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2、成功的企业为什么可以实行人力资本增值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政策?
3、按照产品试制成功、产品商用成功和产品小批量上市成功三个阶段,分别设置一定额度的奖励,鼓励项目组研发通关;
4、条文模式在条文中用完整的句子规定债的发生原因。并且又可分为明确规定债的定义和未明确规定债的定义两类。采取该种模式的有越南、意大利、路易斯安那、马耳他、智利、魁北克、菲律宾、西班牙、奥地利、苏俄、蒙古国、俄罗斯和纽约州民法典草案等13部立法。下文举其要者说明:
5、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6、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
7、神的坛不可用凿成的石头来筑成,不能在神的坛上看出人的技巧和工作来。人们常喜欢用自己的智慧把十字架的道理加以整理和修饰,以期迎合堕落之人的口味;其实人的智慧常是画蛇添足的,他们不但不能使福音更趋完美,反而污秽了福音,使它成为“别的福音”,根本算不得是神的真道。因此凡把神自己的话加以修正或更改的,都是污秽肮脏的。人的骄傲的心常想在神使人称义的事上也有份儿,渴想为基督作种种的准备,依靠自己的谦卑和悔改,高兴自己的善行,夸耀自己的本领,这一切都是要在神的坛上动用人的家具。罪人应当记得若用人的信心和方法来完成救主的工作,那就是污秽并羞辱了那工作。
8、弄巧成拙,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指心思);拙:笨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9、例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曾提出著名的弱关系假设,大意是美国人找工作更多利用弱关系,因为弱关系往往能带来新信息、新机会,而强关系同质性较高,较少带来有价值的新信息。边燕杰(Bian,1997)分析中国的数据,发现中国人更多利用强关系来找工作,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找工作不仅仅需要信息,而且需要人情。以此,边燕杰提出相反的强关系假设。强关系命题的意义在于指出了格氏弱关系假设的限制性条件。
10、例1:魏昂德(Walder,1995a)运用新阶级理论(NewClassTheory)来分析中国知识分子与官僚之间的冲突。他发现中国的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具有不同的筛选标准,享有不同的特权。虽然这个结论对中国学者来说既不新鲜,也不令人兴奋,但魏昂德将其置于新阶级理论的框架之下,从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知识分子境遇的理解。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之间的冲突并非中国独有,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病。
11、文/胡赛雄,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以奋斗者为本》核心编委成员(画蛇添足的道理20字)。
12、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1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14、管理咨询业务合作:15967150643或1369356872
15、瑞士债法典第1编第1章“债的发生”之中,分别规定了“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三节。而“无因管理”作为单独一章规定在了第2编“各种合同”之中。
16、产品规模上市后按比例分享3年红利,并在第三年返还对赌金;
17、《道德经》第十章,是说诸侯国的国君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不要背离道,要懂得从实践中来,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为政理念,只有合乎天道的思想和作为,才能使国家兴盛,人民富足。
18、总体而言,组织定位决定人才定位,企业是商业组织,毫无疑问能给企业创造什么样的商业成果必然成为人才的核心判据。
19、第二天,孙知微归来。当他看到水星菩萨的侍从捧的瓶子中居然冒出一朵莲花时,气愤得吼叫起来:“《道经》中说,这水星菩萨的水晶瓶不是插花用的,而是用来镇妖伏水的宝贝。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花草,如果添上花,它就不是神物而是一只普通的花瓶了。你们这是弄巧成拙啊!”
