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知道吗?百年前西班牙曾在这场大流感中替美国背“黑锅”(10月1日国庆节的来历)。
2、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3、每逢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2009年国庆节举行建国60周年大阅兵。通过国庆阅兵既可庆祝国庆、扬我国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
4、 1999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建国50周年阅兵,于199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阅兵式。
5、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人们通常会利用国庆7天长假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2012年7月24日,国务院下发《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
7、“国庆日”就是共和国的“生日”。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日,有两种说法。
8、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目前我国法定假日的基本格局: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十一”2天,全民法定假日共7天。
9、这一天的意义对于每一个国民而言都十分重大,作为一年当中政治性最为浓郁的节日,那天我们会举行阅兵仪式,用此来告诉所有观看这一幕的中国人民:我们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在以斗转星移一般地快速前进。我们不仅有自己的国防实力,更有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挺起腰杆的能力。
10、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11、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12、国庆节又称国庆、国庆纪念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国家本身,通常是国家独立、宪法签署或其他重大纪念日而制定的法定节日。
13、既然上述两种说法中,关于新中国宣告成立的日期都不是10月1日,那么10月1日又是怎么被定为“国庆日”的呢?
14、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15、阅兵是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每逢十周年才会有。还记得那些整齐划一的步伐吗,有木有撼到到你?
16、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17、升旗仪式是天安门广场每天都会有,但国庆日升旗仪式更加隆重,每逢这天,天未亮天安门广场便已经人山人海。
18、阅兵国庆阅兵几乎是从建立该节日以来就一直延续的活动,其目的性是为了彰显出国家强大的力量,让民族自信心受到增强,同时又能抑制国外敌对势力的蠢蠢欲动,可以说阅兵是国庆最重要的活动。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人们通常会利用国庆7天长假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国家自2012年起,国庆期间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车免费通行。2012年国庆节假期免费通行时间为9月30日00∶00至10月7日24∶00
20、张灯结彩:每到国庆节,大街小巷上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红灯笼和横幅,来表达国庆节时的喜悦之情。
21、祖国的生日即将到来,让我们跟她说声:生日快乐!
22、可以说,在古代“中国”这个名字只是一个形容词,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当时的“中华民国”的简称。到了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中国就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啦!
23、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该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24、我国国庆自开国以来共有14次国庆阅兵,除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外,通过国庆阅兵既可庆祝国庆、扬我国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
25、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26、设为“天庆节”。全国放假五天,一个小黄金周。
27、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28、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29、 每逢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国庆宣传画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
30、其实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们国家每一年都会举行大型的国庆盛典,同时举行阅兵仪式。后来改变了制度,也是为了体现勤俭治国。
31、“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则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32、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33、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式,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34、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35、具体安排为:新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春节、国庆节各3天。
36、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37、心得|陈晋:在毛泽东研究领域里驰骋,需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38、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象征着国家的正式成立。
39、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40、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好吧,这事跟国庆节没什么关系。
41、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42、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新中国的诞生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
43、基本特征: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
44、国庆假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上上网,看看书,武装头脑,给自己“充充电”,也是不错的选择!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