扇,不停地变换身姿逗引圆瞪二瞳,大张其口的舞狮,随着起伏、激烈的锣鼓声,彼此翻腾跳跃,煞是夺人眼球。
6、大爷大妈们打着夸张的胭脂红脸,手持彩棍或桡片(船桨),在领队贺婆婆和毛大伯(俩位长期为民俗群演的舵把子、积极分子)的指挥下,围着坝子婆娑起舞,哼唱类似四川山歌的小调。不时还冒出几个踩高跷的角色,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7、吃到的还算是比较实在的坚果、杂豆。甜汤圆尽量少用或不用糖水煮;尽量少吃炸汤圆、炒汤圆,减少油脂摄入和不消化。
8、汤圆、元宵多是煮着吃,也有炒着、炸着吃的。
9、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10、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11、元宵相对单一都是传统甜的,渐渐的也多了各种新口味。
12、元宵节这天不少人都会选择和家人出门赏灯会游玩,出门时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以免丢失或被他人窃取。在老人眼中,元宵节当日财物丢失是不吉利的征兆,表示照看不好自己的“钱包”,那这一年的财运也就随之“丢”掉了。另外,尽量避免亲戚朋友在这天借钱,正月里借钱会将财运都“借”走,也会影响自己的运势。
13、“元”是指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宵”是夜的意思,所以元宵节实际上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14、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15、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16、元宵节游玩观赏的主要对象是花灯,又叫“彩灯”、“灯笼”。花灯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精美艺术品。西汉时就有了彩灯,到唐朝以后,经过千百年能工巧匠的开发创新,彩灯艺术百花竞放,各呈异彩。在样式上有带穗的挂灯,美观的座灯,秀丽的壁灯,精巧的提灯,玲珑的走马灯等。天上明月和人间灯火交相辉映,显示出了节日的欢快与喜庆。
17、 “元夕万家宴,宵月千里明。”元宵节这天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18、 根据1996年出版的《泰山民俗》一书中的记载,为庆祝元宵节,人们除了制作各种彩灯外,还在院里院外贴满对联,内容大多与月亮有关,反映了当时都市的元宵节盛况。
19、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20、社火来源于农耕时代,这里“社”即为土地神,而“火”则代表火神,起初是用来祭祀农神的一种仪式。古时劳动人民会在正月十五这天,聚集在火堆旁,一起祭拜神明,用唱歌跳舞的形式来祈福,目的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1、“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各具特色。
22、《中国小吃-江苏风味》江苏省饮食服务公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1月
23、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又称元夕,元夜。是新春岁首第一个月圆之夜!是夜,古人食元宵,看焰火,赏烟花!舞狮,划旱船,耍龙灯,观花灯,猜灯谜!也是春节欢庆高潮和尾声!
24、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25、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26、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27、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儿,蘸上水,然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等馅儿全滚上粉滚成圆球。
28、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29、元宵节是个喜庆的日子,这一天街上、家里都是大红灯笼,喜庆洋洋一片吉祥,相对应的一些地方会显得更加的冷清,传统民俗中这天忌讳去一些“晦气重”的地方,如一些无人的地方、荒山等地方,尤其是身子薄弱的人,更是要注意。
30、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
31、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闺门”,一年之中很少有出门尽情游玩的机会,而元宵夜正是其中之一。因为稀少,所以难得。她们兴高采烈,精心打扮,嬉闹宴乐,甚至是“小番鬓边挑大蒜,岐婆头上带生葱”,无妨她们欢乐的脚步。
32、观灯成为一种制度,似乎《荆楚岁时记》中就提起过,比较具体的记载,实起始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燃灯祀太乙。灯事迟早不有的由十四到有的又由十五到十九。“灯市”得名并扩大作用,也是从宋代起始。
33、一般首先出场的是”打莲湘”、“车幺妹”还有“划旱船”表演:
34、⊙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和《三联节气》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35、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36、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37、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38、《唐鲁孙谈吃》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