20、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深刻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21、例1:马什(Marsh,2000) 的文章就是这个策略有效性的最好例证。如前所述,韦伯认为中国法律系统是实质非理性的,法官判案不依成文法典,主观武断,带有很大随意性。马什援用黄宗智对清朝法律实践的史料分析,说明韦伯的论断是错误的,提出中国法律系统不具有形式理性,但具有实质理性。其实马仕并没有提供新资料,也没有贡献新理论,文章仍然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足见“稻草人”策略之效力。
22、应该注意的是,对理论缘由的追逐也可能将研究引向歧途。科学发展史上充斥着基于不当理论范式的“假问题”,比如对“以太”的探索、对炼金术的痴迷。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套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中国从秦汉到明清的历史平行于西欧的封建制,从而引发关于中国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个人依附关系的探讨等等。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一些西方理论根本不适用,而不适用的理论就会衍生出不恰当的问题。具体科学理论(中层理论)能通过经验研究筛选淘汰,而宏大理论范式即使有误,也不能靠例行经验研究检验来扬弃,只能通过革命性的“解放思想”来击破。因为,例行经验研究绝大多数只在现行理论范式内,谋求证实或证伪具体的理论或经验命题。
23、例3:魏昂德(Walder,1995b)在《美国社会学杂志》撰文,探讨乡镇企业为什么比国有企业发展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集体所有的村、镇企业取得成功显然与古典产权理论相悖,所以如何解释这一悖论,就成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热衷的话题。
24、功用二:提供理论框架。科学知识的增长依赖理论的建构和经验证据的积累。没有好的理论,我们积累的只是资料而不是知识。彭加勒(Poincare,1952/1905:141)曾形象地比喻:“科学是由事实组成的,就像房屋是石头砌成的;但是事实的累积并不等于科学,就像一堆石头不等于房屋一样”。
25、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蛇本来没有脚却被人给它强行加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26、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27、老师走了以后,弟子们准备上色,可是,忽然发现图中水星菩萨的侍从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一个学生说:“老师平时画瓶,总要在瓶上画一束鲜艳的插花,这一次可能匆忙当中忘了画上,我们给画上吧。”大家都赞同他的意见,于是,他就在水晶瓶上很用心地画上一枝粉红色的莲花。
28、人才从胜任到不胜任再到胜任,是一个不断跨越的螺旋上升过程,人才发展的前提是企业的事业必须可持续发展。有了事业发展的大舞台,企业才敢放开步伐,大胆招募人才和向新的事业领域投放人才,在大浪淘沙的实战环境中历练和筛选人才。
29、魁北克民法典第1371条“:债本质上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以给付为客体的关系。在法律行为所生之债的情形,原因是债之存在的正当依据。”第1372条:“债产生于合同或法律赋予债之效力的任何行为或事实。债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附有样态。”第五编“债”中第一题“债的一般”第二至四章分别规定了“合同”“民事责任”以及“债的某些其他发生根据”。“债的某些其他发生根据”一章中包括“无因管理”“非债清偿”以及“不当得利”三节。
30、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无其酒。”
31、假设一般定义为尚未验证或证据不足的命题。本文将假设定义为从文献综述或理论讨论中产生的对经验问题的回答,是文章将要验证但尚未验证的经验命题。假设必须从现有理论或文献、彼此竞争的理论或文献,或学者自己创新的理论中演绎而来。直觉、预感、灵感也许在假设的形成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只能被称为猜想或工作假设(working hypothesis)。假设并不总是直接了当地表述为“本文的假设是……”有时,假设出现的形式是“我认为”、“我主张”或“本文将证明”等等。
32、企业终于痛下决定,进行一次大手术的变革,通过组织设计、职位薪酬设计、组织奖金包设计、管理岗位竞聘、老客户一次性买断等措施,彻底打破了原有利益格局,重构了新的利益格局。变革后涌现出一批新的管理者,结果一个季度完成了历史上差不多一年才能完成的目标。
33、(1)前沿性。文献综述应该关注学术的最新发展,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防遗漏。
34、某企业部分研发部门长期没有研发成果产出,企业认为他们既然无实质贡献,就不应该享受年终奖金。可这些研发人员不这么看问题,他们认为自己是付出了时间成本的,理应有奖金,见自己收入不升反降,非但不努力,反而纷纷选择跳槽,企业为此苦恼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35、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6、第三部分是边界条件(价值观、品德等),旨在考察与组织目标和组织利益的一致性,牵引岗位贡献之外的组织贡献,以及防止没有共性的个性对组织可能造成的破坏。
37、释义: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8、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子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39、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40、习得了各项关键经验,是否意味着岗位胜任力达标?
