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和二首》-宋·王安石(《全宋诗》卷81)
2、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3、岑参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
4、岑参还有表达浓烈乡思的作品,比如《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中的“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还有《宿铁关西馆》中的“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5、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也许有人不理解,岑参为何放着京官不做而要跑去西域吹风?他的诗中回答是:
7、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
8、“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9、在杜甫的朋友中,有才华的比比皆是,但能超越他的却没有几个。尤其在写诗方面,杜甫可以说是人类天花板(李白是仙,姑且不入此类)。
10、岑参出身官宦世家,祖上曾三代宰相,只不过因缘际遇,生逢乱世,武氏李唐分争天下,致使朝廷混乱,人心不安。伯父岑羲因追随太平公主,而被玄宗灭族,岑参虽未受波及,却还是因为直面家族的没落而心有余悸。
11、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
12、《又和感旧四首其一》-宋·刘克庄(全宋诗卷3052)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14、岑,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六书属形声字,读音是cén。上下结构。《说文》:山小而高。从山,今声。意思是小而高的山;引申为崖岸,又引申为山石险峻的。
15、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16、不过岑参也并非总是一本正经地写边塞诗,有时也会有写幽默诙谐的情趣之作。比如下面这首七绝就很好玩,竟然调戏起一个卖酒的老头儿:
17、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awyerhgy
18、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19、岑参早晨掀开帐门,忽然发现,好似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千树万树都挂满了雪花,如梨花般盛放。
20、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初中时,学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语文老师教导我们该诗作者“岑参”的“参”字读“(sēn)”不读can。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现在当我们用输入法输入“censen”时会出现下图这样的提示:
21、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22、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3、《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古诗全文如下:
24、岑参(约715年—770年),荆州江陵人,一说南阳人,后徙居江陵,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25、可见,王安石两首诗中的曾参之“参”念shen,确定无疑。
26、--------------------------------------------