41、理论创新优胜于简单地综述、解释、拓展他人的理论。真正的理论创新有赖大脑的创造力和对相关文献的深刻理解。但不幸的是,很多“创新”只反映作者的学术自大情结,或者作者对相关文献的无知。理论创新包括创造新理论或新概念,也包括有创意地应用一般理论,扩展或整合现有的理论。概念纯粹是人脑的构造,不存在“真实的”概念。概念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只能根据其解释力来评判其是否有用。定义一个有用的概念需要天才与灵感,最重要的是,需要学术界的认同。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科尔奈的“软预算约束”,以及黄宗智的“商业化的农业内卷”概念因为具有解释力而得到广泛的使用。创造新概念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大家都去创造新概念、新术语,那么,最后的结果是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同行在说什么。
42、实践过程中的应知部分主要靠自学和自测来完成,应会部分主要看每项关键经验习得后的业绩表现,由店经理负责评估验收,并在成长记录卡上做好记录。
43、其中越南、路易斯安那、魁北克、菲律宾、西班牙、奥地利、蒙古、苏俄民法典、纽约州民法典草案规定了债的定义,越南、菲律宾、西班牙、蒙古、苏俄民法典、纽约州民法典草案是从义务(债务)角度,奥地利是从权利(债权)角度,路易斯安那、魁北克是从法律关系(债)角度。而意大利、马耳他、智利、俄罗斯未规定债的定义。
44、例4:马什2000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撰文探讨“中国传统的法律系统是否具有实质理性”?这个问题缘于韦伯对中国古代法律系统的判断,认为它完全是非理性的,并因而抑制了理性经济组织的出现。所以这篇文章的理论缘由十分清楚,就是文章的标题:“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的误解”(Marsh,2000)。
45、(5)连贯性。好的研究综述应该自始至终围绕一条主线,为作者的思路服务,一步一步推演出研究假设。年轻的学者容易被繁琐的文献牵着鼻子走,偏离主题。
46、与著名理论或学说“攀关系”很重要,与前人研究“划清界线”更重要。找出现有文献的空白点或缺陷是一种常见的澄清贡献的途径,但作者必须熟读文献。类似“现有研究都忽略了……”这样的一棒子打翻一船人的断言,说说容易,证明艰难,往往站不住脚。但如果有根有据,也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策略。比如,古德(Gould,1991)认为集体行动的文献越来越重视社会网络因素,但由于网络分析都采用个人层面指标,因而不能对网络结构进行操作化。基此,他以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为例,从网络结构操作化入手,分析起义者的地域网络如何影响不同市区国民自卫军的参与度,从而加速起义的蔓延,有力地推进了相关研究。再如,英格拉姆、罗伯茨(Ingram&Roberts,2000)认为,尽管许多研究认识到正式的组织关系对组织行为和业绩的影响,比如连锁董事会、企业与企业间的合资关系、供货关系等,但没有人关注跨组织的私人关系对组织之间互动的作用。他们则藉分析悉尼酒店经理之间的朋友关系网,发现即便是竞争对手之间的私人友谊也有益于酒店盈利,从而拓展了组织关系对组织行为和业绩的影响的研究视野。
47、但民法通则使用“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民法典使用“特定义务人”,这两个“特定”不仅画蛇添足,而且毫无道理地进行了限缩,会为解释创造肆意发挥的空间,人为地创设漏洞。描述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限缩有干涉意思自治的危险,而描述义务人的限缩有为义务人提供抗辩的嫌疑。其次是债的发生原因不应当被包含在债的定义中,应当作为不重要之特征被舍弃,这和“特定”一样,是一种学理上的区分特征,并不是债权本身不可舍弃的特征,所以应当在债权定义完成后规定债的发生原因。具体规定方式可以借鉴奥地利民法典的规定,先下定义,然后再列举加概括各种发生原因。则第118条第二款可以更改为:债权是权利人请求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它产生于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
48、毫不夸张的说,比组织再造更重要的,是员工思想的再造。
49、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50、(分析点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51、新文化分析学者(newculturalanalysts)认为研究应该从经验观察开始,不应该因为一些先入为主的概念、猜想、假设或理论而产生偏见。但我认为这个主要指收集经验资料的过程。这些文化分析者也强调理论框架和理论视角对分析经验资料的重要性(Denzin&Lincoln,1998)。质性研究者也需要做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从中找出自己的视角,构造分析框架,提出主要观点,然后讨论资料收集方法,分析经验数据。但他们中许多人回避或拒绝“检验假设”和“操作化”之类的科学主义概念,因为逻辑上他们确实没有检验假设,只是提出了假设。
5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53、工艺工程师是比一般劳动者更高级的人才,因为他们的工艺知识随工艺改进,被吸收和内化到了企业的业务流,他们的劳动在业务流中通过“简单+复制”,长期和无数次地放大,他们的产出与劳动时间已不再是线性函数关系,而是指数函数关系,他们的产出已成功脱离了劳动时间的束缚,这就是为什么工艺工程师的劳动回报比一般劳动者高得多的原因。
54、一方面,脱产学习并不直接产生任何经济价值,反而消耗了企业价值;
55、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56、原载于《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译者孙明,版权归作者所有
57、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我简单探讨一下“洋八股”与本土化的关系。本文提倡“洋八股”,但绝不是提倡全盘引进西方的社会科学的实质理论和概念。我十分赞同实质理论应该具有本土特色。实质性概念和理论的创新应该来源于扎实的经验研究而不是照搬西方理论(黄宗智,2007)。但我认为起码目前没有必要创造新的方法论范式,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现阶段应该遵循“洋八股”这一方法论的范式,理由如下。
58、道理: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59、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理论到底有多少积累性,很难说得清楚。经济学好一些,从古典理论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新制度主义和信息经济学,继承和积累关系比较清楚。相比之下,社会学的实质理论经常是循环和跟风的,反映出社会学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范式来推动中层理论的发展和成熟。社会学还处在“前范式”阶段,还在摸索统一范式。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都试图建立统一的理论范式,但都并未成功。理性选择理论很有前途,但距离被普遍接受尚“路曼曼其修远兮”。缺少统一的理论范式说明社会学还不是以“拼图填空白”为主的规范科学。但话说回来,多种“范式”共存未必是缺陷,也许反映学科的本质特点。对社会学来说,积累方式主要是对前人学术传统的承袭,比如从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到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从韦伯的权威分类到本迪克斯(R.Bendix)对传统与现代权威的分析,从马克思的阶级论到赖特(E.Wright)的阶级分析,等等。
60、反观不成功的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畏葸不前,皆因事业的贫穷限制了他们对人才发展的想象。
61、但凡企业文化建设做得好的企业,员工的士气都比较高昂,员工之间工作握手相对容易,工作冲突容易自化,流程制度得以简化,沟通成本大大降低,原因是企业文化建设试图将企业的追求和要求,通过一套思想语法诠释给员工,让员工理解并形成共识,进而形成合力。
62、(3)相关性。在坚持“全面”原则的同时,我们又不能对所有文献不加选择地包揽。我们只需要回顾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或至少间接相关的文献,避免讨论不相关文献。
63、到了拿破仑时代,波蒂埃等人整合了罗马法、自然法和法国习惯法中的债法规范,最终通过法国民法典展现出来,在第三编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规定了“契约与合意之债的一般规定”和“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1865年的意大利民法典在吸收借鉴法国民法典的基础上对债的一般规范作了更进一步的规定,但债法总则依然只具雏形。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第二编“债务关系法”共八章,前七章是“总则”,第八章是“分则”——具体债务关系。至此,真正意义上的债法总则才得到确立。后来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基本上继受罗马法中债的概念和分类,将债分为合同之债、侵权行为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与不当得利之债等,而英美法上没有与债相当的概念。
64、实践中,已发表文章也不一定机械地分解为八个部分,还是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变通的。例如,文献综述和理论建构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假设有时隐含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建构部分。资料、测量和方法经常合并为一节。定性研究经常将概念的定义隐含在案例的叙述当中,等等。优秀文章不一定各个部分都优秀。有的文章好在完备的理论论证和创新,经验证据不充分或者根本没有经验证明。比如倪志伟关于杂交组织理论(Nee,1992),魏昂德关于地方国家公司主义(Walder,1995b),两篇文章其实只有问题、理论和假设三部分,除了一些例子之外,并无严格证明,但两篇文章对后来的许多实证研究产生巨大影响。同理,有的文章好在扎实的经验分析或假设检验。还有些经验研究,比如历史叙事,本身就很有意义,生拉硬扯理论,反而弄巧成拙。
65、具体。经验问题应该明确而具体,切忌空泛,以小见大远胜于虎头蛇尾。“中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困境”这样的论题显得太宽泛,而“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则具体得多。“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过于含混,“社会网络结构与集体行动”则更加明确具体。纯实证研究最好看料下锅,根据手中的经验资料提出问题,脱离资料,好高骛远,就难免虎头蛇尾。假如手中的资料是个人收入,而提出的问题却是国企改革与效率,问题与资料便遥遥相望而不可及。
66、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67、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花月痕》第五一回
68、“洋八股”结构主要适用于定量经验研究,对质性研究的适用性尚需斟酌。在我看来,大部分用定性个案研究探讨一般理论的文章,严格说来都是“前操作化”分析,即只有问题、理论、假设三股;从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发现”严格说来只是新的假设。不过,如果个案研究检验的理论是关于个案本身的理论,比如韦伯关于中国法律制度的论断,此类质性研究也有严格的实证性质,用八股格式未尝不可。
69、必须强调,所谓“洋八股”指的是研究的最终产品的结构,不反映研究过程。研究过程贯穿以上讨论的八个部分,但并没有固定的结构。思维的过程混沌复杂、循环往复。标准的研究方法教科书,如现在流行的巴比(Babbie,2006),或者20世纪80年代最早引入的贝利(Bailey,2007)的相关著作,不论定性还是定量,都将研究视为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过程。研究者可能从某个问题出发,对文献或数据做初步分析后发现当初所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又打算换个新问题或采用新的理论视角,等等。再如,有些研究并不一定从问题开始,它可能起始于经验观察,也可能始于理论问题。特别是对研究生来说,他们的研究往往是从数据开始的,从数据中倒腾出一个有趣的结果之后,才开始翻文献、寻找理论解释等等。这都是正常思维过程。不过,当我们撰写研究报告时,没有必要直白地把自己混乱的思维过程一一交代清楚。“八股”结构是研究者思考后呈现给读者的最终产品。
70、研发项目由评审制改为申报制,每个研发项目组对自己申报的项目负责;
71、和爬山的道理一样,研发人员工作中其实是“想得到”的,但由于企业机制中没有“怕失去”的设计,研发人员的压力感明显不足,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应该是这样的:
72、来源:《伟大的思想》第10章弘道扬德;乔诺之声(ID:geonol)
73、方式1:证实单一假设。采取这种策略的,一般要么证明某著名的、有影响力的现有理论,要么证明自己创新的理论。能为一个有影响的、学术界关心的理论提供经验证据,意义自然重大。检验新鲜的、有争议的理论要比检验陈旧理论更有趣。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之内,报告新数据、新发现,也属于这一策略。
74、它们法律效果的相同性,才是债的内在统一性,即上述法律事实在形式上均产生相同的法律效果: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请求特定行为(给付)。也因此债的关系就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75、(译文)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76、人才发展也一样,背离了道,再多的人才发展措施和努力,都会在事实上变质为企业的负累。企业完全有必要对自己的人才发展策略做出审视和自我反省。
77、社会科学研究者时常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不知从何入手。寻找理论视角是文献综述最重要的功用。理论有时能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事实产生新视角,加深对理所当然事件的理解,令人耳目一新。即使研究者面对的是从未观察过的新现象,比如一个新部落社会,理论依然很重要,因为它提供了观察视角。
78、非债清偿源自罗马法上的“非债清偿之诉权”,是返还诉权中的一种,后被法国继受和发展,经法国民法典确认之后形成独特的“法国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我国学说对非债清偿关注总体较少,虽然有学者认为非债清偿与(狭义)不当得利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设立统一不当得利概念以吸收非债清偿的做法,将人为地掩盖这种差异,有诸多不利,但司法实践中没有区分非债清偿与不当得利,总体上不具有规定非债清偿制度的“土壤”,且建立统独立的不当得利制度才已成为各国共识,所以我国立法中也不应并列规定非债清偿。虽然现有不当得利制度还比较简陋,但区分非债清偿和不当得利只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借鉴德国经验扩充和完善不当得利制度才是解决之道。
79、章节总分模式没有采用单独一条规定债的发生原因,而是将其内化为民法典的章节总分结构,体系清晰,结构合理,一定程度体现了民法典编纂的体系效益。然而,章节总分模式是建立在特定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基础要么是有“债法总则”,要么是“侵权法”未独立编。而我国民法典“汇编”色彩浓重,未设债法编或债法总则,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都已独立。尽管多数学者认为债法总则很有必要,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不具备采用章节总分模式的基础,所以只能采取条文模式来规定债的发生原因。采用条文模式的13个立法例中有9个对债下了定义,是主流模式,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也对债下了定义,民法典也规定了债权的定义。虽然法条中给概念下定义的做法是我国立法的特色并且饱受学界诟病,但规定债的定义很有必要。第用债的定义统领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等差异很大的发生原因,同时债的定义所体现的各种发生原因共性决定了债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第一个准确的定义有助于法的安定,也有助于通说的形成,而后者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第将作为法律概念的债从生活概念中抽象出来。规定债的定义又有三种角度,分别是义务角度、权利角度和法律关系角度,我国民法通则是从法律关系角度规定的,而民法典是从权利角度规定。首先因为第118条规定在“民事权利”一章,所以从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统一性来看应当从权利角度规定。其次我国的民法典应当是“民事权利的宪章”,充分体现和保障权利,所以从价值判断上来看也应当从权利角度规定债的定义。
80、九二爻“舆说輹”,是说事业没有人才,如同车舆没有绳子固定和牵引一样无法前进。
81、生产线上的工人创造了商业成果,他们是人才没错,只是他们的产出受劳动时间限制,产出与劳动时间呈线性函数,因此他们只能是一般劳动者。多能工虽然有多项产出,但就产生的成果而言,与一般劳动者并无二致,只是其技能的相对多样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其劳动回报比一般劳动者稍高。
82、经验研究虽然在实质性的领域、风格,以及性质上千差万别,但都有类似的结构,并且在逻辑上恰好有八个组成部分,因此称“洋八股”。表1列出“洋八股”的八个组成部分,并与“土八股”做对比。
83、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手段是实践,而在实践中历练过,且经受住历练的人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才培养271法则的真谛。
84、经验研究的核心是理论、假设和数据,余下各部分只是将这三部分有机地连结为一个整体。假设是文章的核心观点。但仅有观点是不够的,观点需要论证才能转化为知识。我们需要提供两种论证:理论论证和经验论证。这是“洋八股”的基本出发点。就其本质而言,“洋八股”是组织研究的一种简约有效方式。将核心观点和发现置于“八股”的结构之中,研究者才能周密、清晰地思考自己的研究和现有文献之间的关系,假设和资料之间的关系等等。同时,也能帮助读者一目了然看清楚这些关系。
85、苏氏宗祠 苏氏寻亲 青藏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